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声 声 慢
李清照声声叹息,声声慢;
字字珠玑,字字愁。
——《声声慢》李清照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当时,词人的丈夫已病逝,她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孀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感情深沉博大,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充满了浓重的哀愁。 写作背景:细嚼梅花——赏析1、诗人在寻觅什么? 国家民族的前途,美好幸福的生活,自身价值的实现等等.2、是否寻觅到?何以见得? “寻觅”句写动作情态,“冷清”写句环境萧条,“凄凄”句写心境伤痛.可见寻觅无着。 3.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请找出本词的“词眼”。
“眼”,传神之所。“词眼”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或句子。
即: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
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是情形,有什么情形令诗人愁绪深重,苦不堪言?试找出几幅画面,并为之命名。
赏析
明确:
寻觅无着 借酒消愁 闻雁忆旧
无心摘花 独坐无聊 听雨情伤
赏析 5.综观全词,一字一泪,满是悲愁,但全词写来没有一个“泪”字,也只在结尾点出一个“愁”字。作者是如何传达这渗透血泪的深愁巨痛 的呢?本词选用了哪些意象表达 出作者内心的愁苦? (1)淡酒:借酒消愁
为何是淡酒?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赏析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秋风 渲染萧瑟的环境赏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3)过雁 离愁思乡赏析 古诗词“雁”的内涵:借“雁” 来传达内心的愁苦。雁到秋天,由北向南,词人亦是北方人,避难南下,所以说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居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4)黄花 容颜憔悴 孤苦飘零 赏析 明确:菊花盛开,本要摘花插在瓶子里。如今国破、家亡、夫丧、颠沛流离、孤苦无依,人早已憔悴不堪,哪还心思和兴趣去摘花呢?此处显然是以乐写悲。 (5)梧桐、细雨 悲秋愁思 明确:梧桐叶落,细雨霏霏,细雨落在梧桐上,又点点滴滴洒到地上。这是梧桐在落泪,不也是词人的心头在滴泪吗?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更添愁绪,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赏析赏——意象愁情渲染愁情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愁煞人。
怀乡之思
音信之盼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憔悴的容颜牵愁惹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哀伤,愁丝无边丝雨细如愁。“愁”文化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论——为何生愁?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愁”之内涵:整体感知这首词有个很大的特点是运用叠字,请找出有哪些叠字,这些叠字的运用有何效果?叠字的运用写人的动作神态怅然若失,反复寻找
写环境的悲凉,孤单寂寞,形影相吊
写内心感受,悲惨凄凉,巨大伤痛
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
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巧用叠词,形象地写出了寻觅无着、四顾茫然的女词人形象及其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其次在声律上有节奏感。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