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课件(13张)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课件(13张)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25 18:15:45

文档简介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识记20世纪50---7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70年代的滞胀,混合经济;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

2.
了解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概况,分析国家干预政策的必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提供的材料,比较自由放任政策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力,并在分析中把握事物的本质。
2.
材料分析法:通过分析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知识,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这种新变化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2.
对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原因和性质的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经过二战的冲击,德、意、日三个战败国的经济几近崩溃,西欧各国也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教师投影显示《战后一片废墟的德国柏林街头
》面对如此景况,应当怎么办才能重建家园,恢复经济的繁荣呢 (引起学生思考,同时对照第二幅《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的汽车工厂
》图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引言部分,思考:战后资本主义
国家为什么能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兴起
活动2【讲授】问题启发、锻炼思维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问题一: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知识总结回答。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家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问题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学生结合历史纵横了解凯恩斯这个人以及他的学说的核心内容。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教师提问:传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相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理论基础是自由主义经济思想。1776亚当斯密《国富论》。

过渡: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恢复与高速发展,西方国家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那么西方国家是不是有此理论就可以保证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帆风顺了呢

3、问题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时间、原因各是什么 出现“滞胀”的时间、表现、调整的措施、结果各是什么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回答问题。以此培养学生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


“黄金时期”
时期: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原因: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
国家对经济
的宏观调控。


“滞胀”
时期:70年代初
表现: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过渡: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国家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70年代初又出现了“滞胀”现象,那么应当如何解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滞胀”现象呢

调整的措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结果:出现了“混合经济”。

4、问题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 通过学生思考,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培养学生联系现象思考问题本质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分组讨论:伟人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联系我国“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具有互补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 通过讨论得出评价

干预的作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干预的不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加剧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97年金融危机、美01年经济衰退)

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起到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了更好的缓和社会矛盾,西方国家着手建立福利国家来缓和矛盾。
二、建立“福利国家”

1、问题一:何为“福利国家 学生解释概念。

2、问题二: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实质、内容、历程、评价 学生阅读课本解决问题。解决学思之窗的问题,培养学生通过史料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与我国现行的福利措施相联系。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实质:
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内容:
包括医疗保险服务、养老、住房等

历程:
①发展起来

②日渐完善

③受挫

④缩小规模

影响:①、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助长惰性,降低劳动积极性,带来社会道德危机。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问题一:第三产业指的是什么 它与第一二产业的关系 第三产业的繁荣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的能力。

概念:
何为“第三产业”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

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
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表现:社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影响:互相促进、是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2、问题二:“新经济”的出现。教师展示有关美国新经济的图片,并解释新经济的概念。

概念: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
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时间:90年代

起源国:美国

内容:包括一大批新兴产业。
活动3【活动】拓展探究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积极吸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改善民生;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经济政策要与时俱进。
小结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哪些新变化 如何评价这些变化
新变化:
评价:①、资本主义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③、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④、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检验学生对本课基础知识的掌握。(共13张PPT)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导入:
阅读课文引言部分,思考:战后资本主义
国家为什么能从一片废墟中迅速兴起?
战后一片废墟的德国柏林街头
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的汽车工厂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概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链接思考:传统的经济理论是什么?
自由主义经济思想。1776亚当斯密《国富论》。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发展:①
“黄金时期”
时期: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
原因: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
国家对经济
的宏观调控。

“滞胀”
时期:70年代初
表现: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
通货膨胀严重。
调整的措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结果:出现了“混合经济”。
4、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分组讨论:伟人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联系我国“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与市场具有互补性”。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评价)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干预政策?通过讨论得出评价
干预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
干预的不足: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加剧矛盾的发展,最终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97年金融危机、美01年经济衰退)
二、建立“福利国家”
1、何为“福利国家?
见课本p89页
英国是第一个福利国家
二、建立“福利国家”
2
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3、实质:
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4、内容:
包括医疗保险服务、养老、住房等
5、历程:
①发展起来
②日渐完善
③受挫
④缩小规模
福利制度
助长惰性,降低劳动积极性,带来社会道德危机。
6、影响:①、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助长惰性,降低劳动积极性,带来社会道德危机。
瑞典——高福利的福利国家模式
  
高福利。
从摇篮到坟墓各个生命阶段、生活各个主要领域,包括儿童服务、老年人保障、残疾人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补助金、工伤补贴、失业保险等。
比如,每个18岁以下孩子,国家每月补贴950瑞典克郎糖果费;国家保证每个瑞典孩子在幼儿园、十年义务教育期间拥有自己的位置,每个瑞典人可以免费接受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每个人均享受近乎免费的医疗服务;残疾人的生活服务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并提供一名专门的服务人员等。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概念:
何为“第三产业”?
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
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表现:社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影响:互相促进、是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2、“新经济”的出现
概念: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
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时间:90年代
起源国:美国
内容:包括一大批新兴产业。
拓展探究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积极吸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改善民生;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经济政策要与时俱进。
小结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哪些新变化?如何评价这些变化?
新变化:
评价:①、资本主义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③、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④、资本主义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