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学业分层测评) 第4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课件+学业分层测评) 第4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21 19:36:38

文档简介

学业分层测评(十八)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2016·佛山高一检测)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工业化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B.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
C.建国初期技术人才匮乏
D.国内形势日趋稳定
【解析】 从清华大学院系调整由以农学为主转变为以工科为主,体现出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时代要求,A项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A
2.(2016·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下图中的历史信息体现的建设成就是
(  ) 【导学号:72040123】
图一 我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图二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线
A.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B.“一五”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
C.“大跃进”运动改变经济落后局面
D.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活力增强
【解析】 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A、D两项与图片无关;第一批喷气式飞机和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都是“一五”计划的成就,B项正确;“大跃进”是“左”倾错误的体现,C项错误。
【答案】 B
3.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遇到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开展了(  )21教育网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中央号召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克服分散经营中出现的困难,为此中共中央开展了农业合作化运动,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选B项。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土地私有制,A项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时,农民通过合作化运动已经组织起来了,C项错误;“大跃进”运动不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项错误。21·cn·jy·com
【答案】 B
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  )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的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解析】 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民族资本家已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对于民族资本家的评价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不能片面武断。www.21-cn-jy.com
【答案】 D
5.(2015·云南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50年代的一份《科学普及资料汇编》中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用公鸡孵小鸡“成功”,使母鸡有更多的时间下蛋。与这些科学“奇迹”的出现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导学号:72040124】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土地改革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三大改造运动
【解析】 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中不切实际的做法,C项正确。
【答案】 C
6.(2015·天津学业水平测试)面对1959-1961年我国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解析】 1960年冬,党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已解决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A项是一五计划的特点,B项是八大的方针政策,D项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是“左”的错误的表现。因此C项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C
[能力提升]
7.(2015·福建高考)下图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21cnjy.com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解析】 抓住材料时间信息“1952—1960年”并准确解读图示。A项“始终”说法不符合图示信息;“三大改造”期间是指1953—1956年,B项“均高于”说法不符合图示信息;“一五”计划完成时是在1957年,而1956年后农业总产值在下降,C项错误。“大跃进”是在1958年,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总产值在不断下降,工业总产值在不断上升,D项正确。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D
8.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 【导学号:72040125】
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C.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解析】 1957-1966年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B项表述片面,C项是“文革”时期,D项发生在建国初期,故选A项。www-2-1-cnjy-com
【答案】 A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72040126】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21*cnjy*com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石仲泉《中共八大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八大”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八大”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及比较与辨别的能力。解答第(1)问时注意归纳材料内容。第(2)问,在解答时要注意从多角度分析“八大”路线的意义。2-1-c-n-j-y
【答案】 (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八大”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在“八大”路线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2·1·c·n·j·y
学业分层测评(十九)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英国《卫报》登载的专栏作家马丁·雅克的文章指出:“那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段完全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转变已经使世界的重心东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1978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
B.1978年,中国已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1978年,中国作出的决策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新路
D.1978年,中国改变了社会性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地位的理解。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B项错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但改革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并不是改变社会性质,排除D项。
【答案】 C
2.(2016·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1978年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 【导学号:72040129】21·cn·jy·com
A.城市  B.农村
C.广大内地 D.沿海地区
【解析】 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从1984年开始,迟于农村,故A项错误;1978年后,安徽、四川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故B项正确;“广大内地”过于空泛,故C项错误;沿海地区首先开放,故D项错误。【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B
3.(2015·内蒙古学业水平测试)201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现代化,从而开启了农村改革新方向。在新中国历史发展中,1978年农村改革的起点是(  )
A.实行土地改革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1978年农村改革的起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D
4.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这说明(  )21cnjy.com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C.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D.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解析】 中国至今仍是以公有制为主体,排除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于1992年,排除B项;对雇工人数的限制和要求、“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体现了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仍受计划经济束缚,排除D项;“允许开办‘个体企业’”体现了对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C项正确。2·1·c·n·j·y
