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生物入侵者》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9课《生物入侵者》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22 18: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编写:马敏
个性板块
教学内容
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语,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读音及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文中介绍的生态环境知识,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过程与方法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2.学习本文运用的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学习本文运用的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及环境保护,通常,我们常规思维中的环保指的是乱砍滥伐、浊水横流等,生物入侵却不被人所了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梅涛的《生物入侵者》中,看看他会向我们介绍哪些有关环境保护的新知识。(板书课题)二、积累词汇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读音及词义,并学会运用。失衡、 藩篱、 监控、 归咎、 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啸聚山林、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三、预习活动阅读文章,边读边画(画每一段的中心句或关键句、画运用到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句子)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理清写作的思路(概括各部分内容):(1)介绍(说明) (2—4)说明
(5)说明 (6—7)说明 (8)说明 3.本文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4.文中运用了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文中各找出一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四、成果展示:小组交流自己做的预习题。明确答案:(1)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2—4)生物入侵者的危害。(5)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6—7)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8)各国采取的相应的措施。2:纵观全文,本文是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教师指导:说明顺序的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明确答案:本文基本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来进行说明的,运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3掌握说明方法本文运用了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从文中各找出一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教师提示:表达效果一般围绕句子所在段落的中心来分析。成果展示:小组交流各自预习题,有异议的进行讨论。本文所用的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各找一位同学就其中一个说明方法找出句子并说说表达效果。明确答案:①列数字。例如:“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这个数字的变化清楚地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再如:“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表明“生物入侵者”对人类危害之大。②举例子。举例子是为了支撑观点,使之更具有说服力。例如:举出蒲公英和山间溪水中的鱼虾的繁殖时间和空间跨度非常有限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破坏”这种说法;举出欧洲斑贝、亚洲天牛和南美洲的红蚂蚁对北美洲的入侵,有力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危害;举出棕树蛇几乎灭绝关岛鸟类的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举出新鲜水果和蔬菜、跨国宠物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生物入侵者”的人为的原因;举美国众议院通过加强对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跨部门监控议案的例子,说明目前世界各国对待“生物入侵者”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③打比方。例如:“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本身就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人们这一类“入侵者”的行为,会给人类与自然带来危害;把登陆北美的欧洲斑贝比成“偷渡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把害虫随贸易途径传遍全世界比喻为“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这些比喻使说明更形象、更生动、更能吸引读者。④下定义。例如:“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简明地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的本质特征“非法迁移”。⑤作诠释。当下定义不能详细说明事物的特征时,就需要紧接着进行补充说明事物的特点,这叫作诠释,例如文中“——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就是对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进行补充说明,而且这里的破折号就起着解释说明的作用。五质疑探究1:课文第3、4段能否和第5、6段调换顺序?明确答案:不能调换位置。课文是按照先提出问题,再摆出危害,接着探讨原因,最后探讨对策这种思路,体现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所以不能调换顺序。2:第1段最后一句“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与第4段第一句“‘生物入侵者’再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的前后两个分句的顺序不一致,能否把它们调整成一致的?明确答案:不能调整成一致的。第2、3段摆出危害主要说明的是经济损失,所以为了承接下文,所以第一段最后一句就应该是“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而第4段第一句“‘生物入侵者’再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正好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第2、3段谈经济损失,第4段谈对物种多样性构成危害,所以也不能调换顺序。六、拓展延伸1、从文章中你知道了哪些生物入侵者?在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生物入侵的现象吗?生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作介绍、相互交流。教师补充相关材料(克式鳌虾、一枝黄花等)。2、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办?生畅所欲言。五、课堂小结《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条理清晰,说明方法得当,是一篇规范的说明文,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文中介绍的有关生物污染的知识,应学会运用,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意识,了解当地自然风景的价值,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
教学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