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莫斯科公国 (1480-1547)
沙皇俄国(1547-1917)
苏维埃俄国(1917-1922)
苏联(1922-1991)
俄罗斯(1991年至今)追寻历史的足迹——“俄国”国名的演变俄国被一战拖得精疲力竭,怎么会首先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成功?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经济、文化和政治比较落后。
(2)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3)一战激化了各种矛盾
(4)二月革命时间:
地点:
结果:
性质:
1917年3月彼得格勒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会发生反资本家的革命”……中国有句俗话“得民心者得天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有没有得民心呢?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伟大的人物经过长期流亡得以回到俄国,亲自领导革命,他是谁呢?领导的革命又是什么革命呢?俄国十月革命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1917年,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2、领导者:
3、纲领:
时间:
内容:
4、时间:
5、地点:
6、结果:
7、性质:
8、意义:列宁《四月提纲》1917年4月1917年11月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回政权,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彼得格勒社会主义性质斯莫尔尼宫革命的胜利需要领袖 1917年11月7日俄
国十月革命爆发。 阿芙乐尔号巡
洋舰发出了进攻冬
宫的信号。十月革命的爆发彼
得
格
勒
起
义比较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沙俄专制统治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翻沙皇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十月革命现曙光。”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列宁领导苏维埃政府于1918年和1921年制定的两大政策是什么?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比较1918—19201921 —1929国内外敌人进攻,苏维埃政权危急1、余粮收集制2、单一国有制3、实物配给制4、劳动义务制积极:消极: 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工农群众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危急(为发展生产和纠正战时共产主义中的失误)1、农业:粮食税收制2、工业:多种所有制3、商业:自由贸易制4、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国民经济迅速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借鉴、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大中小工业一律收归国有;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部分私营或外资开发,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余粮收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和商品买卖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买卖按劳分配普通义务劳动,实物配给简述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将它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以比较。⑴内容:农业方面,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解除了对大部分小型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将之出租给原业主经营,并允许私人开办小型企业,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允许国内外资本家投资开发;贸易方面,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⑵比较:前者是在苏维埃政权处于国内外敌对势力进攻时,为集中一切物力、财力、人才,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实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即:在非常时期,以全面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和垄断粮食为主要内容。后者是在政权巩固、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前提下,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以发展公有制主导下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商品流通为主要内容。思考:
1921年3月,列宁为首的俄共为何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对巩固政权有利,但违背经济规律,触犯工农利益,在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引发新的经济、政治危机。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不是苏俄理想的政策?为什么?⒉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结合内容加以说明。⒋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演变,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发?一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二是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时制宜,适时调整。⒊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的标志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俄共(布)十大;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指明道路。1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 阅读下列表格,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余粮收集制。保证军粮供应,但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国内战争结束后,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巩固练习⒉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制订新经济政策的基本依据是:A、俄国的国情 B、允许私人经济成分存在C、巩固工农联盟 D、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⒈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无偿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
B、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C、农民的实际负担大大减轻
D、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⒊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A、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B、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C、工业上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D、促进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BBA材料一:……最严重的事件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l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材料二: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列宁当时告诉党:“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它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阅读下列材料,思考:
1921年2月爆发的喀琅施塔得兵变,表明苏维埃俄国面临怎样的形势?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农民与政府矛盾尖锐。苏联国旗苏联国徽苏联国歌歌词: 伟大俄罗斯,永久缔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的意志所建立的苏联,统一而又强大,万年万万年!自由的祖国,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 自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伟大的列宁,指明路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他鼓励我们,去建立功勋。自由的祖国,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 战争中成长,我们的红军,敌人来侵略,就消灭干净。斗争中决定后一代命运,领导我祖国,向光荣前进!自由的祖国,你无比光辉,各民族友好的坚固堡垒!苏维埃红旗,人民的红旗,从胜利引向胜利! 苏联,1922年12底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等加入。苏联共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再见!课件24张PPT。 第9课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莫斯科公国 (1480-1547)
