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3节 重力 导学课件(2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 第3节 重力 导学课件(2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1-27 07:1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七章 力第 3 节 重 力名师导学新知1 重力的概念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万有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及两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
(2)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用符号G表示. 地面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由于地球的自转等因素,重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一般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名师导学例题精讲
【例1】有关重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只有接触到地球,才会被地球吸引
B. 地球吸引物体的力大于物体吸引地球的力
C. 地球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物体也吸引地球
D. 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名师导学  解析 物体只要在地球上,无论是地面上,还是在空中(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都会被地球吸引;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也吸引地球,并且力的大小相等;所以选项A、B、D都不正确.
  答案 C名师导学举一反三
1. 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不会往低处流
B. 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
C. 做“引体向上”运动时很吃力
D. 茶杯中的水无法倒进嘴里C名师导学举一反三
2. 小明根据如图7-3-1所示的苹果从树上掉下的情景,对重力进行了下列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就是苹果的重力
B.苹果在空中运动时不受重力作用
C.苹果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苹果本身
D.苹果之所以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苹果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D名师导学新知2 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关系式为G=mg,g取
9.8 N/kg.
①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
②利用G=mg计算时,要注意关系式中各量的单位:m的单位为kg;g的单位为N/kg;G的单位为N. 粗略计算时g可取10 N/kg;
③同一物体的重力在不同地点将发生变化(与所处的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有关),在地球两极重力最大,在赤道上重力最小; ④物体所受的重力是由于它所在星球对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不同星球对同一物体的吸引强弱不同,例如: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大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竖直向下是指垂直于物体所在水平面向下的方向. 应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是有区别的,“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平面(包括斜面)向下.
(3)重力的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名师导学名师导学例题精讲
【例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斜面上向下滚动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是沿斜面向下的
B. 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下落过程中才受重力的作用
C. 物体的重心一定是在物体上
D. 地面附近的物体在失去支持时,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名师导学  解析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A错误;不管静止还是运动、下落还是上升,物体均受到重力的作用,B错误;物体的重心是指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C错误;D说法正确.
  答案 D名师导学例题精讲
【例3】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
B. 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球的重心在球心上
C. 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D. 均匀薄方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上 解析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但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例如圆环的重心在其圆心,而不在圆环上.
答案 C名师导学举一反三
2. 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D名师导学3. 请在图7-3-2中画出蜗牛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如答图7-3-1所示.名师导学新知3 重力和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在认识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的关系时,应注意重力和质量的区别,现列表加以说明:名师导学例题精讲
【例4】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和_____.
(2)在上表空白处填出比值 的平均值.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名师导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探究方法. 测量质量要用到天平,测量重力要用到弹簧测力计.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G与m的比值是一定的.
  答案 (1)天平弹簧测力计
(2)9.8
(3)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名师导学举一反三
1. 小冬同学在探究物重和质量的关系时,通过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现在请你分析小冬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重力跟它的质量的比值是_______. 可见,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____比. 如果物体的质量增大5倍,它的重力也_________. 重力跟质量的比值表明: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______N.9.8 N/kg正增大5倍9.8名师导学2. (导学号17982020)如图7-3-3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在安装实验装置时,让刻度尺的零刻度与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上端对齐,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挂上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为L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图7-3-3乙和图7-3-3丙分别是此时弹簧下端的指针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和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示意图.那么,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cm,示数0.1名师导学L1=_______________________cm,示数F1=
________________N.在不损坏弹簧测力计和满足相应条件的情况下,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再挂上4个相同的钩码,静止时如果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00 N.那么,说明重力与质量成_____(填“正比”或“反比”). 25.85(25.83~25.88)5.00(5或5.0均可)正比课堂十分钟2. (3分)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如图KT7-3-1甲所示,一堵南北走向的墙上,所挂铅垂线如图KT7-3-1乙所示,则这堵墙一定是(  )
A. 向东倾斜
B. 向南倾斜
C. 向西倾斜
D. 向北倾斜C课堂十分钟4. (4分)一个桥头立着如图KT7-3-2所示的限重标志牌.这座桥面受到的压力超过__________N时,就可能发生危险.当汽车行驶在桥面上时,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g取10 N/kg)2×105竖直向下课堂十分钟6. (7分)地球附近物体都受到重力,小考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他用天平、钩码、弹簧测力计进行了探究.
课堂十分钟(1)如图KT7-3-4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N,分度值是____N,请将此时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的空格处. 0~50.22课堂十分钟(2)请你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KT7-3-4乙中作出重力随质量变化的图象. 如答图7-3-3所示.课堂十分钟(3)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
(4)若干年后,小考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______( 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正比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