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1.掌握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
2.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
3.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4.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5.能搜集二次工业革命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概括、归纳,以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重要成就、特点及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垄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
?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主要能源是蒸汽,因此被称为"蒸汽时代",动力机是蒸汽机,以它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是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面貌。在它发生后一百多年,世界再次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的主要条件
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提示:从政治、资本、技术、市场等方面着手)学生讨论后,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历史条件:
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对殖民地掠夺
科技条件: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直接原因)
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活动3【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电气时代”?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 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电动机的问世 ③发电厂的出现以及输变电技术的完善?④各种电气产品的发明(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 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电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的戴姆勒和卡尔本茨以汽油为燃料的发动机,90年代,德国的狄赛尔设计了一种更为高效的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内燃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业部门的生产力,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研制成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www.21-cn-jy.com
(3)化学工业的发展 。在石油和煤中提取化学物质作原料,制成了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21·世纪*教育网
(4)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在建筑和制造业中,钢铁取代了原来的木材和铁。
活动4【讲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①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推动了传统工业进步。?②促成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部分.工厂规模扩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补充: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2、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巨大调整,产生了垄断组织;?问题:什么是垄断?它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应如何评价垄断组织??垄断的含义:垄断就是独占、控制。垄断组织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
(1)原因:?垄断组织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生产力迅速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化的结果。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就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企业趋于集中和联合;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了垄断。?所以垄断组织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先进的企业挤垮、兼并落后的企业,使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需要实行大规模的集中生产,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21cnjy.com
? ? ?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的形成 直接原因: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垄断组织形成的概况 ?
(2)概况 形成的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最早出现垄断组织的部门:新兴工业:如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等?
垄断程度较高的国家:美国、德国?
垄断组织的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代表性的垄断组织:美国的美孚石油公司、美国钢铁公司;德国的电业总公司、西门子公司?最先出现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 问题:为什么首先产生在新兴工业??新兴工业技术含量高,生产要求集中,如汽车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技术性强,生产规模大,要求资本集中,管理高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使得这些行业首先产生垄断。垄断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技术落后的企业被挤垮,新兴技术企业为使产品占领市场,实行垄断,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形式:?师:垄断组织是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因此,因为所在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企业部门的不同以及环境等的不同,垄断组织形式也就随之多样化,主要有哪些呢??流通领域:卡特尔——分割市场(初级)?? ? ? ? ? 辛迪加——设总办事处协调(中级) 生产领域:托拉斯——合股经营(高级) (2)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3)影响:?积极方面: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消极方面:①垄断资产阶级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政治生活(垄断资本主义阶段?②推动殖民扩张,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1)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家通过控制某部门生产进而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2)控制垄断组织的大资本家更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者。?(3)对外方面:垄断组织促使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 3、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世界市场形成的四个步骤: 新航路开辟---雏形出现;?15-18世纪早期殖民扩展-----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基本形成; ?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一步发展。?问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怎样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21·cn·jy·com
②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出现,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也加强了商业信息的交流和传播?
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多;国际分工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 ;工业生产集中于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列强掀起瓜分中世界的狂潮,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影响:①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亚非拉国家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③列强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问题:什么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它包含哪些内容?它的发展历程又是怎样的??含义:指在新航路开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工业革命的扩展,以及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侵略扩张和对亚非拉美的大肆掠夺和瓜分,而形成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系。 ?内容: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世界市场和世界殖民体系。 发展历程:?第一阶段从16世纪至19世纪初,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开始形成;?第二阶段从19世纪初到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被迅速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1·c·n·j·y
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1
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有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条件等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21教育网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于资本集中(垄断的出现);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工场手工业时代积累成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由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化而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劳动力要求有自由的身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劳动者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英国有广大的海外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人们的理念还是争取自由,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竞争的意识已经成为时尚。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产业结构侧重以及广度及深度等角度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由此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www-2-1-cnjy-com
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2-1-c-n-j-y
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21*cnjy*com
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课件42张PPT。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中后期(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到20世纪初)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9世纪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大量技术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技术:资本的积累和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劳动力:市场:资本:条件前提政权保障: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功发电机。电气时代的到来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灯泡电动机感悟:“科技的威力”爱迪生发明的炭丝灯爱迪生和他改进的留声机。为了改进这架留声机,爱迪生一连五天没有睡觉。(摄于1888年)这是一张作于巴黎一次展览会上的速描。从小孩到老太太都在排队听爱迪生新发明的留声机。电气时代的到来电影放映机电 话
1885年卡尔?本茨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内燃机的发明引发了一系列的变化石油开采兴盛交通工具的革新从石油和煤中,能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制成染料、药品、炸药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石油化工的产生80年代从煤炭中提取氨、苯等化学产品塑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使用制造业
