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8课《干将莫邪》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8课《干将莫邪》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22 12:3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干将莫邪》教学设计
【整体安排】
《干将莫邪》选自语文版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篇。
该文选择《搜神记》,课文通过一个侠客为赤报杀父之仇的故事,表现了“客”不辜负赤的信任,终于完成了赤的嘱托,赞扬了充满机智的侠义之士为维护正义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干将莫邪、赤、客都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敢于反抗楚王,与统治阶级进行斗争,表现出一种英勇顽强、不畏强暴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本篇课文的教学计划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字词基础梳理课文,找出主要人物,归纳故事情节,梳理两条线索,找出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第二课时分析赤、客、楚王等小说人物形象重点分析“客”这一形象让学生体会“侠义”和“智勇”。21cnjy.com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重点生字、文言实词。
2、分析课文,梳理文章小说情节发展。
3、探究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课文,梳理文章小说情节发展。
2、探究小说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读课文标题《干将莫邪》。学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在前面加上“小说”两个字,再齐读。
学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再加上“志怪”两个字,连起来读。
作者简介
干宝,东晋本文选自志怪小说《搜神记》。内容多为神怪异闻,其中也保存了一些优秀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一般篇幅不长,情节简单,但人物形象鲜明。21·cn·jy·com
课堂积累
成语:
干将莫邪:以人名命之的古代宝剑,后人以这作为锋利宝剑的代称。
字音:
莫邪(yé)
重身(chónɡ)
自刎(wěn)
踔(chuō)
踬目(zhì)
汤镬(huò)
实词注释:
使相之:仔细察看
比后壮:等到
购之千金:重赏捉拿
仆:倒下
踔出:跳出
踬目:瞪眼
拟:比画
这篇课文是根据民间故事所写的,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师:注意该生是否将故事人物都包含在故事内,同时注意情节是否清楚。
听完故事以后,本篇课文是围绕什么而展开的呢?
复仇
本篇文章的情节有夸张之处?你怎么理解
师:联系“志怪”一词进行理解
【明确】复仇
7、理清文章的情节结构
干将铸剑,为王所杀
开端
子赤取剑,欲报父仇
发展
山中遇客,以命相托
高潮
客设计谋,智杀楚王
结局
附图:
8、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求精炼。
一个侠客为赤报杀父之仇的故事
9、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这篇小说中都出现了那些人物?
【明确】干将
莫邪
楚王


主要人物有哪些?
【明确】赤

提示:楚王也是
找到描写楚王的语句
1、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
2、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3、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
【明确】
欲杀之
即杀之
即购之千金
楚王
——
心胸狭窄,外强中干,生性残暴
找到描写赤的语句?
1、日夜思欲报楚王。
2、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
3、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4、煮头,三日三夕不烂,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明确】
日夜思
哭之甚悲

立僵
三日三夕不烂
踬目大怒

——
对楚王充满仇恨,为报仇不惜生命
按照上述方法画出跟客有关的语句并分析“客”的性格特点
1、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2、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明确】

——
重承诺,有勇有谋,除暴安良自我牺牲。
归纳出:客谓之“侠客”,具有侠义精神
10、讨

赤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对他们的行为,你是怎么看?
【明确】赤为父报仇是孝
侠是义
课堂总结:
一对干将莫邪,几多爱恨情仇;一篇《干将莫邪》,是一曲反抗强暴的战歌,是一首英勇无畏的壮歌,是一支侠肝义胆的赞歌。不管生活怎样变化,不论时代怎样变迁,正义与道义永远都是人类社会中最温暖的字眼,永远都是人性中最坚实的部分。愿我们的生活正义永在,愿我们的心灵道义永存!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