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借书不还天打雷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借书不还天打雷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30 18:4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3张PPT。借书不还,天打雷劈柏杨  柏杨,原名郭立邦,笔名柏杨。1920年生于河南省开封市。柏杨主要写小说、杂文,后者成就更高,曾被列为台湾十大畅销作家之一,他的杂文集主要有《玉雕集》、《倚梦闲话》《丑陋中国人》等。 作家作品1.我能读准。
榔头( )诅咒( )迄今( )干没( )
杜暹( )戋戋( )恐吓( )歃血( )
2.我能解释。láng zǔqì ɡānmòxiān jiān hèshà xuè干没 对牛弹琴 歃血 潸sh n然泪下ā雀跃诅咒速读课文思考:作者主要针对什么人 进行了批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提出了什么主张? 1、本文一开始列出了一种
什么现象?
2、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
原因是什么
3、作者采取了什么方法?
现象方法:书香书柜书香世家建议组织“借书必还大联盟”小结酒香酒柜酒香世家借书不还恶言相告 1、你能从文中找出似乎夸张失实,不合常理却引人会心而笑的词语吗?谈一谈你的体会?品味语言 2.庄重的文言文和通俗的口语交错运用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找一找,品一品。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大雅大俗,不伦不类
夸张用语,痛快淋漓
谐译讽刺,啼笑皆非
歪理反语,入木三分
虚拟恶作,愤激率真
小题大做,煞有介事
1、大雅的古代文言,大俗的现代市井口语故意“用词不当”,不伦不类、亦庄亦谐。2、故作夸张,痛快淋漓,令读者会心一笑,引读者“严重关注”.3、巧妙利用谐译讽刺,极尽讽刺之能事,让人啼笑皆非!4、歪理反语,荒谬之极,看似一派胡言,实乃入木三分!5、不惜自我调侃、自我丑化,虚拟恶作剧,读者感到的不是为盗的可耻,而是愤激者的率真!6、小题大做,煞有介事,郑重其事,让读者忍俊不禁。柏杨式幽默 柏杨的幽默感,有任情率性、无所顾忌、不怕“丑”的特点。柏杨散文的幽默,散发出一种辛辣的味道,形成了“柏杨式幽默”。 思想的光芒“嘻嘻哈哈开玩笑,其实眼泪往肚子里流,心里在呐喊。”有人如是评价柏杨。
诙谐笔法,严肃主题。
矛头指向当代中国人漠视读书等时弊。
剖析中国人的劣根性。
针砭时弊,反思劣根性盲目崇洋,跟风从众心理。
假仁假义,装腔作势。
“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抽刃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鲁迅)
诚信缺失问题。 2009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温家宝在商务印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与图书编辑和广大读者交流读书心得时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