建筑业木材、铁钢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3)化学工业的发展
(4)传统工业的进步使人类跨进了“电气时代”使人类有了更加便捷的联系方式生产力飞跃发展,促进新交通工具的创制丰富了人们物质生活提高了了钢铁的质量与产量,“钢铁时代”小结: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技术内燃机、柴油机、
汽车、飞机化肥、染料等合成材料炼钢技术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请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蒸汽时代)1、科技含量不高
2、侧重于轻工业领域3、英国独占鳌头,一花独放
4、德日俄等国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电气时代、内燃机、垄断)1、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2、侧重于重工业领域3、超出一国范围,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4、工业革命后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产生了以纺织工业、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和煤炭工业等为主的工业群。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方面带动了一个新工业群的出现,如电力工业、电器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另一方面 也使旧的工业部门由于生产技术的改造而得到飞跃发展,钢铁工业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这不仅是一个量的增长,而且是质的突变。因为重工业的发展使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它们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化为重工业为主导,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并为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世界史》 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生产结构:规模扩大,轻重工业比率变化。 “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易达成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列宁以上材料说明什么问题?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形成 “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历史.必修2》 国际关系: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巨大进步--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结构:
规模扩大,社会化趋势加强,重工业成为工业生产主要成分(3)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出现3、生活--------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人们日常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1)出现新兴工业(电力、石油、化工等);传统工业发展(纺织、钢铁及造船)2、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 帝国主义 阶段。4、国际关系: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5、对中国的影响①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③思想:西方文化进一步传入,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如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1、含义: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2、原因: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根本原因);
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直接原因);
③企业竞争求生存的需要。
3、方式:
4、表现:
5、目的:
6、实质:★五、垄断组织:兼并或相互联合。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资本家追求更多的利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7、形式:4种。
①卡特尔:主要是在销售领域。指生产 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联合。 德国。
②辛迪加(法语Syndicat):通过签订共同销售产品和采购原料的协定而建立的垄断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在生产上、法律上保持独立, 但在商业上已失去了自主 ;法国
③托拉斯(英语Trust的音译),是较高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托拉斯的作用覆盖整个采购、生产、销售,它可说就是一个大的垄断的企业。 美国
④康采恩(来自德语Konzern),原义为多种企业集团。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垄断组织形式。它指它分属于不同经济部门的许多企业联合在一起,以其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垄断企业为核心组成的多种企业集团。康采恩通常以金融控制为基础,其核心可以是大银行,也可以是大工业企业。 日本。
★ 8、垄断组织的影响:被垄断组织操控的美国参议院形如钱袋的肚皮上写着钢材、铜业、食糖、石油等托拉斯木牌上写着:“这是一个为垄断者所有、为垄断者服务的参议院”1. 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其含义是
A.垄断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
B.垄断组织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有计划生产
C.垄断的出现,有利于减轻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D.垄断的出现,消除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界限
【解析】B 垄断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垄断组织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定程度上又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2结合漫画分析题目1895年,美国300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表明
A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垄断资本家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 ????
?D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完善C★ 8、垄断组织的影响:对内对外政治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的利益代表者
垄断组织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殖民
扩张国际
关系形成国际垄断集团,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英法尤其是英国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美德日益崛起,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易错辨析】垄断组织的出现不是历史的倒退
尽管垄断组织是资本家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而出现的,但这是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对生产关系的一次成功的调整,是资本主义经济成熟的标志,是历史的进步。六、世界市场的发展 世界市场:是指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广义上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狭义上指国际商品交易的场所或领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也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1.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_______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_____________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生产力新型交通工具2.表现:
(1)世界贸易额增长:1870年以后的30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
三倍左右。
(2)国际分工明显:粮食和原料生产集中于亚非拉,工业生产集中
于欧美国家。
3.影响:
(1)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 殖民地 和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2)以_欧美资本主义_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思维点悟】1899年12月,德国外长在议会的一次演说中说:“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看法。
提示:这段话反映了德国加入瓜分世界行列的要求。一方面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企业发展在经济上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也与当时发达国家掀起的瓜分世界的潮流相关。我们一方面要看到世界资本主义全球体系形成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也要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不发达地区面临的灾难和屈辱。世界市场形成过程① 世界市场雏形形成——16世纪,新航路开辟②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7至18世纪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③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七十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④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发展的? (1)推动工业生产空前发展,殖民扩张更加激烈,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2)新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为世界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进行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八、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本课测评)
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技师和工人科学家、工程师纺织业等轻工业
英国能源等重工业
美德等几国同时进行来源于实践经验,
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来源于科学研究,
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局限于少数国家,
进展缓慢同时在欧美诸国开展,
时效快基本形成最终形成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现代工厂制
(自由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公司制
(垄断资本主义)相同之处:
1、都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都带来了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
3、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状态、经济结构的改变、世界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3.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4.经济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5.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走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课堂小结★ 九、两次工业革命的认识与启示:◆开辟新航路(15世纪后期-16世纪早期)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 早期殖民扩张(16-18世纪中期)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正式形成)单元小结★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过程:2、形成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开放性和扩张性
生产力发展的推动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拓展过程
4、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单元小结★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关系: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为早期殖民活动提供前提条件;早期殖民活动则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新航路开辟的必然结果,它是资本原始积累最强有力的手段,它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综合拓展探究★殖民扩张的分期①是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掠夺财富为主要手段的早期阶段(工业革命以前);
②是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中期阶段(工业革命以后);
③是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展开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的帝国主义的后期阶段,也是最后一阶段,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