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课件5.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课件5.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7-11 10:1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A
B
C
——中国的地理差异——
分区




53°N
32°N
103°E
135°E
北方地区地理位置
4°N




95°E
120°E
北方地区概况
北方地区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北方地区
人口面积:面积20%,人口40%
地形区: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华北平原;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高原:黄土高原
旱作:400mm~800mm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矿产:煤、铁、石油
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山东半岛
工业城市:太原、郑州、西安、兰州
南方地区概况
南方方地区大体上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东临东海,南面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自治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
一、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
1.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东部和南部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3.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中云南省最多。
2.面积占25%,人口约占55%
南方地区
二、自然环境特征和旅游资源
1.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2.河湖众多,“水乡”之称
3.旅游资源
三、农业与主要物产
1.发展农业的条件: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2.农业基地
“天府之国”
“鱼米之乡”
热带作物基地: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海南岛、台湾岛南部、
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
全国最大作物产地:
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
商品粮基地: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3.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
四、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域地理差异
自然环境差异
人文环境差异
自然环境差异
地理位置
地势和地形
气候
河流和湖泊
自然资源
GO
人文环境差异
人口与民族
文化
交通
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
第二产业(工业)
第三产业(商业等)
GO
秦岭-淮河
南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
地势
——
南北方地区均位于第二、三阶梯
黄河之水天上来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东南丘陵
云贵高原
南北方地形差异
高原垂直气候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中温带
暖温带
南北方地区温度带
亚热带
热带
南北方地区所属的干湿区
湿润区
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
湿润区
同学们请看书第七页图5.9中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填表:


最热月


最冷月


年降水量(较多/较少)












7月
接近30℃
7月
在25℃左右
1月
在0℃以上
1月
在0℃以下




主要集中在7~8月季节变化明显
较均匀
归纳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并填写下表:
秦岭~淮河
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
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0℃
/低于0℃









低于0℃
高于0℃
低于800mm
高于800mm
高原、平原、
山地
高原、盆地、
平原、丘陵
南北方地区的土壤
黑土
黄土
红壤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
南北方地区的植被






黑龙江
松花江
属外流河,
注入太平洋
南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
洪泽湖
巢湖
纳木错湖
南北方地区的主要湖泊
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
类型
河流
流量
北方:
南方:
主要原因:
北方:
南方:
主要原因:
共同的影响因素:
有什么
不同
有什么
不同
为什么
不同
为什么
不同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冬季气温差异
气候差异
(或水热组合的差异)
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明显差异,在经济发展、生活习惯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蕴育了不同的风土人情。
观察
你能够区分上面的景观最常出现在哪个地区吗?
南北方地区乡村人文景观的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传统运动
旱田为主
水田为主
小麦、大豆、甜菜
水稻、油菜、甘蔗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至三熟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滑雪,滑冰
游泳,赛龙舟
…….


南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环境的生动反映--南北方的民居
我国历时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1)粮食作物:南(
)北(

(2)糖料作物:南(
)北(

(3)气候灾害:南(
)北(

(4)交通运输:南(
)北(

(5)饮食习惯:南(
)北(

(6)工业结构:南(
)北(

(7)民居建筑:南(
)北(

或南(
)北(

(8)武术专长:南(
)北(

(9)方言种类:南(
)北(

(10)人口特征:南(
)北(

还有:
南(
)北(

南(
)北(

南(
)北(

南(
)北(































HOME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农村景观差异的原因
主要形成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传统运动
地形、气候
气候
气候
地形
气候
地形、气候


失意的饺子馆
“好吃不如饺子”东北饺子店,在老家
河北秦皇岛开第一家店时生意就非常
火爆,1998年落户南昌时,经营场面
和秦皇岛一样火爆,一时间,南昌市兴起了一股“饺子热”。但是,没过多久好景不复存在,生意开始渐渐冷淡下来,渐渐发展到门可罗雀,饺子店不是转换经营就是大门紧闭,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好吃不如饺子”店失意洪城,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板?
“好吃不如饺子”店正在撤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