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单元测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上)单元测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1-22 08:21: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一(上)单元测试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1-8题是单选题,每题3分,9-12是多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游乐园中的“蹦极”项目是先将游客提升至几十米高处,然后释放,释放的开始阶段,游客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刚释放的瞬间(  )
A.游客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B.游客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零
C.游客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D.游客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不为零
2.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某质点,在第二秒内的位移是6m,那么它在第四秒内的位移是(  )
A.8m
B.9m
C.10m
D.14m
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1,下落高度之比为l:2,则(  )
A.下落时间之比是1:
B.落地速度之比是1:1
C.落地速度之比是1: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
4.两个小球从同一地点的不同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  )
A.
B.
C.
D.
5.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5倍,它们同时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的落地速度比乙的落地速度大
C.甲比乙加速度大
D.下落过程中,两者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离地的高度都相同
6.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a、b两车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T的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T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B.t=3T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C.在T~3T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而后是b车在前
D.在2T~3T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
7.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米,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m/s2,该路段的限速60km/h.则该车是否超速(  )
A.超速
B.不超速
C.无法判断
D.刚好是60km/h
8.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经过5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2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A.1.6m/s2
B.2.2m/s2
C.5.1m/s2
D.8.0m/s2
9.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位移总随时间而增加
B.速度的增量总跟时间成正比
C.位移总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速度总跟时间成正比
10.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已知AB=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
B.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4
C.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
D.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1)
11.一个物体以v0=16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加速度大小为4m/s2沿原路径返回.则物体(  )
A.第1s內的位移大小12m
B.3s末的速度大小为4m/s
C.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
D.物体在4s末回到出发点
12.一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s内通过位移为x1=3m,第2s内通过的位移x2=2m,此后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速度V0的大小为2.5m/s
B.加速度a的大小为1m/s2
C.位移x3的大小为1.125m
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m/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笫1s内以加速度a1=1m/s2运动,第2s内的加速度a2=﹣1m/s2,第3s又以a3=1m/s2运动,第4s内的加速度a4=﹣1m/s2,如此反复,经100s此质点的总位移多大?
14.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m.
15.质点在直线A、B、C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A点时的速度是4m/s,经3s到达B点时速度是13m/s,A到B的平均速度为  
m/s,再经过2s达到C点,则它达到C点时的速度是  m/s.
16.火车紧急刹车后经7s停止,设火车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2m,则火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  m和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各是  m/s.
17.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4t﹣1.5t2)m,则质点初速度为  m/s,加速度为  m/s2,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s.
18.火车沿平直铁路匀加速前进,该列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0.6m/s2,车头通过某一路标时速度6m/s,当车尾通过该路标时速度变成18m/s,则火车的长度为  m.
 
三、实验题(19题4分,20题8分,共12分.)
19.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作法如下:
①让水滴落到垫起来的盘子上,可以听到水滴每次碰盘子的声音,仔细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滴水碰到盘的瞬间,同时第二滴水正好从阀门处开始下落.
②从听到某个水滴的声音时开始计时,并数“0”,以后每听到一次响声,顺次加1,直到数到“100”,计时停止,秒表上时间为40s.
③用米尺量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距离为78.56cm.
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为  
m/s2.
20.一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
(1)电火花计时器,它使用  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  V.
(2)若工作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纸带上打点如图,则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  m/s,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加速度a=  m/s2.
 
四、计算题(21题8分.22题10分)
21.从离地面高2000m的高空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少?
22.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0s到达地面(g=10m/s2).求:
(1)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2)物体落地前瞬间的速度是多大.
 
2016-2017学年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高一(上)单元测试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8题是单选题,每题3分,9-12是多选题,每题4分,共40分.)
1.游乐园中的“蹦极”项目是先将游客提升至几十米高处,然后释放,释放的开始阶段,游客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刚释放的瞬间(  )
A.游客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B.游客的速度不为零,加速度为零
C.游客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D.游客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不为零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快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情况.
【解答】解:根据题意,突然释放,开始一阶段,游客作自由落体运动,故在刚释放后的瞬间速度一定为零;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某质点,在第二秒内的位移是6m,那么它在第四秒内的位移是(  )
A.8m
B.9m
C.10m
D.14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即可求解.
【解答】解:设第二秒内的位移为x2,第四秒的位移为x4.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可得:
则:x2:x4=3:7
得:x4==m=14m.故D正确.
故选:D
 
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1,下落高度之比为l:2,则(  )
A.下落时间之比是1:
B.落地速度之比是1:1
C.落地速度之比是1: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均为g,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落地的时间之比.
【解答】解:A、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高度h=gt2,解得:t=,则下落时间之比是1:,故A正确;
B、根据速度v=gt可知,落地速度之比是1:,故B错误,C正确;
D、下落过程中加速度相等,都为g,故D错误.
故选:AC
 
4.两个小球从同一地点的不同高度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结果同时到达地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它们的运动的是(  )
A.
B.
C.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分析】由题: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同时到达地面,说明两球不是同时下落,在下落过程,两者的加速度相同,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这些进行选择.
【解答】解:由题:两个小球从两个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同时到达地面,说明两球不是同时下落高度大的小球应先下落.在下落过程,两者的加速度相同,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线应平行.符合两者运动情况的只有C.
故选:C
 
