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个性板块
教学内容
爸爸的花儿落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
2、整体把握文章的情感,体味父亲的形象。
3、体会学习插叙和伏笔的写作技巧。
过程与方法
1、合作探究性学习。
2、比较阅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知文章深沉的父爱,体味父爱之伟大。
2、领悟成长的真正含义。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叙述线索,体味父亲的形象。
2、体会学习插叙和伏笔的写作手法。
3、批文入情,体味父爱,体味成长。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一位作者在一篇小说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可是,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场面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在一篇篇的小故事中,在每一段故事的结尾,里面的一个个人物形象都离她而去,一直到最后的一篇《爸爸的花儿落了》,亲爱的爸爸也去了,她的童年结束了。那时作者刚满十三岁,就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该负的责任。这是一篇关于童年回忆,也是关于童年告别的文章,就让我们走入文中的世界,一起去追寻主人公英子走向成熟的足迹。 (板书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资料助读1.林海音1983年,《城南旧事》被大陆著名导演吴贻弓搬上银幕那份美丽、感人的乡愁和情思打动了当时大陆的每一位观众,影片上映后,林海音在大陆家喻户晓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都记得林海音并且有更多的人在认识、了解、阅读林海音,因为她的作品中蕴涵着她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那种淡淡的哀愁与浓浓的思乡情怀可以感动任何一个阅读她的作品的人林海音的女儿夏祖丽说,母亲喜欢别人称赞她比“北平人还北平人”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林海音于1918年3月18日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回到日本侵占下的台湾,其父林焕文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在北京生活期间即开始展露出细心观察生活的特点,并且已经能够写出相当流畅的文章林海音在北京学习、生活直至1948年返回台湾在北京度过的二十五年时间,被她称作“金色年代,可以和故宫的琉璃瓦互映”北京城南的胡同、四合院,西山脚下的毛驴,以及脖子上挂着铃铛的骆驼……这些影像都给了她创作的灵感20世纪50年代至今,林海音已经出版小说、散文、儿童文学等共四十三部她以童年经历为蓝本创作的《城南旧事》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出版林海音这样评价自己在台北写就的回忆北京的系列作品:“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2.《城南旧事》简介20世纪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三、检查预习衣襟 骊(lí)歌 花圃 徘徊 抽屉 咻(xiū)咻 哭号(háo) 肿胀 狼狈 栅栏 包袱 廊檐 叮嘱恐惧 玉簪(zān)花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2、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是怎样引出的? 3、你能找出哪些段落是在记叙现在,哪些是在回忆过去吗?4、本文的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五、局部探究(一)研读“毕业典礼前”1、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
这是一种暗示,想想暗示的是什么?2、爸爸有一句话也暗示他将不久于人世,甚至可以看作是爸爸的“遗嘱”,是哪句?3、爸爸哑着嗓子,拉起我的手笑笑说:“我怎么能够去 ”
这个句子采用“动作+神态+语言”的形式,具体真切,“哑着嗓子”还呼应前文的——4、爸爸为什么“笑笑说”
?这是一种高兴的、愉快的笑吗?5、英子想逃学,爸爸打她,是不是说明爸爸脾气粗暴,不懂得爱自己的女儿?6、
哪句话表明英子理解了爸爸的用心,明白这是一种“严厉的爱”,并把理解变成了自己的行动?7、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门前,戴着露出五个手指头的那种手套,举了一块热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门前,手里举着从花池里摘下的玉簪花,送给亲爱的韩老师……
这几句话似乎作用不大,可以不写,是不是?第二课时(二)研读“毕业典礼中”8、运用“插叙”,要特别注意写好与正常叙述的“转折点”。课文标志着又从“插叙”回到“顺叙”的转折点是:9、妈妈今早的眼睛“红肿着”,暗示了什么 妈妈把眼睛都哭红肿了,为什么不向女儿诉说原因呢?10、这部分,为什么插叙“爸爸喜欢花”的情况?11、“长亭外,古道边”这首歌,主题是什么?12、韩主任说“做了中学生就不是小孩子了……长大了”之后,作者写道: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英子为什么怕“长大”呢?13、爸爸让英子去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寄钱,意图是什么?(三)研读“毕业典礼后”14、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
英子为什么要催着自己“快回家去” 15、但是英子回家时见到什么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
对此英子是怎样应对的?16、课文有这样两句: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
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意图何在?17、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这表现了英子怎样的心理?六、小结归纳18、找出文中写花儿的内容,说说有什么作用。19、“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含义是什么?20、你如何看待爸爸这个人?七、概括中心主旨:本文记叙“我”的童年往事:父亲对“我”的期望与教诲,以及父亲的去世令“我”成长起來,抒发“我”对父亲的无限怀念。八、拓展延伸九、布置作业
教学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