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0课《落日的幻觉》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0课《落日的幻觉》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30 17:2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落日的幻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一点产生幻觉的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重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说明文知识的复习。
教学难点:多种说明方法并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可能都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猴子看到井水中有个月亮,心想月亮掉到井里这可不行,就想赶快把这月亮捞上来,可是无论如何总是捞不起井水中的月亮。后来抬头望天,发现“月亮还挂在天上”。其实猴子看到的井水中的月亮只是一个幻觉。生活中的幻觉现象还很多,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落日的幻觉》,去探寻日落时种种幻觉景观背后的科学奥秘吧。(猴子看到的井水中的月亮这一幻觉是怎样产生的呢?原理-------光的反射。水中的月亮是天上月亮的虚像。因为水面就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虚像,这是光的反射。)
二、应掌握的词语
1.熟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绮(qǐ)丽

殷红(yān)

日薄西山(bó)

气息奄奄(yǎn)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绮丽:颜色美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殷红:带黑的红色。
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即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薄:迫近,靠近。
气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唐李商隐《登乐游原》,意思是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
三、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勾画有关幻觉及成因的语句。完成课后表格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色深黄、殷红
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
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光线折射的原理
太阳好像变大了
仪器证明没变大
四、仔细思考:
1、第1段从人们关注日出而不太重视欣赏日落写起,引用两句古诗文推测人们的心理,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
引出下文,增加文章的生动性。
2、第2段主要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
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落的景象。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3、作者在第二段描写了日落时的哪些景象?
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
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
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
4、第3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过渡句 ,在内容上起着总领下文的作用。
5、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举例子:支撑“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的观点,使之更具说服力。
作比较:强调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散射强得多。
列数字:说明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散射强得多。
6、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什么?
"由于地球表面……暗弧上的亮弧。" (第5段开头部分)
7、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什么顺序?
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五、小结:
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介绍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说说这篇课文所包含的说明文知识
说明对象:落日的幻觉
说明文的类型:事理说明文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本文结构:递进式
说明方法:引用、作诠释、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
六、拓展延伸:
(一)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幻觉”?能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吗?
1、杯中的铅笔是断的吗?
2、方框中哪个圆更大?
3、姚明身旁的几个人矮吗?
(二)现在你能说说“太阳好像变大了”的原因吗?
1、朝阳和夕阳,背景较暗淡,在暗背上的亮目标显得大些,
2、朝阳和夕阳以地物为参照物,中午的太阳以天空为背景,因而早晚的太阳看起来又大又圆,中午的太阳看起来显得小些。
3、傍晚的太阳显得扁些,这是由光的折射所致。
(三)《两小儿辩日》里除了讲了太阳的大小问题外,还有一个凉暖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幻觉。你能说说道理吗?
地球大气层的作用。太阳无论是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还是跌入西边山峦之前,它放射出的光波经过地球大气层的距离,都比太阳在头顶上直射时的距离大两倍多。另外,早、晚短波光大多被散射、吸收掉,因而中午气温高(暖),早晚气温低(凉)。太阳本身没变化。
(四)说说科学家如何利用这些现象为为类造福。
(五)说说与夕阳有关的古诗(词)句
(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登乐游原》
(5)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6)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唐.刘禹锡《乌衣巷》
(7)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临江仙》
(8)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宋.王禹偁《村行》
(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10)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宋.李觏《乡思》
七、作业:
1、 课后观察日出的景色,写一段描写的文字。
2、学习本文,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请你写一写审美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不同。
3、写一篇300字的短文,举例说明月亮或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