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05-10 20: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归省(xǐng) 撺掇(cuān duo) 凫(fù)水 尽态极妍(yán)
B.嗔(cēn)视 叱咤(chìzhà) 水门汀(tīng) 粲(càn)然
C.戛(jiá)然而止 亢(kàng)奋 蓦(mò)然 撮(cuō)
D.冗(rǒng)杂 惬(xiá)意 参差(cēncī) 颦蹙(cù)
2.下列各词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色当行 离合悲欢 清扬 咿哑
B.朱砂 口头禅 悔暗 大彻大悟
C.叹为观止 羁绊 缥缈 旺相
D.高视阔步 静穆 源远流长 喜闻乐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为了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李老师工作非常勤奋,常常废寝忘食。
B.这个罪犯所犯下的种种恶行,多得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
D.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的科技节活动正开展的如火如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
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 )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都开满花朵,____ ____。幻想如此丰富,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6.参照下列句子,仿写出一段句型相近的句子。(6分)
面对多如繁星的艺术表演,必定让很多人为之震撼,如冰心看完印度舞之后,极力想表现出其中的美,“如果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描绘她们变幻多姿的旋舞……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彩色,点染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请你针对一种表演或传统艺术来仿句。
, , 。
二、默写(18分)
7.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 ,

8.微闻有鼠作作索, , 。 ,稍稍正坐。
9.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
10.写出一句关于描写声音的诗句,如钟声、笛声等等。
, 。
三、现代文阅读 (22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节选《社戏》(鲁迅)
11.鲁迅原名 ,《社戏》出自他的小说集 。(4分)
1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色彩效果,请用文字把它描述出来。
(3分)
13.若把划线句子中的“踊跃”去掉,再把“跑”该为“走”,效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5分)
14.“觉得要和他弥散……”一句中“他”指代 (2分)
15.本文段运用了多角度的描写方法,请找出其中一句,并做分析。(4分)

16.在这选段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的特有的江南水乡风景图,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4分)

阅读《口技》,完成下列题目。(19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7.翻译文中加点词语(8分)
(1)中间: (2)虽:
(2)名: (4)奋:
18.翻译下列句子:(5分)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9.在《孙权劝学》中,通过鲁肃的话可以衬托出吕蒙学有所成,这种描写方法是属于 哪种描写描写方法 ?在这两个选段中,作者也运用这样的描写方法来衬托出口技人技术之高,找出其中一处(除“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外),并用现代文把它准确翻译出来。(6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20分)
母 鸡 (老舍)
①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②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③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④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⑤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⑦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⑧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⑨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⑩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9、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3分)
20、从整篇文章来看,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2分)
20、找出我对母鸡有感情的语句。(至少三句)(6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21、作者最后不再讨厌母鸡了,但为什么说是“不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2、文章的第⑨段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1、C 2、B 3、B 4、D 5、B
6、略(按照句式,注意修辞。) 7、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8、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9、黄梅时节家家雨、闲敲棋子落灯花。
1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11.周树人、《呐喊》。12、月亮倒映在水中,没有分明的轮廓,色彩没有明显的深浅界限,逐渐的在水中扩散开去。13、不同,去掉后就不能显出行船的速度之快,而且不能烘托出孩子们愉快的心情。14、悠扬、宛转的横笛声。15、可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上分析(略)
16、烘托出孩子们的愉快心情,同时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的向往。
17、(1)其中夹杂 (2)即使 (3)说出 (4)扬起
18、两条大腿打着哆嗦,几乎想抢先逃跑。19、侧面描写;可选观众的反应或工具的简单两方面的句子来翻译。(略)
19、我对母鸡的感情变化。
20、 A.一向讨厌母鸡。 B.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C.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1、作者对母鸡所表现出来的负责、慈爱、勇敢的母性十分敬佩。
22、带有哲理的议论,赞美母鸡的母性,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