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目标:
1、探求胡同文化的内涵;
2、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3、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重点:借助有关的语句概括要点。
难点:品味语言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探求胡同文化的内涵;
2、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第二课时:
3、品味文章精妙的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代表作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自称高邮人物“秦少游第一,咸鸭蛋第二,我第三”。
《胡同文化》是作者于1993年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
题解:
什么是文化?
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胡同文化:是指北京市民的精神状态或文化心态。
一、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1—4):胡同特点。
第二部分(5—12):胡同文化的的内涵。
第三部分(13—15):胡同及胡同文化的衰落。
二、重点研读课文
第一部分(1—4):胡同特点。
1、方位之——正
2、取名之——奇
3、数量之——多
4、环境之——静
讨论1:
胡同与胡同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提示:
第1段:“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仅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第5段: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第7段:“四合院是一个盒子。”
结论:正是由于胡同和四合院封闭的生存环境,形成了封闭的胡同文化。所以封闭是胡同文化的根本特征。
出示胡同及四合院图片,增强以上问题的感性认识。
第二部分(5—12):胡同文化的内涵。
第三部分(13—15):胡同及胡同文化的衰落。
讨论2:
结尾“再见吧,胡同”有什么作用?
作者为什么说“再见吧,胡同”,而不说“再见吧,胡同文化”?
提示:
第一问:作用:
1、结构上:与文章副标题“摄影集《胡同之没》”相呼应;
2、内容上:再次表达对胡同依依不舍的伤感留恋,以及面对胡同终将消失的理智与豁达。
第二问:作者为什么说“再见吧,胡同”,而不说“再见吧,胡同文化”?
从客观上说:胡同只是胡同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物质形式的胡同,总有一天会消失,但是胡同文化会转移,会传承到新的载体上,所以,胡同文化不可能像胡同那样完全消失。
从主观上说:作者对胡同文化虽有批判和反思,也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封闭、保守的文化,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必然走向衰落,但是作者对这种浸润已久(作者在北京生活近50年)的传统文化(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表现了相当的赞许和留恋,充满了难以割舍的情感,难以简单、决绝地舍弃。所以,作者不说“再见吧,胡同文化”。
这种赞许和留恋在汪氏散文《闹市闲民》中有明显体现:
《闹市闲民》写作者乘公交车时相识的一个老头儿。老人原先是一所中学的工友,早退休了,但他不愿跟老伴及儿孙住在一起,说是乱。老头独自住在一间屋里。屋外就是一个车站。
“屋里陈设非常简单,一张小方桌,一个方杌凳,三个马扎儿,一张床,一目了然。除了大冬天,他的门总是开着。”
“眼睛很大,一点没有混浊,眼角有深深的鱼尾纹。跟人说话时总带着一点笑意,眼神如一个天真的孩子。”
“他的生活非常简单。早起扫扫地,扫他那间小屋,扫门前的人行道。一天三顿饭。早点是干馒头就咸菜喝白开水。中午晚上吃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吃完面,喝一碗面汤(他不大喝水),涮涮碗,坐在门前的马扎儿上,抱着膝盖看街。”
“他平平静静,没有大喜大忧,没有烦恼,无欲望亦无追求,天然恬淡,每天只是吃抻条面拨鱼儿,抱膝闲看,带着笑意,用孩子一样天真的眼睛。这是一个活庄子。”
亦儒亦道的汪曾祺对笔下的闹市闲民抱着一种激赏的态度,因为那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
。
对文化的迷恋甚至有更极端的事例,如王国维。
王国维“死于一种文化”
清朝的灭亡给中国带来了一个真正的新时代,社会震荡,世事忙乱。人们也没有心思去品咂一下这次历史变更的苦涩厚味,匆匆忙忙赶路去了。直到1927年6月1日,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水而死,才让全国的有心人肃然深思。
王国维先生的死因众说分纭,我们且不管它,只知道这位汉族文化大师拖着清代的一条辫子,自尽在清代的皇家园林里,遗嘱为“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我赞成陈寅恪先生的说法,王国维先生并不是死于政治斗争,人事纠葛,或仅仅为清廷尽忠,而是死于一种文化: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度之深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迨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但是王国维又无法把自己为之而死的文化与清廷分割开来。我们记得,在康熙手下,汉族高层知识分子经过剧烈的心理挣扎已开始与朝廷产生某种文化认同,没有想到的是,康熙的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文化认同竟还未消散。为此,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没有从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得可惜又死得必然。知识分子总是不同寻常,他们总是要在政治军事的折腾之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生命,只有靠生命来拥抱文化了,别无他途;明末以后是这样,清末以后也是这样,但清末又是整个中国封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该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茨威格:
