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乡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乡愁》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22 10:4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乡愁》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感情及诗的意境美。
2、通过品味语言、情境体验来鉴赏诗歌。
3、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同化爱家爱乡爱国意识。
学习重难点:
联想想象,走入诗人创设的优美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前播入《乡愁》曲,创设氛围。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对于思想之情,离别之痛,早在古代就有不少诗作表达这种愁思了你们能举出一些抒写乡愁的诗句吗?(请学生举例)21教育网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呢?下面我们随着诗人余光中一起走进他的乡愁。21cnjy.com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大陆。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台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一往情深,承继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是他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对此,他在一篇散文中曾不乏风趣幽默地说:大陆是母亲,台湾是老婆,香港是情人,美国是外遇。代表作《乡愁》、《乡愁四韵》,《春天,遂想起》,被称为乡愁诗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预习导航
1、学生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试着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教师指导)
2、根据诗的内容填空。
A、小时候,乡愁是 。(思念母亲)
B、长大后,乡愁是 。( )
C、后来啊,乡愁是 。( )
D、而现在,乡愁是 。
( )
3、诗人以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4、诗人把情感寄托在哪几个具体事物上?
5、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朗读诗歌
1、播放录音。(对比一下录音中的节奏、重音和自己的节奏、重音。)
2、自由朗读。(在纠正节奏和重音的基础上认真朗读。强调:语速要慢,感情是忧郁的,节奏要放慢。同桌交流品析)21·cn·jy·com
3、指名读。(强调:认真听,指出他的朗诵好在哪儿,还有哪些不够好的地方。)
4、教师范读 (强调:一首诗只有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朗诵者要象演奏家一样,把诗歌的潜在生命激发出来,这样才能吸引人。)
5、学生自由诵读、体会。
6、全班齐读。
教师总结: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通过朗读,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在漫长的生活经历中,对故乡绵绵思念一直萦绕在心间,让他怅惘叹息。www.21-cn-jy.com
五、合作研讨
1、朗读诗歌,思考:诗人以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诗歌中那些词可以看出

(明确: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啊
而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诗,四个时间序词也即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也就是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尤其是一个“啊”字给人一种时间很久远的感觉,仿佛数不尽的回忆、道不完的人生沧桑都蕴含在这一声叹息中了。在这里可用拖音的方式,表达距离的遥远。)2·1·c·n·j·y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导学案的第二题。
2、乡愁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朗读诗歌,思考:诗人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学生讨论交流)21·世纪
教育网
( 明确: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的、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这也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技巧:托物寄情。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
3、这首诗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表现乡愁,将抽象的事物情绪化了。诗中用了“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
并且用了“一枚、一张、一方、一弯”等量词,是不是说明余光中的乡愁比较淡?www-2-1-cnjy-com
(明确:这些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是以小衬大,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一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教师总结: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隔了无尽的乡思。
学生检查自己的导学案,不正确的纠正一下。
4、全班齐读
归纳总结:今天我们一起体会了余光中先生的如烟似雾、如泣如诉、慷慨激昂、荡气回肠的乡愁--家园之恋,故国之思,领悟了诗歌之美。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的文学。”读诗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文学欣赏水平。
六、巩固练习
1、对诗中“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形容词在诗中的表达效果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是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表现乡愁不重要。
B、这些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2-1-c-n-j-y
C、运用反衬,也更引人对祖国和平统一的渴望与深思。
2、全诗有四小节,每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3、仿写句子。
A、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
B、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汁里,甜甜的。
长大了,母爱 。
七、引申迁移
赏析席慕蓉的《乡愁》,思考:这首诗分别选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感情的?与余光中的《乡愁》有什么异同?
(注:席慕容,台湾知名画家、散文家和诗人,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49年由南京迁移香港,1954年赴台。)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八、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九、板书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邮票 故乡之思
长大后 船票
(托物寄情) 升华
后来 坟墓
现在 海峡 家国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