沙皇俄国(1547-1917)
苏维埃俄国(1917-1922)
苏联(1922-1991)
俄罗斯(1991年至今)追寻历史的足迹——“俄国”国名的演变俄国——苏联——俄罗斯1922——1991“这是俄罗斯人民的伟大历史性日子 !”高举“马克思、列宁”画像俄罗斯人仍然不会忘记——消逝的历史天空:94年前的那场红色革命我们一起重温九十四年前的那场红色革命自主探究一:时代背景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在俄国首先爆发?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列宁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什么呢?农业人口占全国的80%;
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
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仅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材料1:
1861年改革后,俄国经济状况及世界地位经济上:1861年改革后,俄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国家,依然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思考:1861年改革之后,俄国的政治状况如何?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保留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封建农奴制残余
俄国在“一战”的状况材料 2:
1914年-1917年,俄国有1500多万人应征入伍,大量的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了工厂,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至1917年,俄国约有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列宁曾经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激化矛盾
二月革命1917年3月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
时间:
结果: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自主探究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和平、土地、面包 ”
—— 二月革命最基本的要求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列宁《四月提纲》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
国十月革命爆发。 阿芙乐尔号巡
洋舰发出了进攻冬
宫的信号。十月革命的爆发彼
得
格
勒
起
义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时 间:
领导者:
指挥部:
结 果:
性 质:
1917年11月7日列宁斯莫尔尼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思考: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由此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获得了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及处理事情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小组合作比较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沙俄专制统治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翻沙皇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十月革命现曙光。”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地位——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作用——打击了;推动了;鼓舞了。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自主探究三:苏维埃政权的巩固阅读与思考: 阅读课文,用表格的形式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比较1918—19201921 —1929国内外敌人进攻,苏维埃政权危急1、余粮收集制2、单一国有制3、实物配给制4、劳动义务制积极:消极: 国民经济濒于崩溃、工农群众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危急(为发展生产和纠正战时共产主义中的失误)1、农业:粮食税收制2、工业:多种所有制3、商业:自由贸易制4、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国民经济迅速恢复、苏维埃政权巩固、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借鉴、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的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用改良的方式) “退一步,进两步”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阅读与思考: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国家制定政策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
要及时调整政策,勇于创新。
国家制定政策要顺民心,合民意,与时俱进。
1.领导了十月革命
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4.实行新经济政策
5.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归纳列宁的伟大贡献拓展延伸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指导的各国革命斗争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性事件——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的第一次伟大实践——巴黎公社(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指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4、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指导的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是在哪次运动中,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谁?
2、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地点?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 1921年 上海练习:1、20世纪初,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是:
A.日本 B.德国 C.俄国 D.英国
2、俄国十月革命首先在 爆发。
A.莫斯科 B.彼得格勒
C.察里津 D.基辅
3、十月革命的纪念日是1917年 。
A.10月6日 B.10月7日
C.11月6日 D.11月7日
CBD4、在一张俄国传单上写着“临时政府被推翻,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这里的“临时政府被推翻”发生于( )
A.1914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5、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和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写的国名应该是( )
A.沙皇俄国 B. 苏维埃俄罗斯联邦
C.俄罗斯 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C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巴黎公社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7、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的是( )
A.将工业全部收归国有
B.将农民的全部粮食收集到国家手中
C.取消各种形式的自由贸易
D.日用生活用品实行国家统一配给制DB课件12张PPT。第9课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温故知新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同盟国,战争爆发后加入协约国的是 ;先保持中立,后加入战争的美洲国家是 ;爆发革命,第一个退出大战的国家是 ;具有反侵略性质的国家是 。总体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 ,发生在 (战线) ,之后战略主动权转移到 一 方;
3.一战的导火线是 ,爆发的标志是 ,
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一战的起止时间是 。
4.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意大利美国俄国塞尔维亚帝国主义战争凡尔登战役西线协约国萨拉热窝事件1914.7.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国等国家投入战争1918.11.德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14年7月-1918年11月自主探究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1)二月革命爆发的背景、时间、地点、革命的对象、领导者、性质、革命结果;
(2)列宁的《四月提纲》号召俄国革命应由什么过渡到什么?
(3)十月革命的原因、时间、地点、对象、领导者、结果性质: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如何?
