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单元第5课《敬业与乐业》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22 12:28: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教材分析
《敬业与乐业》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与乐业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目标
1、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领会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3、大量经典语句、格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教学难点
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
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2.片段练笔 仿照课文中“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联系实际进行写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诵读,疏通词句;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采用师生互动导入)
师:“同学们,有一句话叫‘学海无涯苦作舟’我想知道大家对学习生活怎样看待?学习真的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吗?”21教育网
生:“...”
师:“学习虽然很辛苦,但学习也可以使我们增长知识和才干,提高能力和修养。那你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呢?怎样才能把学习当做一件乐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敬业与乐业》,也许你会从中找到答案!”(板书课题和教学目标、板书题目作者)
二、资料助读
1.多媒体显示“戊戌变法”和梁启超图片资料:(亦可请学生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1920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21cnjy.com
2.演讲的基本知识
提示: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www.21-cn-jy.com
3、写作背景:
本文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什么是敬业,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2·1·c·n·j·y
三、诵读,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默读课文。疏解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结束后
出示: 旁骛(wù) 强聒(guō)不舍 亵渎(xiè dú) 等词的读音。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征引 敬业乐群 等词的意思。
2、补充有关议论文的知识。
多媒体出示: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有关概念。
3、听读课文 思考问题,理请思路。
(1)演讲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提出了什么观点?
(估计学生基本能回答出。)
(3)演讲最后,作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什么?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怎样?
(学生回答,问题基本也不大,教师可以加以明确。)
明确:“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作者提出:“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这个主旨后,
从几个方面进行淡论?语段如何?
(估计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明确: “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强调了“有业”是做人之本。“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致志、心无旁骛,“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文论述的中心。
第二部分(第2~8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一层(第2~5段),论述有业的必要。
第二层(第6-7段),论述敬业的重要。
第三层(第8-9段),论述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9段)总结全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四、小结:(指板书)
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21·cn·jy·com
五、作业:
1、诵读课文。
2、词语、语句积累。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仿照课文的论证方法进行片段训练。
教学步骤:
一、老师引导学生分析
“有业之必要”的阐述方法。
1、 学生:齐读第二节,找出孔子的话并参照注释理解,思考:引用孔子话的作用;
教师适当点拨、明确: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2、 学生:抽读第三节,概括百丈禅师的事例,思考:例举百丈禅师的事例的作用及他两句格言的作用。
教师:适当点拨、明确:举例论证方法(摆事实)。
3、 学生:思考作者写第二节,第三节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他通过讲道理、摆事实为了阐明什么?
教师:再次明确。
4、 学生默读第四节:思考作者自己又是怎样论述的?找出语句并齐读。
教师:适当点拨、明确,并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所持的态度,找关键词语。
5、 教师小结:议论文写法之一。
二、学生:仿照“有业之必要”的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学习“敬业”一块内容,体会作者说理阐述观点的方法。为“敬业”补充写一组类似的论据,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在上两个学习环节的基础上,自学“乐学”一块内容,体会作者说理阐述观点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
四、教师小节:通过本文学习,我们不仅感受事业与人生的关系,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我们还积累经典语句、格言,初步感知议论文“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我们更要学习作者的论述思路、方法。
五、作业:两个中选取一个,仿照课文论述方式进行论述。
1、学习好苦啊!
2、学习是有趣味的。
附板书: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 ↓ ↘

有 — ——→ 敬 — ——→乐

↘ ↙
责任心、趣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