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课件(17张)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公开课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教案+课件(17张)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25 11:04:06

内容文字预览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教学目标: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背景、主要内容、作用及评价
2、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作用
3、“斯大林模式”的表现、特点及利弊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过程:
【导入】”战时共产主义”实施的背景
导入:前苏联有部对中国人影响很深的小说,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有段非常著名的人生自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鲜血和生命,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为了这壮丽的事业,苏联人作出了艰苦的探索,在20世纪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国家发展新道路。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1′30″)
学生阅读教材P94导言内容,概括并结合初中所学思考: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
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形势严峻或严峻考验,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粮!
活动2【讲授】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板书)一、绝处逢生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学生阅读教材P94第一段、第二段并结合导言所述史实,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及主要内容。
(板书)1.背景:内忧外患,危机重重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普遍义务劳动制;按实物分配
4.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教师就目的和内容进行简单地分析,目的最重要的是战胜敌人,列宁因此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其主要途径就是集中,因此在后面农业和工业中,高度集中管理、采用行政、军事手段就是主要的途径了。再内容上,余粮收集制之所以能实行是与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采取的《土地法令》是分不开的,农民分到了土地,这对于俄国的农民来说,是前所未有过的,当然对新生政权存有好感。
教师结合教材所提供材料具体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
学生结合“学思之窗” 、“历史纵横”的相关内容,试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简要评价
5.评价
积极:为战胜敌人提供了物质保障,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所采取的一项特殊政策,在战争状态下,它的实施无疑起到巩固新生政权的作用,但是战争结束后,它的继续存在不仅引起农民的强烈的不满,也破坏了政权的基础工农联盟。到1921年的时候,由经济危机又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各地农民发动了规模不等的暴动,尤其是1921年2月,苏俄的一个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德水兵发动兵变,提出“只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人感觉事态的严重性,经过听取各方意见尤其是农民的意见,果断采取措施,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经济政策的调整。(8′)
(板书)二、峰回路转之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2.概况:时间(1921年3月)、标志(俄共(布)十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量收集制》)
3.内容:农业:粮食税
工业: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
贸易:允许自由贸易
分配:取消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和比较。新经济政策的“新”是相比较于战时共产主义而言的,因为主要是经济政策的调整,所以称为“新经济政策”。按照我们前面对于罗斯福新政内容的学习,我们知道列宁等经济政策的调整肯定也是针对战时共产主义的各项政策出现问题而言的,下面大家不看教材,本着解决问题和通过学习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有关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并说说这样做有何意义
农业:粮食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
工业: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有利于利用外资与技术。
贸易: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分配:提高了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特点: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巩固训练】课时作业P67-68选择题1—7
过渡: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与世长辞,人民在深情哀悼列宁的同时,也倍感期待与彷徨,期待的是苏联这艘巨无霸的下一任船长将是谁 彷徨的是他将苏联引向何方
接下来领导苏维埃政权的,是以行事严峻果断为世人熟悉的斯大林。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则以一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
正如这两个姓名的文字意义一样: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15′)
(板书)三、功过参半之“斯大林模式”(1928—1991年)
1.背景:国际形势:处于资本主义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下
政治形势:苏联成立;列宁逝世;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经济形势:新经济政策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工业发展状况
2.含义: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
3.主要表现:
工业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目的 )
(教师可引用材料: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
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引领学生看P96的第聂伯河水电站认识计划的作用;时间许可的话,可类比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农业方面:农业集体化运动(读图感悟历史,看《有关集体农庄的宣传画》,该图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集体劳动和使用机器。使用机器(拖拉机)应用于土地之上,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业的剩余产品,满足工业生产所需要的资金和原料。)
(在斯大林看来,时过境迁,新经济政策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了,因为苏联需要的是速度。斯大林经常说:“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
4.特点: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
这样一种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对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后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阅读教材P96第三段和第四段,讨论和思考斯大林模式的利弊,进而思考: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有什么启示
5.评价
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
积极(利):
①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
②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
③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消极(弊):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P96历史纵横体会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利用毛泽东对于该政策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吃米;又要马儿跑的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③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
④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结论: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启示:
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②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有比例平衡协调发展;
④要注意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言之成理即可)
【结束新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探索过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进而引发了政治领域的根本性变革。(20′30″)
活动3【活动】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合作探究
评论
( http: / / www.21cnjy.com"
\l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
合作探究1:
材料一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回答:
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合作探究2: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请回答:
苏联工业化所采取的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 我们从中可吸取什么教训
合作探究3: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一次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俄国,一次是30年代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的美国,一次是发生在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结合有关史实概括指出不同时期发生在俄国、美国、中国三个国家的“改革调整机遇”各是什么 各有什么特点 各自的最终结局如何 据此你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共17张PPT)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依据材料回答,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局面?
外部: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内部:国内战争爆发,物资匮乏。
帝国主义对俄国形成了严密的包围,国内战争也爆发了,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面积的3/4,人口的3/5,那儿有主要的粮食产区和煤矿。
——《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
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流通
分配
工业
战时
余粮征集制
普遍实行国有化
取消商品贸易
强制劳动,集中分配
一个奇怪的现象
到1920年,耕地面积只达到战前的62%,收成更是只达到正常水平的37%。马匹的数量从1916年的3500万头骤减至1920年的2400万头,耕牛数量从5800万头减少到3700万头。
——《俄罗斯史》
俄国人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情感诉求?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不归布尔什维克”、“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贸易自由”
“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和猪肉。”
口号观察
  
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要……
──列宁
俄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粮食产量增加
工业生产恢复
数据观察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小酒馆
物资丰富,商业活跃,人民生活改善。
种种色色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
——瞿秋白
社会观察
新经济政策
农业
流通
分配
工业
固定粮食税
“抓大放小”
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
农业
流通
分配
工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余粮征集制
普遍实行国有化
取消商品贸易
强制劳动
集中分配
农业
流通
分配
工业
固定粮食税
“抓大放小”
自由贸易
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都做了哪些调整?
保护农民利益,承认私有制,恢复商品贸易及市场。
“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它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如果你是当时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你怎么看待新经济政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各抒己见
经济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
所有制:单一公有制
管理体制:高度集中
调节手段:指令性计划经济
管理手段:行政手段
1.特点: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点、成就和弊端。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农轻重比例失调;
农民积极性不高;
体制日益僵化。
基本实现工业化;
避免经济危机的影响;
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基础。
2.成就:
3.弊端:
小结: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经济体制
照搬马克思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教条马克思主义
大道行思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政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全体人民过上好日子。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