5.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5倍,它们同时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的落地速度比乙的落地速度大
C.甲比乙加速度大
D.下落过程中,两者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离地的高度都相同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都为g.高度相同,则落地时间相同,落地时的速度相等,在下落的过程中位移相同.
【解答】解:A、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都为g.根据h=,高度相同,落地时间相同.故A、C错误.
B、根据v=gt知,两物体着地的速度相同.故B错误.
D、根据x=,知下落过程中,两者始终有相同的位移,所以离地面的高度相同,根据v=gt可知,在任意时刻的速度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6.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a、b两车同方向行驶,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t=0时刻,两车间距离为d;t=T的时刻它们第一次相遇.关于两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T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B.t=3T的时刻两车第二次相遇
C.在T~3T时间内,先是a车在前,而后是b车在前
D.在2T~3T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变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由图可知两汽车的运动过程,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根据相遇的条件可知两物体能否相遇.
【解答】解:由图可知,a做匀减速运动,而b做加速运动;
T时刻两物体相遇,说明开始时a在后面,而T时刻两物体的位置相同,T到2T内a车速度仍大于b车,故a在前;
2T~3T,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但由于开始时落在了a的后面,故还将在a的后面,3T时b追上了a,故3T时两物体再次相遇,在2T~3T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逐渐减小,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7.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米,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m/s2,该路段的限速60km/h.则该车是否超速(  )
A.超速
B.不超速
C.无法判断
D.刚好是60km/h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的初速度,然后判断该车是否超车.
【解答】解:汽车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可得汽车的初速度为:
60km/h=16.67m/s,所以30m/s>60km/h,故该汽车超速,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如图所示是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经过5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2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A.1.6m/s2
B.2.2m/s2
C.5.1m/s2
D.8.0m/s2
【考点】加速度.
【分析】速度计测量的瞬时速度的大小,根据两个时刻的速度大小,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5s前的瞬时速度大小为20km/h,5s后的瞬时速度大小为60km/h,则速度的变化量为40km/h≈11.2m/s,
则加速度.故B正确.
故选:B.
 
9.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位移总随时间而增加
B.速度的增量总跟时间成正比
C.位移总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速度总跟时间成正比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判断速度和位移的变化.
【解答】解:A、根据x=知,位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故A正确.
B、根据△v=at知,速度的增量与时间成正比.故B正确.
C、当初速度为零,根据x=知,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当初速度不为零,根据x=知,位移与时间的平方不成正比.故C错误.
D、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知,初速度为零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初速度不为零,速度与时间成一次函数关系,不是正比关系.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D.
 
10.如图所示,一小滑块从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底端C,已知AB=B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
B.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4
C.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
D.滑块通过AB、BC两段的时间之比为1:(﹣1)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2ax求出滑块到达B、C两点的速度之比.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通过相等位移内的时间之比为:1:():():…().
【解答】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v2=2ax得,v=,所经过的位移比为1:2,则通过B、C两点的速度之比为1:.故A正确、B错误.
C、设AB段、BC段的长度为x,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t1,t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有:x=,2x=,则=,所以==.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1.一个物体以v0=16m/s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加速度大小为4m/s2沿原路径返回.则物体(  )
A.第1s內的位移大小12m
B.3s末的速度大小为4m/s
C.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6m/s
D.物体在4s末回到出发点
【考点】平均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该过程有往复,加速度不同,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仍然可以通过速度时间公式v=v0+at和位移时间公式x=v0t+at2进行求解.
【解答】解:A、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1s末的位移X==12m.故A正确.
B、由题意知物体2s末上升到最高点,3s末的速度反向,大小v=at=1×4=4m/s.故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物体冲上斜面的长度L==16m,历时2s,后2s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下滑距离L′==8m,所以4s内的位移大小是16﹣8=8m.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4m/s,故C错误.
D、根据C知物体在4s末离出发点8m.故D错误.
故选:AB.
 
12.一物体以初速度V0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第1s内通过位移为x1=3m,第2s内通过的位移x2=2m,此后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速度V0的大小为2.5m/s
B.加速度a的大小为1m/s2
C.位移x3的大小为1.125m
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初速度的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2s末的速度,再通过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位移x3的大小.
【解答】解:AB、根据△x=at2得,a=.根据x=得,v0=3.5m/s.故A错误,B正确;
C、第2s末的速度v2=v0+at=3.5﹣1×2m/s=1.5m/s,则
.故C正确;
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故D正确.
故选:BC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笫1s内以加速度a1=1m/s2运动,第2s内的加速度a2=﹣1m/s2,第3s又以a3=1m/s2运动,第4s内的加速度a4=﹣1m/s2,如此反复,经100s此质点的总位移多大?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由速度公式v=v0+at即可求每秒的末速度;根据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画出图象;v﹣t图象中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解:由v=v0+at可得到:
第1s末的速度为:v1=a1t1=1×1=1(m/s)
第2s末的速度为:v2=v1+a2t2=1+(﹣1)×1=0
质点由静止开始作直线运动,第1s内加速度为1m/s2,所以v﹣t图象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1s末的速度为1m/s,
第2s内加速度为﹣1m/s2,质点做匀减速运动,第二秒末速度减为0,图象是斜向下的直线,第3s、第4s重复第1s、第2s内的情况,图象跟1﹣2s内的相同,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前2s的位移为其对应的三角形的面积,即:
x=×2×1=1m
由题意可知,每2s间隔的位移为1m,所以可得100s时的位移为:
S=1×=50(m)
答:经100s此质点的总位移是50m.
 