2005年上海高考卷《回望昨日的感伤》中,奥地利犹太人作家茨威格,在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感到的是失去祖国乃至失去整个欧洲的体无完肤的沧桑之痛。当他在流亡的日子里怀着伤感和悲观创作完回忆录《昨日的世界》后,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巴西自杀身亡,因为他无法承受时代加在他身上的重负,无法忍受没有祖国、没有文化温馨的现实,无法忍受他眼中的传统欧洲文化的衰落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崩溃……
同样是面对胡同文化的衰落,作家李国文在《胡同之死》中说:
“我真心希望,也许有一天,胡同真的没了,但北京胡同里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切、良善、和霭、信任,却还能留存在这块土地上的话,也许比那些古旧的建筑物,对于中国要更有价值些。”
三、拓展:
一种文化的形成除了居住环境之外,还涉及哪些因素?试举例说明。
1、自然因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居住环境等
例如:
上海:滩涂文化,没有封闭的城墙,是比较开放的文化;
北京:内陆文化,城墙、胡同和四合院,是封闭的文化;
2、饮食习惯:
例如:
四川、湖南:喜辣,性格外向、刚性、火爆;
江浙沪:喜甜,柔、软、嗲,少刚性。
3、社会因素: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等
例如:北京:大气、安分。六朝古都,皇城之下,见多识广,天生优越,不屑于计较。同时作为天朝子民,长期处于外族和本族统治之下,面对“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朝代更迭,心态偏于保守安分,谁掌权,都顺着。
上海:洋气、精明。最早沐浴欧风美雨。但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真正“独霸”上海滩的是少数外地人,大多数上海市民是工人和职员,所以他们行事谨小慎微,处处精打细算。
第二课时
四、品味语言:
鉴赏语言,有四个抓手:
1、修辞手法;
2、句式;
3、炼字;
4、语言风格。
示例:
1、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北京城比作一块大豆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京城格局的方正,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引出下文:“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为后文进一步写胡同文化作铺垫。
2、四合院是一个盒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发,把四合院比作一个盒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四合院极为封闭的外在特征,揭示了北京市民“独门独院”的居住方式和自我封闭的处世之道。
3、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教师示范诵读)
(1)多用短句,长短结合,造成一种跳荡活泼、逐渐上扬的节奏和律动,韵味十足。
(2)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北京市民对于简单的物质生活由衷的满足感。
4、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眯”字传神得刻画出北京人逆来顺受、
“忍”字当头的性格特点。
“北京人,真有你的!”以局外人的“调侃”语气表现了作者对北京市民逆来顺受、“忍”字当头的心态的批判与嘲讽。
5、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四字短语,一气呵成,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的凄凉景象,雅致的情调中,感伤之气扑面而来。
小结本文语言特色:
平淡朴素,京味十足,雅俗共赏。
教师示范课文片段,感受本文京味十足的语言风格:
汪曾祺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
讨论3:汪曾祺的语言为何能做到雅俗共赏?
提示:
一是源于他长期对民间文化的热爱,从民间文化中吸取了许多养料。
例如:《沙家浜.智斗》
刁德一:
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有阴凉,你与他们常来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
阿庆嫂: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阿庆嫂泼去刁德一杯中残茶,刁德一一惊。]有什么周详不周详!
二是源于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对他的浸润。
影响最深的是归有光。他说:“归有光以轻淡的文笔写平常的人物,亲切而凄婉。这和我的气质很相近,我现在的小说里还时时回响着归有光的余韵。”另外沈从文、契诃夫、阿左林(西班牙作家)等。他说:“我很喜欢阿左林,他的小说像是覆盖着阴影的小溪,安安静静的,同时又是活泼的,流动的。”
这些“女将”都生得颀长俊俏,浓黑的头发上涂了很多梳头油,梳得油光水滑(照当地说法是:苍蝇站上去都会闪了腿)。脑后的发髻都极大。发髻的一侧总要插一点什么东西。清明插一个柳球(杨柳的嫩枝,一头拿牙咬着,把柳枝的外皮连同鹅黄的柳叶使劲往下一抹,成一个小小球形),端午插一丛艾叶,有鲜花时插一朵栀子,一朵夹竹桃,无鲜花时插一朵大红剪绒花。一二十个姑娘媳妇,挑着一担担紫红的荸荠、碧绿的菱角、雪白的连枝藕,走成一长串,风摆杨柳似的嚓嚓地走过,好看得很!
——小说《大淖记事》
三是他平和的散文理念。
汪曾祺曾说:“挺大的人,说些小姑娘似的话,何必呢?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平淡、自然、不矜持作态是他的散文理念。
例如: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端午的鸭蛋》
五、课后作业:
以《我看上海人》为题作文,表现上海人的处世哲学和文化心态。不少于800字。
例文片段:
上海人特要面子,尤其喜欢在外地人面前显摆。比如节假日,一家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开着私家车出游。女主人从车里出来,高昂着头颅,俨然一女皇,在外地人群中荡过来荡过去。——许婷婷
上海人“门槛精”,去小店买衣服,一定要还得店老板“告饶”。在学校,每到学期结束班主任公布学费收支情况,大家不约而同地拿出计算器。老师话音刚落,立刻有人高喊:“老师,少算了三毛钱。”“对的,少算了三毛!”师生哄堂大笑,原来前者是数学向来垫底的小S,后者是数学尖子大S。——陈云怡
上海人本质上是排外的。家长往往竭力反对自己的孩子嫁给外地人或娶外地媳妇,因为他们总是认为外地人是冲着他们的上海户口或是冲着他们的钱来的。如果实在拗不过,外地媳妇不幸进了门,父母也会百般挑剔,甚至指桑骂槐。——陶晓虹
六、课外阅读:
余秋雨《上海人》
易中天《读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