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3课《核舟记》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第23课《核舟记》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29 11:1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核舟记》教案
教学目标:
一 理解课文内容,继续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 了解我国古代雕刻技艺的精湛、成就的卓越。??
三 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词汇,赏析核舟雕刻之巧与文章说明之妙。
教学设想:
一 课文中难句不多,注释又比较详细,因此,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借助注释自己正音、理解课文的能力上面;方法上采用以小组研究为主,全班讨论为辅,尽量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争取利用课上时间将课文基本背诵下来。
二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 读准课文中的字音和句中的停顿。
二 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学步骤:
一 读准课文字音和停顿。
1.教师板书课文题目,利用“阅读提示”中的话导入。
2.学生自己出声读一遍课文,利用书上的注释读准课文中的字音。
3.两人一组,一人读书,一人随时订正读音。二人都拿不准的读音,或查字典解决,或待全班讨论时提出来解决。21cnjy.com
4.全班正音。先请学生将拿不准的字音提出来,或教师正音,或请其他学生正音;然后,教师用小黑板或投影提出下列字,要求学生读出正确读音。
读准加粗的字音:
器皿() 罔不因势象形() 尝贻余核舟() 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 箬篷覆之() 石青糁之() 峨冠() 衣褶中() 神情与苏黄不属() 右膝() 诎右臂() 横卧一楫() 椎髻仰面() 蒲葵扇() 天启壬戌秋日() 甫刻() 勾画了了() 篆章() 矣()www.21-cn-jy.com
[说明]视教师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不用提出上面这样多的字;另外,如果前面学生已经提出过上面所列的一些字的读音而且已经做了订正,此时也没有必要提出这么多字。这里提出的这么多字要读准字音,是备课工作的一部分。
5.读好句的停顿。教师在学生读准字音之后,再用卡片出示下面一些语句,请学生读好句中的停顿。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罔不\因势象形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其人\视端\容寂
虞山\王毅叔远甫\记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说明]上面做的句中停顿的标示,出示给学生时不能有,这里是为了方便起见,才标出来。句中所标的停顿未必就一定恰当,目的是在学生没有翻译课文之前,利用读好句中停顿这样一个手段,帮助他们做一些对语句内容理解的工作,以利于下面的教学步骤的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来读句中的停顿,将句中的停顿与句意的理解结合起来,提示学生读好句中的停顿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学生再读课文。方法:齐读或自己出声读一遍。提示注意字音和句中的停顿。
二 借助注解疏通课文大意。
1.二人小组,借助注释弄懂课文译成白话的大致意思;二人都弄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待全班讨论时提出。
2.全班讨论。先请有问题的小组提出不懂的问题,其他同学或教师帮助解决;然后请学生(一两个或几个)用白话串译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待他们译完课文后指出翻译得不准确的语句。2-1-c-n-j-y
[说明]书上有注释的语句,强调一定要译准确,其他内容不必“对号入座”,大致意思对就行了。
布置作业
一 熟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 根据书上注解,将课文翻译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理解课文内容。
二 背诵练习。
教学步骤:
一 理解内容。
1.表演核舟里面雕刻的人物。方法:请三位学生上前来,一人饰苏东坡,一人饰鲁直,一人饰佛印和尚,按照课文内容,分别作自己所饰人物的动作,成雕塑的样子。再请两位学生,分别饰舟尾的两个撑船的人,作出各自的动作,成雕塑的样子。两组“雕塑”前后有一点距离,做模拟核舟的样子。
[说明]在学生的活动中,反映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是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因为是活动,所以学生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效果比较好。核舟中的人物的动作能够弄清楚了,再理解课文其他内容,就容易多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逐段概括介绍说明的主要内容。方法:教师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下列问题,先两人小组议论,然后全班讨论。【来源:21cnj*y.co*m】
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介绍了核舟雕刻的内容?
(盖大苏泛赤壁云)
第二段介绍了哪些内容?重点介绍什么内容?
(介绍了核舟的体积,船舱的结构。重点介绍“小窗”)
第三段介绍船头三人,分几层介绍的?
