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阅读诗歌、写作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难点:通过联想、想像,体验情境,理解诗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进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魅力。
二、作者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三、解题:
《雨说》是郑愁予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四、字词:
田圃pǔ
禁锢jìn
gù
留滞zhì
喑哑yīn
yǎ
襁褓qiǎng
bǎo
五、有感情地朗读:
诗人为我们营造了怎样的诗歌情调?
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
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
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
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六、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第一节意象词语: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雨
第一节画面描绘:牧草枯黄,牧场看不见牛羊的踪迹。埋在地下的种子经受一个冬天的禁锢后渴盼春雨的滋润。小溪因为冬天雨水的稀少,流量越来越小,鱼塘里的鱼儿因河水又浅又冷,不能自由游动。雨在大地的企盼中带着关爱,带着祝福来了。
第五节意象词语:泥土、新苗、池塘、鱼儿、小溪
第五画面描绘: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印下孩子们嬉戏的脚印,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枝发芽,池塘里的小鱼儿快乐地向我问好,唱着歌谣的溪水荡起满脸的笑。
2、请给自己想像的画面起个名字(可在“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
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3、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话?
雨的问候和邀请,雨的祝福,雨的希望等。(雨说即作者说
)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
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5、“雨”有哪些特点?是怎样的形象
“雨”的特点:滋润大地,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播种希望,是生命的源泉。
“雨”是春的使者,爱的使者。
6、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句。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等。
7、运用联想和想像,抛开原有诗句,重新创作新诗。
《雨说》共九节,从雨到来之前大地的渴望到春雨悄然而至的脚步,再到雨的问候和邀请,雨的任务,雨的祝福,一步一步把雨的性格、雨的希望表现出来。请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一节诗浓缩成一行诗,然后尝试把九行诗组成一首新的诗。
大地渴望春雨探访
春雨悄然而至
雨说请不要拒绝我的到来
我是来亲近你们的
和我去玩吧
我是笑着长大的
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就是我的祝福
七、小结:
这首诗歌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在海外关注中国大陆。经历十年浩劫后的中国,一切都开始显露生机,正如春雨降临大地,万物复苏。这首诗,是诗人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他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这是生命的颂歌,生活的颂歌。
八、拓展延伸:
“雨”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是不是也想拿起你手中的笔,对“雨”说说你想说的话,和“雨”对唱一首歌
九、作业:请拿起笔,围绕雨,写一段话。
(1)写作:
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但是,雨也给人类带来灾难。本次活动的目的是,去倾听大自然的雨声,感受雨的韵律,品味雨的诗意,并在此基础上,以雨为对象,写一篇抒情文章。题目《听雨》
(2)说说雨的功过
诗人眼中的雨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然而,大自然的雨却是变化无穷的,它可以冲毁桥梁,淹没、破坏庄稼,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请站在科学的角度讲述雨的别样情形。
讲述雨水泛滥成灾的实例。
回首1998年夏秋之交,多少人终生难忘。鄱赣大地,洪水肆虐,长江、鄱阳湖和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水位全面超历
史,江西境内发生了本世纪最为严重的洪涝灾害。在那惊心动魄的日子里,党中央、国务院英明决策,全国各地和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大力支援,全省广大军民众
志成城,顽强拼搏,与洪魔展开了长期艰苦的抗争,有效地减轻了洪涝灾害,确保了重要设施、重要城市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
罗列与雨有关的奇特现象:梅雨、钱雨、泥雨、酸雨等等。说说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害。
梅雨是我国江淮地区到日本东南部,在每年6~7月常发生的一种连续降水的连阴雨天气的过程。梅雨期间集中了江淮地区全年降水量的40%以上,因而也被称为江淮地区的雨季。我国梅雨主要发生在湖北宜昌以东,北纬26°至北纬34°之间的江淮流域。
梅雨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雨量特别丰沛,相对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小,降水多是连续性的。由于雨带的来回摆动,且多锋面气旋东移,梅雨期间常有雷阵雨,有时甚至有区域性的大雨、暴雨出现。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大量的环境监测资料明,由于大气层中的酸性物质增加,地球大部分地区上空的云水
正在变酸,如不加控制,酸雨区的面积将继续扩大,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将与日俱增。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它们在空气中氧化剂的作用下形成溶解于雨水的种酸。据统计,全球每年排放进大气的二氧化硫约1亿吨,二氧化氮的5000万吨,所以,酸雨主要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造成的。
下酸雨时,树叶会受到严重侵蚀,树木的生存受到严重危害。并且,地面也会酸化。在土壤中生长着许许多多的细菌生物,这些生物对植物的生长有着极
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黑土里生长着种类与世界人口一样多的细菌。若土壤被酸雨侵蚀,除一少部门分,土壤里面的大多数细菌都将无法存活。 此外,土壤中的营养成分被酸溶解后会流失掉,这也构成了对树木的危害。
(3)诗文中的“雨”
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白居易的《夜雨》: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
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一段文字: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情景交融,渲染出迁客骚人那种去国怀乡、感极而悲的心境。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种时候,雨在人们心中投下的就只能是生活的阴影了。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这告诉人们,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