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25 16:5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2.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3.
通过教读本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
2.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美点寻踪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风光秀丽,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客为之歌唱,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富春江看看吴均笔下的《与朱元思书》给我们展现的秀美画面。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1.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县)人,南北朝时梁代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多描写山水景物,风格清新,在当时文坛上产生过较大影响,人们把他的写作风格称为“吴均体”。
2.背景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与”:给,“书”:信。
三、听读课文,感受作品的声韵美。
1.教师配画面及录音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意。
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推荐朗读水平较高的一位同学范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重音、停顿、读音。
(1)注意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2)注意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3)注意停顿节奏。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当然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学生同桌分段互读一遍,努力读出最佳效果。老师布置课间作业(利用课间根据朗读指导进行小小的朗读
比赛。)
四、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读课文,口头翻译课文,画出疑难语句。
2.同桌之间讨论交流,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3.各小组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解决,可以指定某位同学回答,也可请老师回答。
4.教师出示重点词句考查翻译能力
译词:
风烟俱净:全,都。
任意东西:任凭江流飘荡而或东或西。
一百许里:余。
天下独绝:极顶。
急湍甚箭:湍,急流。甚,胜过,超过。
泉水激石:冲击,冲刷。
好鸟相鸣:美丽的鸟儿。
在昼犹昏:犹如,如同。
译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五、赏读课文,品美析情
1.小组交流:富春江雄奇秀丽的景色蕴含在文章当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词语反复朗读然后交流自己体会的意境美。
提示:以我读了 ,感受到       。或  字词甚妙,写出了       。或我发现 美,美在 的模式交流对美文的感受。
示例:我发现“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这句美,美在这八个字写出了四中景物,组成一幅天朗山清、秋高气爽的清秋风物图,勾勒出广阔的空间境界。让人产生一种豁达超然的情绪。
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第一段总领全篇,点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段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第三段通过视觉和听觉从四个方面写山,突出山势之奇、山音之奇、山意之奇、山林之奇。给我们展示了一副空灵澄澈雄奇秀美的画面。人若置身其间,纵目骋怀,一定会为富春江绝美的景色所陶醉倾倒而心旷神怡。
2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先找出表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再体会其中的情趣。)
提示: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我们可以从首段“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中,感受到一种享受自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从对山水的描写中,体会到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更令人赞赏的是,在描绘山景时,作者插入两句观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这几句感受,不仅从侧面衬托出险峰幽谷的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六、教师小结 、布置作业
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短文,语言生动优美,巧妙地运用各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的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画.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自然之心。同学们,请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或借助电脑,创一组"富春江水明信片"如何
拟写一段导游词。自然山水,往往能引发人们的美感享受。你游览哪些山清水秀的地方?请把它们推荐给大家。
七、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总写: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分写: 异水:“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夸张
动静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对偶 比喻 结合
奇山: 山势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
视觉 静
山音(泉水作响;好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 动对偶
山意 (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视觉
山林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