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6课《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25 19:5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学会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引导,迁移学法,理解诗歌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的习惯。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难点:
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先来看几幅图片,他们都揭示了一种将要发生的自然现象。……你通过什么判断的?
师:大雨来临之前,燕子、鱼儿、蚂蚁的种种表现就是大自然的语言。现在,我们就跟随我国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一同去探究《大自然的语言》。
(板书课题、作者。)
二、
师:请同学们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
师:古代的劳动人民把这些自然现象称作是物候。《大自然的语言》就是一篇介绍物候知识的说明文。既然文章要介绍的是物候知识,为什么不以“物候”或“物候学”为题,而要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呢?21·世纪*教育网
师:请结合课后第一题,
这篇说明文都介绍了哪些有关物候的知识呢?给课文分段。
师:先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吧。
请快速浏览课文6——10小节。
1、找出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
2、决定物候来临的四个因素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板书:说明顺序)
明确:按先主后次,由空间到时间的说明顺序,使我们看了一目了然。
3、为什么说纬度对物候的影响最大?
①郭沫若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玉兰和红杏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曾有过这样的一个疑惑,你能把它解决一下吗?
广州和北京玉兰花开花时间相差几个月?为什么?
②再来看一组图片,3月黑龙江和海南分别是什么季节?
4、不仅纬度,经度对物候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再来看两张图片。
11月份甘肃兰州和济南分别是什么季节?这说明什么?
5、经度、纬度,谁对物候影响大些?
6、物候现象,在我国古代的诗词中也有体现。老师给大家提供一首古诗,我们看,古诗中包含了怎样的物候知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学过吗?大声朗读。
②诗人是在初夏时节游览位于庐山香炉峰顶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
③芳菲落尽、始盛的桃花什么季节?(夏、春)
这里包含了怎样的物候知识?
④维度、经度和高下差异,是对物候有影响的空间因素,除此之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本段的一种排列顺序。
师:作者有条有理地介绍了物候学的相关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的竺可桢先生在语言方面也独具匠心。本文的语言具有什么特点呢?21教育网
师1: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读第1小节,
改文:3、4月份,气温升高,积雪开始融化,各种植物也逐渐变绿。5、6月份,候鸟回归。夏天到了。植物叶子渐渐变黄、掉落,候鸟南迁,昆虫消失,冬天即将来临。21cnjy.com
2、生动的语言确实增添了文章的吸引力,当然,此文,作为一篇科普知识的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所以,他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从哪些语句能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呢?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圈点勾画你找到的信息。
师: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有两种表现形式:精确的语言和模糊的语言。
科普文是给人知识的,所以它的语言必须是准确的。即便是生动的说明,也要做到这一点。
竺可桢,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作为我国物候学的创始人,他的物候学研究长达半个世纪,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依然用颤抖的笔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并端正写上“局报”两字21·cn·jy·com
作业:
下面我们请同学选择江南秋日里典型的物候现象,用你准确而生动的语言,告诉大家“……江南的秋天来了”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课件应用不要太多,太多了会重点不突出,显得花哨而不实际,因此要恰到好处,本课时中的幻灯片应用方面还应该再精简些,会更加突出重要内容,语文图片毕竟不能代替讲读。www.21-cn-jy.com
学生兴趣高,预习的效果好,所以反应比较快,没有被这些图片干扰真的很不错,他们积极思考,勤于回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师在课堂中有一个问题,就是课件出示时间不知道何时最好,有的放在讲解后的,有的放在练习中,在课件的适时播放方面应该在多考虑。
课堂给学生的讨论时间应该再充分些,由于课堂40分钟因此有的问题没有完成,因此只好机动处理,感觉也不错,如果时间再多出5分钟,那就会完成的非常好。上课后应该想想,学生收获了什么,教师收获了什么,有没有提升自己,如果没有,那就不是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掌握知识和方法,这是教师的魅力所在。2·1·c·n·j·y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