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案
一、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1.
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2.
了解有关驳论的知识。
情感目标
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培养读书习惯。
二、重点、难点:
积累有关议论文的常识,学习驳论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谈读书
(一)作者简介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哲学史上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12岁入剑桥大学读书,毕业后就一直为英国王室服务,曾当过律师和国会会员,担任过掌玺大臣和英国大法官。晚年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
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后集成《人生论》。他的随笔小品说理透彻,会意隽永。雪莱曾评价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和相关文体知识:
随笔散谈类文章属于比较难把握的一类文章,作者一般十分睿智博学,文章中不时闪烁智慧的火花,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本文字字珠玑,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二)探究学习:
1、课文首先说的是读书的三种功用,即:怡情、傅彩和长才。“怡情”使人即使独处幽居也可不失生活的情趣,“傅彩”使人善于言辩或烘托气氛,“长才”则使人圆观周览,于待人、接物、进业,更加精熟完满。
其次,文章谈如何读书。书有好坏优劣,开卷未必有益,因此颇需区别对待: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多数只需大体浏览,少数则需认真阅读、仔细消化。
再次,是说书犹镜子,可以映照出多种人生样态,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有明智者读书,既能入乎其中,又能出乎其外,将立身处世、做人之道与书本中传递出来的人生智慧和经验结合起来,修饰剪裁,去留取舍,全在一心,所谓“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第四,是说书如良药,可以疗治各种心智缺陷。不同书籍,各有专能,史使人明智,诗使人灵秀,科学使人深刻,逻辑使人善辩,所以,读书也应因人而异,正如治病理当对症下药一般。此外,人只能在某一有限时空之中生存,故其人其书总难免缺漏之处,后人站在前人肩上,往往在某些方面能够超越前人,但是前人筚路蓝缕的开创之功,永远不可鄙薄。因此,文章还提醒我们,读书时虽不可尽信书上之言,然而也不能存心诘难作者。批判的阅读精神正应落实到宽容的接受态度上,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2、文风简练,措辞精到,与其思想稳健警辟的特点恰好相配,作者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
作者运用排比说理。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如,“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又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作者运用对比说理。正面说了以后,再从反面来说,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
又如,文章的最后一个层次,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
3、名句积累: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4)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5)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4、有关读书的名言积累: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张潮
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
——苏轼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
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
——塞涅卡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高尔基
读一部书有两个动机:一个是你喜爱它,另一个是你可以夸耀它。
——罗素
好书读得越多越让人感到无知。
——萧伯纳
读杰出的书籍,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促膝交谈。
——笛卡尔
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
——毛姆
拜读名家大作,可造就雄辩之才。
——伏尔泰
5、有关读书的小故事: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屈原洞中苦读: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范仲淹断齑划粥:范仲淹从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馈赠,以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司马光警枕励志: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圆木头做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不求甚解
(一)作者简介:
1、邓拓(1912—1966年),笔名马南邨,福建闽侯人。当代作家,重要作品有杂文集《燕山夜话》。
2、议论文从论证的方式上看,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驳论点;二是通过批驳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三是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二)探究学习:
1、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作者是如何进行驳论和立论的。
第一段,开门见山表明观点:不求甚解也是好的。
第二段,分析“不求甚解”的出处,点明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是正确的,我们应虚心学习。
第三段,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而会意的基础则是好读书。如果不好读书,谈什么甚解、不甚解都是没有意义的。
第四段,分析陶渊明说“不求甚解”的本意。
第五段,以普列汉诺夫为例,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第六段,又以诸葛亮为例,证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可使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
第七段,对“不求甚解”作出解释。
第八段,列举陆象山的道理论据来证明上一段的观点。
第九段,最后介绍了一个读书方法,就是书要反复地读。
综观全文,作者所持的总观点是读书是可以“不求甚解”的,但是这“不求甚解”的含义是:一、会意,即理解书的精神实质;二、整体观,即不要固执于一点,不要因小失大,应注重整体。
(第1段)摆出错误的看法,树靶子
(2—4段)引出正确的观点
(5—6段)举例证明自己所提出的观点
(7—8段)作对比反复证明所述观点
(第9段)总结上文,提出重要的书需反复阅读
2、细致推究:
首先谈读什么书。
选择书很重要。不加选择,如果读的是一本没有用处的书,或者是一本坏书,那就是浪费时间。不只是浪费时间,有时还接受些错误的东西。到底读什么不读什么?这要根据各人的专业、兴趣来定。第二点叫由博返约。不能说限定在哪一门学问里的书我才念,别的书我不念。你如果不读别的书,只陷在你搞的那一门的书里边,这是很不足取的,一定念不好,因为你的知识面太窄了,碰到别的问题你就不懂了。从博到专,再由博返约。第三点,要厚今薄古。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因为前人的书,如果有好的,现代人已经研究,并加以总结和发挥了。我们念今人的书,古人的书也包括在里边了。
其次谈怎样读书。
首先应当读书的序例,即序文和凡例。过去我们有个坏习惯,以为看正文就行了,序例可以不看。其实序例里有很多好东西。序常常讲到写书的纲领,目的。替别人作序的,还讲书的优点。凡例是作者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这些都很好,而我们常常忽略。
其次,要摘要作笔记。现在人们喜欢在书的旁边圈点,表示重要。这个好,但是还不够,最好把重要的地方抄下来。这有什么好处呢?张之洞《书目答问》中有一句话很重要,他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一本书什么地方重要,什么地方不重要,你看不出来,那就劳而无功,你白念了。
第三点,应当考虑着作眉批,在书的天头加自己的评论。看一本书,如果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可以说你没有好好看,你好好看,总会有些意见的。所以最好在书眉,又叫天头,即书上边空的地方作些眉批。试试看,我觉得这本书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合适,都可以加上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