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2单元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2单元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26 22:3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希腊仅仅点燃了世界
奥运的圣火吗? 就像讨论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总要溯源到夏、商、周三代一样,谈及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也言必称古代希腊和罗马。
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根。古希腊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制度对世界文明贡献良多。 总论:辉煌属于希腊!
宏伟归于罗马!
The Glory is Greece!
The Grandness is Rome! 古希腊辉煌的文明古希腊辉煌的文明掷铁饼者米洛斯的维纳斯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最早的印刷本首页 雅典学园(拉斐尔绘) 古希腊辉煌的文明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辉煌的文明雅典卫城——雅典民主的象征古希腊辉煌的文明 文明生长的标志是该文明内在的精神自决,而非外在的物质膨胀。 ——汤因比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海洋
和城邦
1、海洋为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
环海曲折,良港众多,岛众山重

——不利于农耕,工商航海业较为发达
(追求公平、善于妥协的工商文明传统) 探究:
我们环绕着大海(爱琴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
——古代希腊思想家柏拉图
思考: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形成众多小国,而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中心。2、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城邦
又称为城市国家,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通常以某一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农村地区,同一地域的居民血缘相同,有着独立的政治和经济。小国寡民是其突出特征。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点:
(1)处于奴隶制阶段。
(2)小国寡民且数量众多。
(3)绝对独立,城邦之间摩擦不断,战事频仍。
(4)公民有较多机会直接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
盛行民主政治。希腊民主政治的代表——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和发展
梭伦改革——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基础
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被称为“黄金时代”
3、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确立
①梭伦改革: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克利斯提尼改革:
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
五百人会议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实行“陶片放逐法”
希腊文明的摇篮——海洋和城邦
孕育了希腊文明
孕育了古希腊民主政治
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小结城邦体制地中海雅典城邦二、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代表 “黄金时代”的雅典民主--伯利克里改革
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
每十天召开一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 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
通过抽签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每50人为一组,轮流执政。 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审理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参加立法。
10个部落从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 统率军队,参与政治,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十将军在公民大会上通过举手的方式选出,可连选连任。 扩大公民参政范围——各级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
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发放工资、津贴和“观剧津贴” 伯利克里改革
奴隶制民主制的顶峰身临其境: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一:奥赛特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30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虽然每十天就开一次,严重影响奥赛特干农活,但他还是很愿意去。
提问:他为什么愿意去?
因为雅典民主政治生活有津贴制度保证。 第二:奥赛特的妻子海伦也想跟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到了会场,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看见奥赛特夫妇,大声地冲着奥赛特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地方。”
提问:奥赛特的妻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妇女、儿童、外邦人、奴隶不是雅典公民,无权参加公民大会。
第三:公民大会今天的议题是: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每位到会者领取一块陶片,写下名字。奥赛特不识字,只好请一位贵族代写。这次得票最多的是贵族库李维,人们争相谴责他居功自傲,对国家大事从不关心,总是关心自己的个人利益。
提问:这项议程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什么内容?你如何评价它?陶片放逐法。它驱逐了反对民主政治的敌人,保证民主政治的顺利进行;但容易被人利用,成为人们争权夺利、相互倾轧的工具。归纳: 雅典民主的特征:
主权在民,集体管理;
公民内部平等;
法律至上;
轮流执政;
维护少数人利益而不是多数人的平等。
雅典民主的原则:
少数服从多数,私人财产不可侵犯。
雅典民主的实质:
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奴隶主少数人的民主。三、辉煌中的阴影 1、希腊民主制度的积极作用 ①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和责任感。
②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
性格。③使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
世界文明留下重要遗产。④是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对西方近现
代民主思想产生重大影响。2、雅典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①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②特定的历史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③古希腊公民追求民主的价值观念。
④杰出政治家个人的政治智慧。⑤奴隶的劳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⑥靠近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
地带——便于从亚非文明中汲取丰富
营养。
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We do not say that a man who takes no interest in politics is a man who minds his own business;we say that he has no business here at all.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一个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它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并判处死刑!苏格拉底之死思考:你如何看待雅典民主的缺陷? 苏格拉底喜欢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到雅典陪审法庭的审判,被判有罪,处以死刑。3、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
①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制,实质上是少数男性公
民的奴隶主专政。
②希腊在实行民主政治的同时,对内压迫奴隶,
对外侵略外邦。
③一切公职抽签与选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的特
点并不能保证德才兼备的人稳固执政,极有可
能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最终衰落与夭折。 在伯利克里时期,40万人中,奴隶20万,妇女与外邦人16万,他们都没有公民权。实际上享有民主的公民仅4万多人。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4、民主政治衰落的原因: ①城邦的发展逐渐冲破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②城邦内部的混乱和城邦之间的混战
③公元前338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希腊
知识梳理 一、希腊文明的摇篮——海洋和城邦
1、海洋为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
2、小国寡民的城邦体制
3、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确立
二、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代表
1、伯利克里把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雅典民主的内容
3、雅典民主的特征和实质
三、辉煌中的阴影
1、希腊民主制度的积极作用
2、雅典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
3、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
4、希腊城邦制度的衰落及其原因汤因比《历史研究》归纳的人类文明模式
人们可以通过希腊模式来了解从区域性小邦到大一统帝国的情形。各自为政的城邦体制为人们创造力的焕发提供了条件,但国际冲突的加剧、攻伐不已的战争使之大伤元气。大一统帝国虽然带来了和平和秩序,但丰富多彩的创造性却为呆滞死板的一体化所取代,从而为文明的衰亡埋下了祸根。
中国模式向人们揭示了大一统国家在治乱交替的过程中日趋巩固的情形:每当统一的局面遭到破坏后,总有某些强有力的因素使社会由分而合、由乱而治。中国人为统一而奋斗不懈的历史体现了人类反对战争、渴求和平的强烈愿望。
在汤因比看来,“希腊模式普遍地符合各大文明早期的历史,中国模式则普遍地符合各大文明后期的历史,将两大文明加以综合改造,就可以构成一个新的模式,希腊——中国复合模式”。这个模式兼取两者之长,比单一的模式更能概括各大文明发展的形态。延伸拓展1.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
A.地域包括市区和周边的农村地区
B.小国寡民
C.多由山峦和海洋天然阻隔而成
D.城邦之间摩擦不断,战争频繁
2.克利斯提尼改革旨在打破血缘关系的举措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建立10个地域部落
C.设立五百人会议 D.成立十将军制
3.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在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所处
的时期
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4.古希腊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主要指的是古希腊的
A.民主制度 B.戏剧 C.哲学 D.神话
互动课堂BBCA5.联系现代民主制度思考,雅典民主制开创了哪些民主的运作方式。 集体领导
差额选举制
任期制
议会制
比例代表制A美国大选期间,
美国公民积极投票。B全国人大会议上,
代表对国家事务举手表决。英国议会议员
就国家事务进行辩论C6.学习,如同在海边捡石子。通过这
堂课,同学们是否捡到了一些闪光
的石子,请奉上几颗,让大家共享!
(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成长的条件、历程、影响,文明传承对今天的启示……)今天的我们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如同古希腊的青蛙坚守着水塘!结束语历史的辉煌属于希腊!
今天和未来的辉煌属于在座各位同学!
谢谢大家!请回答:处于同一时代,但相隔万里、彼此隔绝文明中的两大思想家,对上述问题的看法为什么会如此接近?你怎样理解这个问题?(12分)答案:亚里士多德、孔子等中外思想家,都认为社会应该分为不同的等级,都轻视某一社会人群的地位〈如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轻视妇女的地位)。(4分)
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生活在旧社会制度向新社会制度演进的时代,他们站在上层社会人群的立场,主张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轻视妇女是父权社会的产物。(4分)
中外思想家的主张具有共性,是当时中国和希腊的社会特征有相似之处决定的,具体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各有特色。(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