14.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一半,g取10m/s2,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11.25 m.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由自由落体的位移公式可求得第一秒内物体通过的位移;则通过第一秒与最后一秒中通过位移的关系可得出最后一秒的位移;则可设下落总时间为t,由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可列出方程解出时间,则可求得下落时距地高度.
【解答】解:由h=gt2可得:
第1秒内的位移h1=×10m/s2×(1s)2=5m;
则最后一秒内的位移h2=2h1=10m;
则设下落总时间为t,
最后1s内的位移h=gt2﹣g(t﹣1)2=10m;
解得:t=1.5s;
则物体下落的总高度h=gt2=11.25m.
故答案为:11.25
 
15.质点在直线A、B、C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A点时的速度是4m/s,经3s到达B点时速度是13m/s,A到B的平均速度为 8.5 
m/s,再经过2s达到C点,则它达到C点时的速度是 19 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可求得平均速度,根据AB两点的速度和时间求出加速度,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C点速度.
【解答】解:根据得:
平均速度
加速度a=
所以C点速度为:v=vB+at=13+3×2m/s=19m/s
故答案为:8.5;19
 
16.火车紧急刹车后经7s停止,设火车匀减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后1s内的位移是2m,则火车在刹车过程中通过的位移 98 m和开始刹车时的速度各是 28 m/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采用逆向思维,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从而通过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刹车时的初速度,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刹车过程中的位移.
【解答】解:运用逆向思维,根据x1=得,加速度的大小a===4m/s2;
则过程刹车时的初速度v0=at=4×7m/s=28m/s.
刹车过程中的位移x===98m.
故答案为:98;
28.
 
17.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4t﹣1.5t2)m,则质点初速度为 24 m/s,加速度为 ﹣3 m/s2,速度为零的时刻是 8 s.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初速度和加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v=v0+at求出质点速度为零所需的时间.
【解答】解:根据=24t﹣1.5t2知,初速度v0=24m/s,加速度a=﹣3m/s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v0+at得,t==
故答案为:24﹣3
8
 
18.火车沿平直铁路匀加速前进,该列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0.6m/s2,车头通过某一路标时速度6m/s,当车尾通过该路标时速度变成18m/s,则火车的长度为 240 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去求解火车的长度.
【解答】解:由得,.
故答案为:240m
 
三、实验题(19题4分,20题8分,共12分.)
19.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作法如下:
①让水滴落到垫起来的盘子上,可以听到水滴每次碰盘子的声音,仔细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滴水碰到盘的瞬间,同时第二滴水正好从阀门处开始下落.
②从听到某个水滴的声音时开始计时,并数“0”,以后每听到一次响声,顺次加1,直到数到“100”,计时停止,秒表上时间为40s.
③用米尺量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距离为78.56cm.
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为 9.82 
m/s2.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水滴的运动可以看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秒表上的时间算出每滴水运动的时间,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得重力加速度.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100滴水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40s
所以每滴水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
h=
g==9.82m/s2
故答案为:9.82m/s2.
 
20.一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
(1)电火花计时器,它使用 交流 电源(填“直流”或“交流”),工作电压 220 V.
(2)若工作电源的频率为50赫兹,纸带上打点如图,则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 0.55 m/s,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加速度a= 5 m/s2.
【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解A、B两点的速度,根据推论公式△x=aT2求解加速度.
【解答】解:(1)电火花计时器,它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电压220V.
(2)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
vA==0.55m/s;
根据推论公式△x=aT2,有
a==5.0m/s2;
故答案为:(1)交流;220
(2)0.55;5
 
四、计算题(21题8分.22题10分)
21.从离地面高2000m的高空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少?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分析】自由落体运动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落地的速度.
【解答】解:(1)根据h=得,小球下落的时间t=.
(2)小球落地的速度v=gt=10×20m/s=200m/s.
答:(1)经过20s时间落到地面.
(2)落地的速度为200m/s.
 
22.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0s到达地面(g=10m/s2).求:
(1)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2)物体落地前瞬间的速度是多大.
【考点】竖直上抛运动.
【分析】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等于气球的匀速的速度,加速度为﹣g,直接代入位移时间及速度时间关系公式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解:设小球刚刚离开气球时距地面的高度为H,取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有:
﹣H=v0t﹣gt2
代入数据得:H=﹣v0t+gt2=﹣10×m=400m
落地速度为v=v﹣gt=10﹣10×10m/s=﹣90m/s
答:(1)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为400m.
(2)物体落地前瞬间的速度是90m/s
 
2017年1月21日
第1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