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苏州园林》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些说明文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国灿烂文化的感情。21cnjy.com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想:
设计理念:①将语文课程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合起来,学生通过品读《苏州园林》,接触园林建筑知识,开阔眼界,培养对园林文化审美情趣。②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走向生活,能对身边的园林文化做出简单的评价,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③发挥现代教育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优势,把与教材有关的内容进行系统化处理,为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素材,激发学生探究园林文化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深入探究。④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文本阅读为支撑,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方式,以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为落脚点,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www-2-1-cnjy-com
自主预习方案
一、知识背囊
1.介绍作者:叶圣陶,1894年生,我国现代作家、著名语文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原籍江苏苏州吴县,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苏州园林照片。多媒体显示:21
cnjy
com
拙政园 沧浪亭 狮子林 留园 网师园 怡园
2.说明文知识简介
什么是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整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相区别的标志。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①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 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说明文语言
准确的前提下可以平时说明也可以生动说明。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二、课前热身
快速默读课文,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轩榭( ) 重峦( ) 叠嶂( ) 丘壑( ) 嶙峋( )
镂空( )
蔷薇( )
池沼( ) 相间( ) 着眼( ) 【版权所有:21教育】
蔓( )延 斟( )酌( )
结合文意,解释词语
轩榭:
嶙峋:
镂空:
明艳:
雷同:
蔓延:
琢(zhuó)磨:
斟酌:
丘壑:
鉴赏:
阅历:
景致:
俯仰生姿:
别具匠心:
因地制宜:
重峦叠嶂:
课堂导学案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作者行文脉络,把握苏州园林整体特征,明确说明顺序;难点探究。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 检查预习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多媒体显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苏州园林图片,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花墙廊子等
字词注音:请同学顺序读出,用幻灯片打出正确答案,集体朗读两遍,标注到课文中。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两遍,请学生交流初读感受
教师提示:文章是从什么角度,抓住什么特点条理分明的介绍苏州园林的?
二、 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说明的要点及说明顺序
学生精读课文,概括出每段大意,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步:让学生用一个短语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由A、B、C三类学生各三名口答,其他同学共同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概括进行板书,然后将自己的概括通过投影片展示出来(不作标准答案,只供参考),便于学生对照:
(1) 总印象。
(2) 苏州园林的共同点。
(3) 苏州园林的建筑不讲究对称。
(4) 假山池沼的配合。
(5) 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 花墙和廊子的设计。
(7) 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8) 门和窗是工艺美术的上品。
(9) 极少使用彩绘。
(10) 其他一笔带过。
第二步:弄清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掌握文章的脉络。
[分组讨论,由B、C二类学生各二人试答。]
教师明确、板书:由总到分;
总印象(1)——共同点(2)——多方面说明(3—9)——(10)其他一笔带过。
第三步: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那样明确,但作者为什么在句子中加上一个状语“似乎”呢?岂不矛盾?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组讨论,然后由A、B、C三类学生各一人试答。]教师明确、板书:一致、似乎。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达到目的”后面的四个“讲究”句的修辞手法[由A类学生一人回答,其他学生纠正。]和在结构上的作用。[由B类学生一人回答,其他学生纠正。]
[C类学生1—3人回答四个“讲究”句与第(3)—(6)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教师明确、板书: 讲究……布局——(3) 讲究……配合——(4) 讲究……反衬——(5) 讲究……层次——(6)21教育网
引导四:第(7)—(9)自然段与第(3)—(6)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的关键句在结构上有什么联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第(7)自然段首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思考讨论,然后由B类学生一人回答,C类学生1—2人补充。]【出处:21教育名师】
教师明确、板书:过渡。
[分组讨论,然后由C类学生2—3人回答。]
教师明确、板书: 大处——小处;整体——局部。
三、 品味探究
欣赏了苏州园林的照片,品味了叶老先生的文艺性的语言,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幅图片呢?请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要有诗情画意啊)【来源:21cnj
y.co
m】
学生发言。
教师点拨: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
四、 当堂练习
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向你的朋友介绍给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地方。
要求:从总的印象写起,引出对事物总的特点的概括,然后围绕中心多方面说明,以培养学生综合和概括的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弄清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延伸拓展,有助于课内知识的消化及能力转化。2-1-c-n-j-y
教学步骤
一、 把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1.教师简单介绍有关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知识
多媒体显示
2.要求学生分析文本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学生圈点勾画,独立分析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存同析异
明确:
(1)分类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2)作比较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3)引用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4)举例子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5)列数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二、 揣摩语句,理解语句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思考:你认为《苏州园林》的语言美在哪里?
