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观舞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观舞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25 18:0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舞记》教案
课题:《观舞记》
教学内容:
本文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轮美奂的印度舞蹈艺术,反映了作者对舞蹈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在教学中,着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品味并积累文中优美语言,进而能模仿文中语言进行写作练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以文化艺术为主体的文章,通过阅读从中可以看到作家对于艺术的的体验和感悟,即有此生发的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学习这个单元,可以让学生明晰生活体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积累优美的语句,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性情。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这个单元前几篇文章的学习,对文化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如《社戏》中的乡村戏剧;《安塞腰鼓》中的文化艺术;《竹影》中的绘画艺术。学生基本掌握了通过诵读投入感情的方法。因此,在这堂课上我仍坚持诵读法和充分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来达成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
(2)学习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
(1)体会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
(2)感受舞蹈艺术“飞动的美”,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开阔视野,陶冶性情。
教学重点:研习精彩语句段,欣赏本文优美生动的舞蹈艺术描写。
教学难点: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悟印度舞蹈的魅力。
教学方法:诵读法、质疑释疑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过程设计
1.预习
学生默读全文,标示段序并通过使用工具书疏解疑难字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咿(
)哑
颦(
)蹙(

嗔(
)视
叱(
)咤(
)风云
尽态极妍(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变幻多姿:
浑身解数:
息息相通:
尽态极妍:
(3)从文章中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至少三处)
2.导入
同学们,你们欣赏过印度舞蹈吗?印度舞蹈艺术源远流长,可谓文艺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华美的服饰,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传达出神奇绚丽的民族风情,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今天,我们将在冰心生花妙笔的引领下,去感受这来自异域的飞动的神韵,共鸣于那生命与心灵的跃动和狂欢。
3.诵读感知
⑴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全文,学生找出描写印度舞蹈特点的语句,并用一个精辟的词语进行概括。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归结:如“深深地低头合掌”“她用她的长眉,妙目……离合悲欢”“忽而双眉颦蹙……铮铮的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孔雀的高视阔步”“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等,这显示了印度舞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可用飞动的“美”来概括。
⑵学生自由诵读,批注自己喜欢的语句(段)。并互相交流,领会本文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对舞蹈艺术进行优美生动描写的特点。
⑶学生大声朗读摘录的精彩句段,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
讨论并归纳:卡拉玛姐妹是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的:光艳、曼舞、神韵
4.合作探究深透领悟
学生研读课文,质疑提问,师生交流,探究释疑。
学生的疑问可能有:
⑴课文开头“我应当怎样来形容印度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⑵课文第2—5段四个“假如”句分别描绘了姐妹俩在舞蹈过程中的什么?排比句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⑶文中引用白居易的两句诗起什么作用?
⑷为什么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怎样理解这句话?(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并作点拨。)
5.延伸拓展
比较《观舞记》和《安塞腰鼓》,谈谈两文内容、写法上的异同。
讨论并归纳:同:题材相同,都是舞蹈;都写了舞蹈的文化背景;都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描写舞蹈。异:在舞蹈风格上《安塞腰鼓》表现了阳刚之美,《观舞记》表现的是阴柔之美;《安塞腰鼓》没有用侧面描写,《观舞记》除了用正面描写还用了侧面描写,写观众的反映等。
6.课堂小结
本文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观看印度舞蹈艺术家卡拉玛姐妹舞蹈的过程,文章主要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段,形象地表现了卡拉玛姐妹精妙的舞蹈,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而又通过语言使读者发挥自己的想象,得到语言和舞蹈形象的双重审美享受。
7.布置作业
以“假如”为开头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一段话。
六、教学反思
优点: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读课文,学生质疑,学生思考、讨论,学生总结……课堂上充满了学生的声音。课堂注重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间的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缺点:质疑释疑环节时间把握得不好,花费时间较多,以致课堂收尾较急迫。
解决方案:以后上课由学生个人提问改为小组派代表提问,然后将问题归类整理,再让学生思考讨论,可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