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五单元第20课《伤仲永》优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五单元第20课《伤仲永》优秀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25 17:3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伤仲永》
教材解读:《伤仲永》,王安石作品,选自《临川先生文集》。这是关于一个名叫“仲永”的神童,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生才华出众,因后天自己不要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对本文语言精当的特点,可以逐词逐句体察、品味。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学习目标
A类1、掌握有关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的朗读训练,注意朗读的节奏、感情、语气,提高对文章的理解、赏析能力。
B类2、能借助工具书独立翻译课文,并能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C类3、准确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端正学习态度。
预习作业
1、参照工具书,结合注释,读准字音,读懂课文。2、翻译课文,复述故事。3、思考,仲永由奇才变为平庸的深层原因
教学板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
个体学习清单
第一板块——分享与导入:(5分钟) 导语: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游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用勤奋的一生为人类发明乐上千种东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因为如此而被人们誉为“发明大王”,被认为世上少有的天才,知道今天还有人在研究他的大脑。但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点,自持聪明,自以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向我们介绍的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
资料分享:本文选用《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害。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二板块——解题与感知:题解: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疏通文意:小组合作。质疑问难。思考:课文可分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是哪个部分?为什么这样安排材料?明确:可分两部分,先叙事,后说理,由事入理。两部分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重点是议论、说理。这样安排详略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中心,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是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赋,与后来的“泯然众人”形成反差,从而突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1.投影出示课文原文,找一生读文,其他学生纠错、正音2.学生自读全文,指出疑难,投影出示重点词句,师生释疑。(生问生答、师生对话)3.学生分小组合作再读文章,探究文意,要求用自己的话讲述方仲永的故事。(学生合作研析、全班交流)
第三板块——研读与探究1.细读课文,思考仲永的变化可以分为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些变化?那么你认识到了一个 的方仲永呢?2.再读分析仲永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仲永的事例,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3.文中哪些文句能体现这个道理?(引导分析最后一段)4.通过我们上述分析,你认为作者对方仲永的态度和情感如何?(明确:“伤”。写可伤之事,说何以可伤之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矣”的惋惜之情,对“受于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态度鲜明。)
师生交流并明确:1、(1)阶段:“仲永生五年……可观者。”写方仲永天资过人、才能出众;(2)阶段:“……不能称前时之闻”写仲永才能衰退;(3)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仲永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第四板块——体验反思活动一:审视自我,超越自我通过刚才的辩论大家认识到了天资与后天教育各自对成才的作用,请你审视一下自己,你属于哪类人呢?学习了《伤仲永》这篇文章你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何设想?(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己见)
(学生通过思考明确“受于天”与“受于人”的关系,深入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教师适机点拨,让学生学习本文说理的方法,通过列举名人、身边人的事例;列举名人名言、讲道理等初步体会议论文的写作方法。)
第五板块——教师寄语正如《为学》一文中所言“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也正如大发明家爱迪生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样,后天努力,后天学习,后天教育至关重要。相信大家定会以仲永为鉴,从今做起,努力学习,刻苦拼搏,拼搏的路上,肯定会遇到挫折,请大家记住:“相信自己,无论遇到多少坎坷,最终于你的永远是希望!爱拼才会赢!”
情感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