【答案】 C
5.(2016·安庆高一检测)1985年4月30日,安庆市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工作全面开展。纺织厂等18家企业为第一批厂长(经理)负责制试行单位。这一工作开展的相关背景是(  ) 【导学号:72040130】www.21-cn-jy.com
A.安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B.城市经济体制的全面展开
C.中央开放14个沿海城市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 安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2002年以后,故A项错误;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给企业充分的自主经营权,故B项正确;1984年,中央开放14个沿海城市,安庆不是沿海城市,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基本建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B
6.(2015·江苏学业水平测试)钱颖一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导致它增长的基本因素也并不特殊……仍然是人类发展的共同规律。”基于这一视角,下图中江苏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是(  )21*cnjy*com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市场与调控的结合
【解析】 三大改造的完成是1956年,“一五”计划的实施是1953年,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是1984年,A、B、C三项与表格时间不符,排除。由图片文字信息“1992—2012年”“江苏GDP增长”说明与经济政策调整有关,1992年开始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正确。【来源:21cnj*y.co*m】
【答案】 D
[能力提升]
7.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种情况说明(  ) 【导学号:72040131】www-2-1-cnjy-com
A.民营企业的恢复与发展
B.企业自主权得到扩大
C.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解析】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改变单一的计划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活力,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 B
8.(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由当代历史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共有四编,每编由若干章节组成。下图所示是该书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第一编 改道与转型(1949—1956)
B.第二编 受挫与调整(1957—1978)
C.第三编 改革与发展(1978—1991)
D.第四编 辉煌岁月(1992—2000)
【解析】 根据材料中选编的内容,“南方吹来春天的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以及第十九章关于市场经济等信息,可知D项符合题意。21教育网
【答案】 D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72040132】
材料一 1958年10月28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做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要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二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
(1)材料一中农民向往的“新乐园”在当时是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怎样的一种经济体制?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 第(1)问,材料一可知是人民公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人民公社的原因主要是“左”倾错
误的发展。第(2)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二说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21*cnjy*com
【答案】 (1)人民公社。原因: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发展。21·世纪*教育网
(2)经济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影响: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民逐步富裕起来。2-1-c-n-j-y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2016·福州高一检测)有人把中国1979年所做的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的决策称为打开了“第一扇窗”。“第一扇窗”比喻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C.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在1978年12月,故A项错误;“追赶世界、融入世界的决策”是指改革开放,在广东和福建设立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与材料时间接近,故B项正确;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在198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199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B
2.(2016·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经济特区,“特”是指特区(  ) 【导学号:72040136】www-2-1-cnjy-com
A.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制度
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
C.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制度
D.地理位置靠近港澳地区便于交流
【解析】 特区与内地的经济制度都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故A项错误;特区的“特”指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法,故B项正确;特区与内地的社会制度都是社会主义制度,故C项错误;特区的“特”并非地理位置靠近港澳地区便于交流,故D项错误。21*cnjy*com
【答案】 B
3.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毗邻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珠海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之一,“特区”之所以“特”就“特”在特殊的政策扶持。地理位置有优势,但不是主要原因;科技领先是政策扶持的结果;资源丰富与实际不符。
【答案】 B
4.(2016·淮安高一检测)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长江三角洲属于(  ) 【导学号:72040137】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发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沿江开放城镇
【解析】 长江三角洲不属于经济特区,故A项错误;长江三角洲属于沿海经济开发区,故B项正确;长江三角洲不属于沿海开放城市,故C项错误;长江三角洲不属于沿江开放城镇,故D项错误。【来源:21cnj*y.co*m】
【答案】 B
5.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计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
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解析】 浦东奇迹从根本上看是改革开放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的结果。
【答案】 C
6.“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这是过去上海市民口头的俗语,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了。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 【导学号:72040138】
A.全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结果
B.浦东区域开发开放的结果
C.在沿海地区创办经济特区的结果
D.进一步开放沿海十四城市的结果
【解析】 浦东地区原来落后于浦西,但20世纪90年代开发浦东,使浦东发生巨大变化,因此这句口头语成为笑谈。浦东既不属于经济特区,也不属于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2-1-c-n-j-y
【答案】 B
[能力提升]
7.(2016·成都五校高一检测)英国金融时报载:“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版权所有:21教育】
A.建立5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解析】 解答本题要注意关键信息是“企业创业高潮点”。三个时间段最能促进企业创业的事件分别是城市试点经济体制改革、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及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1教育网
【答案】 D
8. 与近代史上江苏南京、镇江、苏州等地的开放相比,现在的对外开放主要的不同是(  )
【导学号:72040139】
A.开放地区与其他地区政策不同
B.主动开放
C.经济特区都临海而非沿江地区
D.外商来华创办的企业
【解析】 本题为比较型选择题。注意两次开放的本质不同,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放是被迫的,而当今中国的开放是主动融入全球化大潮。
【答案】 B
9.2016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8周年。38年来,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完成:21cnjy.com
(1)38年来,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
措施
典型代表
意义
建立经
济特区
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等


现代化的大连
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
开辟沿海经
济开发区

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2)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3)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我国经济的增长有何变化?这一变化有何影响?
