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二单元第5课《风筝》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二单元第5课《风筝》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24 19:01:35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风筝》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文章生字词,能概括文章大意;会品味重点词语、句子;能分析人物形象,说出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时掌握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习鲁迅善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学习重难点】
1、感受文章流露出来的手足深情。
2、细致品味文章的语言,领会简洁凝练的语言背后蕴涵的丰富意蕴。
【学法指导】
本文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学习前要了解文章写作时的社会背景。本文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文章中心内容可以通过揣摩作者自责、愧疚心态得出。2·1·c·n·j·y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风筝”是少年儿童喜爱和向往的,但当年的作者就不理解弟弟喜爱风筝的童心,不仅不允许他放,还毁坏了他的风筝,到后来想补救却为时已晚,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反省和自责。
2.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阿Q正传》。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而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21·cn·jy·com
3.相关资料
本文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写于1925年1月24日。鲁迅在写作这篇《风筝》的五年前,还写过一篇《我的兄弟》。五年多以后,鲁迅以为先前所作的《我的兄弟》“散失”了,所以又以《风筝》为题再写一次。这前后两篇文章,虽然字句有所不同,但所叙的反对小兄弟放风筝的事却是相同的。这就告诉我们,这件令他内疚的事事长久地萦回在鲁迅记忆之中的,是他曾经亲历的实事。文章在袒露悔恨感情的艺术描写中,贯穿着自我批判的意向,同时也包含着对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礼教的批判。21cnjy.com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一)学习任务一: 调动知识储备或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鲁迅
鲁迅(1881-1936),本名 ,浙江 人,字 。 代伟大的无产阶级 、 和 。2-1-c-n-j-y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他的 。
作品简况:小说集:
历史小说集: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二)学习任务二:积累字词
1、生难字:给加粗词注音
蟹( ) 可鄙( ) 丫杈( ) 点缀( ) 嫌恶( )瑟缩( )什物( )荡漾( )虐杀( )憔悴( )苦心孤诣( )
2、多音字: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解 ( ) 恶 ( ) 模 ( )【版权所有:21教育】
( ) ( )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 ) ( )
3、形似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án 恶 duò 落 惊huáng 21
cnjy
com
zhàn 钱 下zhuì 彷huáng
4、词语积累:给下列词语释义
伶仃:
憔悴:
点缀:
瑟缩:
苦心孤诣:
虐杀:
宽恕:
恍然大悟:
(三)学习任务三: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 请从文中找到依据。
提示:①亲情。②自我解剖。③封建教育。④科学思想。⑤宽恕别人。⑥儿童教育。

3、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二、新知探究
探究一:感知内容
复述课文内容
探究二
以下面句子的格式说话
1、从文章中 这几个词可以看出弟弟是 的人。
2、文中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试就下列各项简略说明,并指出这些对比的作用。
两地所见的风筝: 。
两人对风筝的看法: 。
两人在毁坏风筝时的感受: 。
两人谈起旧事时的心情: 。
探究四:拓展课文
面对文章中的“我”的一系列行为,说一说你是赞同还是批判?就和文章说说你赞成或反对的理由。

三、合作共建
将问题分成三组,学生分成三大组,重点研讨所分任务,兼顾其他问题。抽四人小组代表向全班报告,有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点评。21·世纪
教育网
第一组问题:(用心读1-2节,思考)
1、“我”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见到风筝,人之常情应该是愉快的,但“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情呢?

第二组问题:
1、3-4段一面写“我”,一面写小兄弟,对小兄弟的描写流露出什么感情?对“我”流露出什么感情?(提示:专读有关句子,进行体会)

2、鲁迅对等自己的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何不同?

第三组问题:
1、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提示:从正面思考,鲁迅的正面主张是什么?)

3、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他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作者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同学们的问题呢?相互交流一下吧!

四、总结:把握文章的主旨
选择你最有兴趣的角度,谈一谈你对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理解,尝试归纳出本文的主旨。
提示:
1、可以从手足情(兄弟之情)的角度来谈;
2、可以从鲁迅先生表现于文章中的精神方面来谈;
3、可以从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谈;
4、可以从“我”对放风筝前后看法不同的原因来谈。
总结:一出风筝事件,让兄长严于自责,小弟却全无怨恨,这兄弟间的情谊因风筝事件而显得更美、更和谐。鲁迅先生在这篇散文里不仅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儿童的毒害,也为我们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还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童心的浪漫,自由的可贵,愿同学们都能拥有自己自由、快乐发展的天地,让我们一起来朗诵清朝高鼎的一首“风筝”的诗吧!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达标测评】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粗注音:
憔悴(  )(  ) 诀别(  ) 什物(  ) 
虐杀(  )  恍然(  ) 荡漾(  )
2.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的一篇 (体裁),选自 集 。www.21-cn-jy.com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
(一)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3.第一段末说“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我”“惊异”的是 ,“悲哀”是因为 ,这句话是结构上的作用是 。www-2-1-cnjy-com
4.“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怎么说春天“久经逝去” 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


5.写风筝事件的两段文字,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作者最后送给弟弟风筝并同弟弟一起放风筝,体现了作者 的精神。
7.末段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悲哀


8.“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的意思是 ,“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 ,而且指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9.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你读了有哪些感受

10.对待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的心情如此沉重。你从鲁迅先生身上学到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系在风筝线上的童年
周岩壁
①时令正是仲春。大地挣脱了冬的纠缠,不觉之中已泛出几分淡淡的鹅黄的绿意。仰望晴空,偶见数点风筝,袅袅娜娜地飘挂在天际,使我蓦地忆起“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瞩望那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②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21教育网
③人们都说:男孩子手笨,没女孩子手巧,这岂不有些重女轻男了么!不是吹,我们男孩虽未能绣出花团锦簇的衣冠,却从手中飞出这巧夺天工的风筝!嗨,做风筝可不像女孩子学针线,有的是时间,有的是专人指教。我们男孩子可整天像贼撵一般忙得脚不沾地。常趁放学后的间隙,三五个凑在一处无人知晓的角隅,或干脆跑到野外去,因为家里大人是不让我们摆弄风筝的。21
cnjy
com
④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我们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等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的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起,叽叽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它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这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得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⑤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咳!风筝!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出处:21教育名师】
⑥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偶有做成功的,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⑦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而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又飘然升起。当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⑧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悄然离去,可风筝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⑨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问题】
1.第①段描写仲春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2.根据第④段内容填空。
做风筝的过程:找来竹篾→(
)→糊纸涂色→(

3.⑤⑥两段已写了放风筝时的欢快情景,为什么还要写第⑦段?
4.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5.为什么说“我”的童年是“鹅黄色”的?
【阅读答案】
1、(1)点明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光。
(2)触景生情,自然引起下文对童年的回忆。
2、制作骨架
系缠放线
3、(1)第7段写放风筝失败的体验,与前两段写放风筝成功的快乐,都是童年生活的真实反映;(2)使童年的生活更有情趣。(3)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1)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快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2)已经逝去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是永难忘怀的。
(3)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深深的眷恋之情。
5、仲春时节大地泛出的“淡淡的鹅黄的绿意”,显出生机和活力,而“我”的童年生活也充满着生机和快乐。这样说含有对童年生活的赞美之意。【来源:21cnj
y.co
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