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5张PPT。《松花江上》勿忘国耻第14课
难忘九一八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东北师大附中:刘屿九 一 八事变
(1931、9、18)爆发: 西安事变
(又称 双十二事变 )
(1936、12、12)原因:背景:1929年—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结果: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各方的态度:影响:日本局部侵华的开始,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1)蒋介石①②③④目的: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领导人:张学良、杨虎城经过:中共的态度和作出的努力:(出发点)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结果:和平解决意义:难忘九一八(2)东北军(3)全国人民的态度(4)东北人民和
未撤走的东北军。(5)中共牢记历史
不忘过去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胡锦涛 “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田中奏折》侵华是日本的既定国策:背景 1931年,日本政府军费开支占国家财政总支出
的30.8%,到“九一八”前,已拥有现代化装备的军队
达23万人,举行全国总动员演习,加强全国军需生产。日本在国内制造舆论,大规模扩军备战。三十年代大危机促使日本加快了侵略步伐。 为给侵略战争制造借口,欺骗世界舆论。另外,柳条湖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东北重镇沈阳很近,便于日军在事件后迅速对这两个战略要地进行攻击。日本侵略军侵略
中国东北,为什么
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爆发东三省沦亡结果 9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
《告全国人民书》,定九一八
为国耻日。结果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1931年8月16日,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不顾。”
——《文史资料选辑》事变后:事变前: 九一八事变后,又电令东北军:“即使勒令缴
械,占入营房,均可听自便。”
——《革命文献》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1931年10月,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十八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 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蒋介石在南昌的讲话认为共产党威胁更大日本国力大大强于中国,抗日必亡 “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寄希望于国联攘外必先安内让出局部保全局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抗日义勇军嫩江大桥之战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义勇军是东北人民在国破家亡情况下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的总称,组织名目不一,没有统一的领导。原东北军爱国将领马占山组织的“黑龙江省民众抗日救国义勇军”是其中著名的一支。嫩江大桥之战就是在马占山将军指挥下进行的。他的军队被称颂为“孤军御寇,忠勇堪称,为民族争光。”我们身边的历史东北人民英勇抗战李 兆 麟周 保 中赵 尚 志东北抗日联军著名将领我们身边的历史东北人民英勇抗战杨靖宇将军通化市靖宇烈士
陵园内杨靖宇将
军塑像 在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战场实录中有这样的记载:“讨伐队已经向他(杨靖宇)逼近到一百米、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讨伐队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弹命中其左腕,啪嗒一声,他的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因此,讨伐队认为生擒困难,遂猛烈向他开火。” 将军阵亡后,日酋岸谷隆一郎下令将其遗体解剖,试图发现饥饿严寒条件下野外生存并战斗的秘诀,结果在将军肠胃中发现的只有树皮、草根和棉花;侵略者大受震骇,惊为天人。 我们身边的历史率领我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他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屡立战功,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
敌人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被评
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东北人民英勇抗战我们身边的历史东北人民英勇抗战“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1905-1936)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率军民与日寇浴血
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在与日寇殊死搏斗中为国捐躯。日军铁蹄下的东北 自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很快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日本对东北进行了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日本在东北的统治是伴随着对东北人民的残酷屠杀、血腥逮捕、疯狂讨伐和野蛮奴役、迫害来进行的。14年,东北人民生活于深深的苦难之中。 血腥屠杀细菌试验掠夺资源奴化教育建立伪满政权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正式成立。溥仪担任国家元首,首都定在新京(现在的长春)。 伪满洲国成立日军铁蹄下的东北日本侵占我东三省沈阳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做傀儡,建立伪满洲国。长春位于长春市东北角的伪满洲国皇宫我们身边的历史日军铁蹄下的东北伪满洲国国旗我们身边的历史日军铁蹄下的东北我们身边的历史日军铁蹄下的东北
2.伪满国务院(白
求恩医大基础部)伪满新皇宫
旧址(地质宫)3.司法部(医大校部)4.交通部
(医大卫生系)5.治安部
(医大一院)6.文教部
(师大附小)7.民生部(省
石化设计院)8.外交部
(省社会科学院)伪满洲国八大部华北危急!!!日军铁蹄下的东北
华北危机!
整个中华民族危机!张学良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的卫队进抵蒋介石驻地临潼华清池,与蒋介石的卫队交火。蒋介石闻枪声,仓皇越后墙逃走,爬上山坡隐蔽,被张学良的卫队搜索发现后捕获。同时,杨虎城部下将留居城中的蒋介石高级党、政、军官员陈诚等10余人拘押。同时致电中共中央,要求派代表到西安共商团结抗日大计。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兵 谏 亭西安军民为支持张学良、
杨虎城的抗日壮举上街游行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突然爆发,立即引起了国内外
和国民党内部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应……
难忘九一八【西安事变新闻报道】 《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进行了报道。这份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事态如此发展,将会引起国内、国际时局的怎样变化呢? 下面是延安、南京、日本东京、美国华盛顿等地记者发回的消息。
难忘九一八赴东京的记者:我是报社派往日本东京的记者,日本暗中支持何应钦向西安进兵,企图挑拨中国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从中渔利,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日本主张杀蒋还是放蒋?目的是什么? 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借机杀掉蒋
介石,以便扩大侵略中国。
难忘九一八赴华盛顿的记者:我是专赴华盛顿负责了解
美国方面动态的记者。美国白宫因为担心中
国国内亲日派,会排挤美英在华的势力。他
们主张,蒋介石和共产党采取某种形式的联
合。
美国主张杀蒋还是放蒋?目的是什么? 美英: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
日本扩大侵华,
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
所以支持放蒋
难忘九一八赴南京的记者:我是赴南京方面的记者。
南京方面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主张讨伐张学
良。12月16日,亲日派调大军进攻潼关,
又派飞机准备轰炸西安。与此同时有消息
说,国民党亲英美派宋子文、宋美龄将到
西安和张、杨谈判。
南京方面主张杀蒋还是放蒋?目的是什么? 南京国民政府: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主张“讨伐”
张学良,实际是要杀蒋。亲美英派宋美龄等
竭力主张放蒋。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侵略中国。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美英的在华势力,支持和平解决。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亲美英派宋美龄等竭力主张和平解决。日本美英亲日派亲英美派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西安事变活动与探究 讨论: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如果杀掉蒋介石,当时中国会……蒋介石的军事实力很强,共产党不敢杀他。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从而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应张学良电邀,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赴西安谈判西安事变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在于它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它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蒋背信弃义,软禁了张学良。1946年,共产党曾提出释放张学良,未获同意。后国
民政府撤往台湾,蒋介石将张学良转至台湾继续软禁。1975年,蒋介石逝世。1990年起
张学良逐渐得以恢复人身自由。1995年离台,侨居美国夏威夷。2001年10月14日下午2
时50分,在美国夏威夷首府檀香山,享寿101岁,成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将军。 张学良和赵一荻在张学良
九十大寿庆贺会上合影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逝世,享年一百零一岁。西安事变张学良一直坚持:“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西安事变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1937年11月底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随后被诱至南昌囚禁。在此以后的12年中杨虎城一直被监禁,先后被关押于湘、黔、川等地。1949年9月国民党兵败溃逃时,杨虎城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重庆戴公祠,同时被害的还有杨虎城的二儿子,不满10岁的小女儿,杨虎城的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杨虎城的秘书宋绮云夫妇及孩子宋振中(小萝卜头)。市民自发为杨虎城将军等烈士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