【解析】 第(1)问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简单识记。第(2)问第(3)问注意从图中提取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21·cn·jy·com
【答案】 (1)①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②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开发区。www.21-cn-jy.com
(2)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呈上升趋势;整体上看对外贸易出口大于进口,即整体上处于贸易顺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呈上升趋势。缩小了中国与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显著提高。2·1·c·n·j·y
学业分层测评(二十一)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2015·贵州学业水平测试)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例如:向小康、何建国、李文革、周跃进等。如果这四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那么居第四位的最有可能是(  )21*cnjy*com
【导学号:72040142】
A.何建国 B.向小康
C.周跃进 D.李文革
【解析】 按照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发展,四人的名字依次是“建国”“跃进”“文革”“小康”,因此符合题意的是B项。【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 B
2.(2016·珠海高一检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的消费热点由“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到“手机、电脑、汽车、住房”等的转变,说明了经济发展最终反映在(  )2·1·c·n·j·y
A.生产力的发展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C.综合国力的提高
D.社会财富的增长
【解析】 新中国由“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录音机”到“手机、电脑、汽车、住房”等消费热点的转变,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消费内容和消费能力的提高,这实际体现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他三项是经济发展的原因。
【答案】 B
3.下图EF段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的原因是(  )
【导学号:72040143】
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
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
【解析】 本题为图表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EF段,主要是1975年至1985年,可知是改革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影响。B项是在21世纪初,A、C两项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 D
4.20世纪大众传媒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现代社会生活。推动互联网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
A.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
B.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C.报纸和广播传媒的普及
D.电影和电视机的成功发明
【解析】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答案】 B
5.(2016·佛山高一检测)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生活细节是(  )
A.粮票→股票
B.集中管理→分散管理
C.父母官→人民公仆
D.自由放任→国家干预
【解析】 粮票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购粮凭证,是计划经济的体现,股票代表股东对企业拥有所有权,体现的是以市场配置为主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故A项正确。21·cn·jy·com
【答案】 A
6.(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  ) 【导学号:72040144】【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返璞归真的文化现象 ②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③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④服饰深受政治生活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中国风”的出现折射出人们返璞归真的渴望、经济全球化、中国国力的增强以及国家政治生活的变化。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A
[能力提升]
7.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后撰文写道:“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单调一律……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有(  )2-1-c-n-j-y
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②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③改革开放 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由材料可知,中国人的穿着自1978年到1989年的十几个年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不属于1978-1989年时间段,排除含②的选项即可。【来源:21cnj*y.co*m】
【答案】 C
8. (2016·信阳高一检测) 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发起的征集“中国新时期十大流行语”揭晓。①处的流行对其余九条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它应该是__①__、下海、农民工、炒股、下岗再就业、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北京奥运、中国特色、崛起。(  )www.21-cn-jy.com
A.独立自主 B.改革开放
C.基层民主 D.“一国两制”
【解析】 题干中的流行语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故①处应该是改革开放。
【答案】 B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72040145】
材料一 各时代的流行语:
①“志愿军”“尼龙”“大鸣大放”“大跃进”“大炼钢铁”;②“上山下乡”“串联”“知青”“右派”“样板戏”;③“平反摘帽”“改革开放”“经济特区”“合资”“四化”;④“下海” “打工”“公关”“白领”“克隆”“知识经济”;⑤“入世”“WTO”“反恐”“黑客”“灌水”“斑竹”“伊妹儿”【版权所有:21教育】
材料二 
水质的污染   交通堵塞   失业者
(1)判断材料一的流行语各流行于什么年代。
(2)材料二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什么问题?请给出你的解决办法。
【解析】 第(1)问,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分析判断各流行语产生的具体年代即可。第(2)问,根据图片信息归纳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解决办法。21教育网
【答案】 (1)①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②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③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④是20世纪90年代;⑤21世纪初。21cnjy.com
(2)问题: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
解决办法: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等。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