学生悉心读课文,体味思考,自由发言。
教师明确:
准确美
例如:“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一切”“绝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准确地写出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其全局性和整体性;等
含蓄美
例如:。“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这里的“标本”一词有范本之意,它不只是记号性的标志,也不只是衡量园林规范性的标准,而是强调21
cnjy
com
描述美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等语言,生动地展”。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之类的语言,将苏州园林细处的图画美生动地描述了出来,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余味悠长。
情趣美
“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这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尽管猛一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所以景致并没有真正隔开,只是缓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渐次展开,给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三、 你说我说
《苏州园林》语言精练、结构严谨,作者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其艺术特点,条分缕析地为我们做了全面的介绍写的情文并茂,趣味盎然。为了向世界介绍苏州,苏州人决定举办“2011苏州旅游推介会”地点就选在我们这里,你我现在都是参展单位,你如何向世人推介苏州?苏州人说了表现优秀者可授予“苏州荣誉市民”称号。可以移居苏州。
学生查资料,交流,制定方案,当堂出结果。
四、 学以致用
请向别人介绍你的居室,要求体现居室的个性特征,至少使用两种说明方法。
评价反馈
(一)阅读《苏州园林》节选,完成1—4题: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2·1·c·n·j·y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回避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21·世纪
教育网
1、选文第①段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
2、选文第①段中划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3、所选文段采用的说明结构是什么?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第③段加点词“往往”能否去掉?为什么?
拓展阅读
仙湖植物园 深圳仙湖植物园位于深圳市东北郊,东倚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西临湖水圳水库。占地8800多亩,始建于一九八三年,一九八八年正式对外开放。是一个以科研、科普、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的著名植物园与风景区。21·cn·jy·com
物园共保存植物4000多种,建有国际苏铁迁地保存中心、国际木兰园、珍稀树木园、棕榈园、竹区、荫生植物区、沙漠植物区、百果园、水生植物园、桃花园、裸子植物区、盆景园等十几个植物专类园。全园分为天上人间景区、湖区、庙区、沙漠植物区、化石森林景区和松柏杜鹃景区等六大景区。建有别有洞天、两宜亭、玉带桥、龙尊塔、听涛阁、揽胜亭等十几处园林景点,并建有独具特色的古生物博物馆。www.21-cn-jy.com
美丽的自然风光,别具一格的园林建筑,神秘的植物王国,令人赞不绝口。棕榈区绿草茵茵,椰林葵树分布其间,呈现出一派浓郁的热带风光;荫生植物区内,食虫植物 伺机捕食;跳舞兰鲜艳的花朵宛然宫女踩着优美的舞步;化石森林中,玛瑙化石傲然挺立,亿年岁月磨灭不了树木的圈圈年轮,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地球历史的沧桑巨变;沙漠温室里,沙生植物争奇斗艳;晨曦中,弘法寺钟声回响,诵经曲徐疾有致,令人肃穆;夕阳下,湖水波光潋潋,绿树亭台倒影其中,景色如画,怎不令人留连忘返!
仙湖植物园建成了南亚热带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热带亚热带国际裸子植物迁地保育中心,以及具世界一流水平的苏铁植物迁地保存中心等16个植物专类区,收集保存的植物种类达4000多种。 仙湖植物园图书阅揽室室内面积近300平方米。已征订各类报刊36种, 杂志、期刊150余种;植物专业书籍以及各类图书约12000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