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台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24 19:5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台阶》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学习作者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父亲,尊重父亲的感情。
3、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重点在于把握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及体会记叙中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形象的意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堂导入:
1.作者李森祥曾说“母亲坐在门槛上慢悠悠的做着针线活,目光恬静的望着趴在青石板上的孩子。这是我童年记忆里最深刻的印象,而就是这个司空见惯的画面,触动了我创作《台阶》这篇小说。”那么,这是一个怎么样的父亲?为什么能让李森祥创作出以父亲为主题的小说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台阶》,走进父亲的内心世界,去触摸这位父亲的灵魂。 21cnjy.com
2.李森祥(1956一
):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小学老师》被《小说月报》等选载,获1991年《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1990—1992浙江省优秀文学奖。2·1·c·n·j·y
二、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辨音识义。  
凹凼(āo
dàng)
涎水(xián)
淌汗(t ng)
揩汗(kāi)
嘎嘎(gā)
黏性(nián)
掺水(chān)
蹿上(cuān)
胯骨(kuà)
舀米(y o)
尴尬(gān’gà)
聊天(liáo)
撬石板(qiào)
硌(gè)了一下
(二)学生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1.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渴望受人尊重。)
2.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钱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
3.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了?
(父亲坐在新台阶上感到十分不自在,他衰老了,累垮了。)
4.故事的叙述线索是什么?(台阶)“文眼”是什么?(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三、分析父亲形象: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下面我们思考讨论一下,父亲这一形象是怎样塑造出来的。
思考:哪些情节最能表现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勤劳、顽强

建成新屋后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归纳:
他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有志气,不甘人后,希望受到别人尊重。

他是一个有着长远生活目标的人,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他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

他是一个谦卑的人,有着中国农民所共有的谦卑的特点,当九级台阶造好后,他却不好意思坐上去。
四、研读赏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达成共识)
1.“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明确
:小说用第一人称写,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动作、表情表现思想(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家羡慕。 21·cn·jy·com
2.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笔墨?
明确: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
(1)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时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
(3)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说明台阶低。
21·世纪
教育网
(4)写父亲的脚板,写出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
3.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
明确: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
4.为什么“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
明确: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www-2-1-cnjy-com
五、小结:
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忍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或象征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奋斗的过程。2-1-c-n-j-y
六、比较《背影》和《台阶》在立意和选材上的异同之处。
同:都是表现父亲的文章,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
异:《背影》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深刻的印象,让人强烈地感受父爱。 21
cnjy
com
《台阶》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建房这个一般性的题材有了侧重点,有了特色,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突出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来源:21cnj
y.co
m】
小结:这两篇文章所写之事,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作者却能够挖掘出深邃的内涵来。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留心身边发生的事情,体会其意蕴,从中受到教益。【出处:21教育名师】
七、口语练习:
改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要求抓住能表现人物主要特点的情节复述,复述中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八、作业
同学们总结的好极了!通过李森祥的《台阶》,我们学到了有益的写作技巧,更认识了一位可敬的父亲。今天的作业就与父亲有关。 【版权所有:21教育】
1、在生活中去认识你的父亲,去关怀和爱戴自己的父亲。 2、课外寻找关于“父亲”的文章、诗歌进行自主阅读 21教育网
(将语文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不让学生有作业的压迫感,巧妙完成对父亲的深刻解读。同时,通过课外篇目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www.21-cn-jy.com
九、结束语
今天文内的父亲形象让我们多少有些沉重,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让我们心潮难平。是啊,他们的愿望在我们看来可能并不精彩,但他们活的实实在在,他们血管中流淌的那份自尊与坚韧,恰恰是构建人生重要的支柱。让我们在这一首深情的颂歌中、在内心深处衷心的道一声:辛苦了,我的父辈们,谢谢你们!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播放歌曲《父亲》)
(继续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感动之中,更深刻的理解父辈人,为本课画上一个感性而圆满的句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