2.战时共产主义
背景、时间、内容、评价(积极和消极)
3.新经济政策(1921年)
背景、时间、内容、作用;
4.苏联的成立时间;
1922年12月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领导了十月革命
2.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4.实行新经济政策
5.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归纳列宁的伟大贡献拓展延伸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正如毛泽东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和新方向—社会主义道路。想一想:十月革命对中国什么影响? 想一想,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有何异同?畅想天地俄国:中心城市武装暴动,武装夺取全国政权;
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
道路的不同是由两国不
同国情所决定的。
俄国国名的历史沿革
1480——1547 莫斯科公国
1547——1917.3 沙皇俄国
1917.3——1917.11 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11——1922.12 苏维埃俄国(苏俄)
1922.12——1991.12 苏联
1991年至今 俄罗斯达标测试1.俄国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的相同之处 ( )
A打击对象基本相同 B 领导力量基本相同
C产生结果基本相同 D革命性质基本相同
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是 ( )
A 1917年9月 B 1917年10月 C 1917年11月 D 1917年12月
3.下列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战时共产主义引起人们的不满 B 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C 在农业方面,用余粮收集制代替粮食税
D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要依据国情,与时俱进调整政策
4.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在俄国统治的事件是 ( )
A彼得一世改革 B 1861年改革 C俄国二月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5.十月革命首先发生于下列哪个城市 ( )
A莫斯科 B彼得格勒 C列宁格勒 D斯大林格勒
6.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
A英国宪章运动 B 巴黎公社革命
C 中国革命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BCCCBD再见!课件21张PPT。第9课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学习目标1.了解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和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2.通过比较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培养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体会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探究1.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1)二月革命爆发的背景、被推翻的统治、性质、革命后掌握政权的阶级。
(2)列宁的《四月提纲》号召俄国革命应由什么过渡到什么?
(3)十月革命的概况。(时间、领导人、起义总指挥部、建立的政权等)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战时共产主义
(1)背景
(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的主要政策——余粮收集制。
(3)战时共产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4)简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新经济政策(1921年)
(1) 背景
(2)了解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掌握农业方面的政策)
(3)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材料一:
1913年的时候,俄国的钢产量是美国的 ,是法国的 ;
国民收入是美国的 ,是法国的 。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军伤亡和被俘的人员超过了170万。1916年底,前线俄国装备困难,有20多万士兵连步枪都没有。1917年,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1500万人(近一半)被强迫入伍,造成粮食供应紧张,饥饿席卷全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一战加剧了社会矛盾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列宁《四月提纲》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起义队伍向冬宫发起冲锋阿芙乐尔号一声炮响宣告了十月革命的开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开始1917年11月7日列宁宣告苏维埃政府成立——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毛主席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小组合作比较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沙俄专制统治实行暴力革命都有无产阶级参加推翻临时政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推翻沙皇统治,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国内战争结束后,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资本主义国家武装干涉,支持俄国境内叛军,妄图将苏维埃政权扼杀,政治、经济形势严峻。1、原因
为粉碎国内外反动势力 发动进攻,保卫苏维埃政权。(内忧外患)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工业国有化,消灭私有制。
商业:贸易国有化,禁止自由贸易
分配:平均化、实物化
3、作用
(1)积极:捍卫 。
(2)消极:在 存在不少弊病和错误。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把握政策的分寸和方法上三、新经济政策战乱经济崩溃政治叛乱1、背景 1920年,由于7年战乱,苏俄的经济陷于瘫痪,粮食产量是战前的1/2,工业产量是1/3。
1921年,曾经是布什维克党发动十月革命的重要支柱的喀琅施塔得基地水兵兵变,公开提出:“拥护苏维埃,但是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口号。为什么会这样?战时共产主义2、新经济政策内容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工业国有化,消灭私有制
商业:贸易国有化,禁止自由贸易
分配:平均化、实物化
粮食税两个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多种报酬参看50页阅读卡:列宁采用什么新途径?3、作用提高积极性经济恢复巩固政权奠定基础提供借鉴国有化,集中管理,取消私有制部分私营或外资开发,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区别余粮收集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和商品买卖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按劳分配,多种形式报酬制。普通义务劳动,实物配给。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什么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国家制定政策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
要及时调整政策,勇于创新。
国家制定政策要顺民心,合民意,与时俱进。
小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危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课堂小结二月革命 1917年3月,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号召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6日 。领导人:列宁。起义总指挥部: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结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成功,国家政权归工兵代表苏维埃,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意义: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帝国主义时代第一次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战时共产主义 背景:国内外反动势力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进攻,苏维埃政权陷入危急之中。主要措施:余粮收集制。特点:带有军事性的非常措施(全国为统一的军营)。十月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新经济政策
背景:战时共产主义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与反抗。时间:1921年3月。措施:农业方面,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实行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巩固无产阶级政权和进一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给我国的启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制定政策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要及时调整政策,与时俱进。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