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新文化运动42p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新文化运动42p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28 00:2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
运动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技术制度思想一、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二、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教学目标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9课 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思想文化: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启蒙思想
进一步传入政治:
外: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内:袁复辟帝制寻找出路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经济基础根本原因1914年袁世凯祭孔祀天袁世凯倒行逆施,
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5年5月9日 袁世凯承认“二十一条”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西方自由、平等、博爱的观念影响强烈;二、新文化运动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
9
1
5民主
科学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新青年》北京大学二、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1916年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从第四卷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刊登新体诗。民主科学DemocracyScience (德先生) (赛先生)指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指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北京大学没有蔡元培,北大就不成其为北大;
没有北大,蔡元培也不成其为蔡元培。 “对于学说,信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蔡元培 宗旨 :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实质:
鼓励资产阶级新文化占领封建旧文化的阵地 辜鸿铭:号称“清末怪杰”。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获13个博士学位。
他固守中国的传统儒家伦理思想,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是最好的。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民主
科学《文学革命论》(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陈独秀 1915年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1916年发表《孔子与宪法》《青春》李大钊(1889—1927)胡适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强调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中有物”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周树人)鲁迅《孔乙己》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孩子还没吃过人罢!救救孩子!
——摘自《狂人日记》
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抨击礼教最猛烈:鲁迅鲁迅三、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
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宣传马克思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列宁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庶民的胜利》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新文化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逐步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从而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四、新文化运动的作用: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2、他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条件。
4、不过,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文化的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5、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不对。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借以孔教作为复辟帝制的工具。这是违背民主潮流的倒行逆施,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陈独秀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正是全国人民反封建斗争意志的集中体现。 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判断一下,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从两段文字材料可以看出,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首先强调文体形式的革命:“先要做到文学体裁的大解放,方才可以用来做新思想、新精神的运输品”。同时也注意到文学内容的革命:“新文学必须要有新思想做里子”,第二段文字材料即为明证。只是胡适对于解决种种社会问题的态度是改良的,而不是革命的。阅读分析:有人说:“胡适所主张的文学革命只限于文体形式方面的改良”。请阅读下面胡适的两段文字,在小组里,谈谈你对上述意见的看法。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帝国主义分子乘机兴风作浪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四提倡四反对孔教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窃取辛亥革命果实的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推行孔教。他妄图利用儒家的“纲常伦理” 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家维护其统治。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的进步知识分子,从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着手,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思考,认为以往先觉者所进行的救国斗争所以屡遭失败,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 是根本原因。由此认定,为了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伦理问题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面对“尊孔” 逆流,他们高举“民主” 和“科学” 两面大旗,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囵圄,以求得思想的解放”,由此掀起了一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批判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斗争锋芒为何是孔教??1915年到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前,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称为新文化运动。
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1915~1917年,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复古思想。?
后期:1917~1919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激进民主主义者开始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方面转变,新文化运动开始转为传播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运动,具有无产阶级性质。五四爱国运动后,中国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分期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民报》的创刊   ?
B.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B2、读图: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D3.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右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 )?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C?4.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 )?
A.民主与科学??
B.民主与法制??
C.民主与自由??
D.博爱与人权?A5.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在思想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逆流的背景下发起的 B.《青年杂志》的创办,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C.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是宣传马克思主义?
D.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C?? 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A7.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维新变法????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A8.“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过类似思想主张(???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DA9.初二年级一班举行的一次历史活动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中国的近代化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李明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他的观点中,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是(????? )?
A.洋务派主张兴办近代工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
B.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
C.公车上书拉开了中国维新运动的序幕?
D.戊戌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请您回答:一是梁启超之问:郑和下西洋乃“有史来最光焰之时代”,为什么“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二是李约瑟之问:为什么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的中国?
三是黄炎培之问:如何找到一条新路,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北洋军阀尊孔复古1915陈独秀青年杂志新青年李大钊鲁迅胡适激进民主主义者1917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1919五四运动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