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
背景时间内容结果影响代表目的阶级戊
戌
变
法性质思潮特点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1898年6月——9月资产阶级的维新派/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六君子变法图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根本】维新思想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改革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失败(戊戌政变)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解放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失败的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开始公车上书军事温
故
知
新一、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革命志士不屈斗争精神的张扬,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意识。教学目标 第8课 辛亥革命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8课 辛 亥 革 命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孙中山创建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会(1)时间:1894年11月(3)性质:檀香山(2)地点: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孙中山,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早年学医,后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开始寻求救国的道路。1894年曾上书要求变法,但变法自强的梦想很快破灭,从此走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第8课 辛 亥 革 命革命团体的建立华兴会光复会共进会日知会文学会兴中会总会zxxk第8课 辛 亥 革 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第8课 辛 亥 革 命第8课 辛 亥 革 命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2、孙中山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1)时间:1905年8月(3)革命纲领:日本东京(2)地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第8课 辛 亥 革 命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2、孙中山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4)作用: 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5)性质: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 民族、民权、民生《民报》第8课 辛 亥 革 命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2、孙中山创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6)机关刊物:(7)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核心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民主政治消灭贫富差距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旗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前提)(发展)(核心)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第8课 辛 亥 革 命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画)第8课 辛 亥 革 命中国同盟会总理——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第8课 辛 亥 革 命孙中山革命行动①1895年,广州第一次起义②1900年,惠州三州田起义③1907年5月,潮州黄冈起义④1907年6月,惠州七女湖起义⑤1907年9月,钦州防城起义⑥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⑦1908年3月,广东钦州、廉州起义⑧1908年4月,云南河口起义⑨1910年2月,广州新军起义⑩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第8课 辛 亥 革 命1907年7月,光复会会员秋瑾准备在浙江绍兴发动起义,不幸事泄被捕,于15日在绍兴就义。图为秋瑾在日本时的留影。第8课 辛 亥 革 命1907年7月,光复会成员徐锡麟在安徽安庆发动起义,失败被捕,壮烈牺牲。第8课 辛 亥 革 命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吾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林觉民《与妻书》那是个怎样的年代,使年轻的生命写下如此悲壮的情书?第8课 辛 亥 革 命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广州黄花岗起义第8课 辛 亥 革 命1911年10月10日攻克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改号中华民国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第8课 辛 亥 革 命二:武昌起义1、武昌首义——革命的爆发(1)时间:(2)主力:(3)结果:(4)影响:1911年10月,湖北军政府成立第8课 辛 亥 革 命湖北军政府旧址第8课 辛 亥 革 命武昌起义纪念章第8课 辛 亥 革 命北京湖北军政府
成立后,
湖南、
陕西、江西、
云南、上海、
浙江、贵州、
江苏、安徽、
广西、广东、
山东、四川
等15省份宣布
独立。武昌起义后,各省响应,清政府土崩瓦解1911年10—11月各地独立情况?
10月22日,湖南共进会建立都督府。焦达峰为都督,陈作新为副。
10月22日,陕西新军起义张凤翙为全陕复汉军大统领。
10月23日,九江独立。11月1日新军协统吴介璋为都督。
10月29日,山西新军起义,新军协统阎锡山为都督。
10月30日,云南独立,新军协统蔡锷为都督。
11月3日,同盟会在上海起义,推陈其美为都督。上海宣布独立。
11月4日,贵州光复,新军教练杨荩诚任都督。
11月5日,江苏巡抚程德全摇身一变为江苏都督,宣布江苏独立。
11月5日,浙江独立,立宪派汤寿潜为都督。
11月8日,安徽独立,同盟会员孙毓筠、柏文蔚相继任都督。
11月7日,广西独立,清巡抚沈秉任都督。
11月9日,广东独立,同盟会员胡汉民任都督。
11月9日,福建独立,新军统制孙道仁任都督。
11月4—11日,海军宣布起义,“海筹”舰管带黄钟瑛为海军司令。
11月13日,山东独立,巡抚孙宝琦为都督。
11月22日,四川重庆光复,中学监学张培爵任蜀军都督。
11月27日,四川独立,立宪派蒲殿俊为都督。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性质:汉满蒙回藏
“五族共和”孙 中 山五 色 旗南 京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公历 民国纪年第8课 辛 亥 革 命二:武昌起义2、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推翻了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清帝退位诏书宣统帝第8课 辛 亥 革 命1912年2月15日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第8课 辛 亥 革 命二:武昌起义3、结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原因?帝国主义的支持 革命派软弱、缺乏实力立宪派等的拥护 对清:逼宫退位对革命派:迫孙中山让位依托:在军队中的影响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第8课 辛 亥 革 命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3月23日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3个月后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万人唾骂声中死去。 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1915年袁世凯龙袍照第8课 辛 亥 革 命 吴玉章说:在辛亥革命以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做是疯子;孙中山就是曾经被看做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被别人看做是疯子。第8课 辛 亥 革 命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概念第8课 辛 亥 革 命第8课 辛 亥 革 命二:武昌起义4、评价: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8课 辛 亥 革 命二:武昌起义(2)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本质:失败原因: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客观:中外反对势力联合绞杀
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敢发动群众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
共和国的道路走不通。兴起: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发展:创建同盟会、开展武装起义高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本课小结(1)领导人:孙中山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2)革命前的准备活动:a、组织上:创建革命党兴中会和同盟会。b、思想上: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c、军事上:发动了许多次武装起义。(3)时间、地点: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主力:倾向革命的新军。经过:楚望台军械库-湖广总督衙门-武昌城-汉口、汉阳-全国十几个省独立(4)武昌起义的结果:建立了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5)历史功绩(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最终结果: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本课小结动 脑 筋左图是1910年同盟会广西支部编辑出版的《南风报》第一期上的插图,图中的竹叶是由三民主义的某个主义四字组成。你能看出是什么主义吗??民族主义義 “民族主义” 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认识,为什么?动 脑 筋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权。胜利失败动 脑 筋活动与探究看图分析:左图是20世纪初的一幅漫画,请你说说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上谕”“野火烧不尽” “乱事肃清”钦廉 尽管清政府加紧镇压革命运动,但“野火烧不尽”,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太平天国运动是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
三个历史事件的共同教训:三次斗争都失败了,都未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未能改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这说明,在近代中国,无论是农民,还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不能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只能由无产阶级来承担。?活动与探究 4.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性质分析其留给后人的共同历史教训课堂练习 1.1916年,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袁世凯(????? )?
A.篡夺革命果实??B.镇压二次革命??
C.出卖了维新派? D.公然复辟帝制??D课堂练习2.辛亥革命首先爆发于是()?
A.南京????
B.上海??? ??
C.武昌 ??? ?
D.广州??C课堂练习3.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以下他没有直接参加的革命活动是( )?
A.成立兴中会
B.组建同盟会
C.发动武昌起义
D.建立中华民国C课堂练习4.这场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的领导者是(?? )
A.洪秀全?
B.康有为??
C.孙中山 ???
D.陈独秀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