(分三层介绍。第一层总述:船头三人,各自位置。第二层介绍苏、黄共阅手卷。第三层介绍佛印和尚神情姿态。)www-2-1-cnjy-com
第四段介绍两个舟子,主要从哪两方面介绍的?
(表情、动作)
第五段写船的背面,介绍了哪些内容?
(题名、篆章的内容)
第六段哪句话能概括全文的中心意思?
(嘻,技艺灵怪矣哉)
3.教师提问:本文说明顺序的安排,既有利于突出核舟“奇巧”的特点,又符合人们观赏核舟的顺序。那么,介绍核舟的正面是按怎样的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21*cnjy*com
明确:先介绍核舟体积,写中间──船舱(2段),再介绍船头部分,写三人神情、动作(3段),而后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的表情动作(4)段。这个顺序,是人们观赏核舟正面的顺序。“中轩敞者”最先引入注目,船头三人是“主角”,船尾二人是陪衬,“不盈寸”的小小核舟,按这个顺序才能欣赏到它的意境和情趣。【出处:21教育名师】
二 熟读背诵。
1.重点背诵2、3、4三段。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2、3、4段所写内容的顺序,写如下板书:
第2段 舟长 高 舱 小窗 刻字
第3段 船头三人的位置 苏、黄动作神情 佛印动作、神情
第4段 楫 左右舟子位置 居右者动作、神情居左者动作、神情
2.给学生10分钟时间将这三段背诵下来。
3.学生自己背完以后,先集体读一遍课文,然后检查背诵。方法可以学生自愿背诵,也可以教师点名背诵。
4.给10分钟时间将5、6两段背诵下来。提示学生先梳理一下两段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然后再背。
5.集体检查背诵;然后各自将第2段到第6段连起来背诵。教师可请一两位同学给大家背一背。
6.给2分钟时间把第1段背下来。然后抽查几位同学。
[说明]先分析段落内容、说明的顺序,这是进一步理解课文,是背诵的基础;然后从第2段入手开始背,是考虑这几段说明的内容更加具体,顺序比较好梳理,相对简单一些,学生容易做。从容易达到要求的内容入手,学生会逐步地建立背诵的信心,教学目的也就可能达到。21教育网
布置作业
1.完全将课文背诵下来。
2.完成课后练习一。
附课后练习第一题及参考答案。
一 本文语言简洁、周密、生动,精读课文,回答下边的问题。
1.简洁:文字少,传播的信息量大。
(1)以第二小段为例,用了多少字,写了多少景物。
(2)翻译古代汉语,文字应力求简洁。下边是课文第二段的现代汉语译文,文字不够简洁,大约可删去30字左右,请你修改。2·1·c·n·j·y
这只船从头到尾的长度大约是八分还多一点,高大概是两个黄米粒上下那么高。船的中间高大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船舱的上面盖着一张竹做成的船篷。船舱的旁边开着小小的窗户,左右两边的窗户都是四扇,一共有八扇。打开窗户一看,可以看见左右两边雕刻着花纹的栏杆正好相对。把窗户关上以后,只可以看见右边窗户上面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的窗户上面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每个字都用石青给它上了色。
第二小段用了八十多字,写了船、舱、窗、雕栏、刻字等景物。
答案参考译文。
2.周密:用语前后照应,互相关联。
指出下边加点词语和什么照应,和什么关联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21·cn·jy·com
舟尾与船头关联、照应。
楫(左右)和“居右者”“居左者”照应。
“左手倚一……”和“右手攀右……”关联,“右手”和“右趾”关联。“右手执蒲……”和“左手抚炉”关联。“其人”和“居左者”照应。
3.生动:一般来说,描述出特点的就生动。如“中峨冠而多髯者”,写出东坡外貌特征;“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写出舟子的姿态特征,类似的例子,文中还有,试举二三例。21·世纪*教育网
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写东坡、鲁直一同阅读,互相切磋、谈论的神态。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若听茶声然”,突出居左边的舟子烧茶、听茶的动作和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