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21课《爱莲说》精品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2016)第21课《爱莲说》精品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30 19:1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爱莲说》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周敦颐的文学常识。
2、疏通文意,理清文中的难词、难句和关键的语句。
3、分析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抓住“文脉”,理清文章主旨。
4、理解文章“托物言志”以及“衬托”的手法。
5、熟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目标:
1、文中的难词、难句和关键的语句。
2、分析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抓住“文脉”,理清文章主旨。
难点目标:
1、文章中的“衬托”手法。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德育目标:
1、学习作者淡泊名利,“出淤泥而不染”,追求高洁德行的志向。
能力训练:
1、想象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探究问题的能力
4、审美能力
教法设计:
1、探究型教学法
2、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
1、质疑式学习法
2、互助合作学习法
学前准备:
1、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周敦颐的文学常识及“说”这种文体。
2、根据注释或翻检字词典,疏通文意。
3、熟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知道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吗?它是以哪种花来构成的?生:莲花。(展示澳门区徽)师:澳门同胞为什么要以莲的形象作为自己的区徽呢?不仅因为澳门的莲花多,莲花美,更是因为莲花象征澳门人民渴望回归祖国大家庭的纯洁、高尚的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一定看见过莲花,现在,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莲花的姿态。(展示莲花图)
2、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进行简单的评述。
(供参考用:星罗棋布,玉立亭亭的荷花。红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暇;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雨;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的景色)
3、师:宋代的哲学家周敦颐也特别喜欢莲花,并写下了《爱莲说》这篇文章。他为什么独爱莲?他是怎样描写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下边我们来学习这篇文章《爱莲说》。(展示课题和彩图)
二、新课教学
1、介绍文学常识。
指明学生介绍周敦颐的文学常识。(生回答后,显示周敦颐的文学常识)
(2)讨论文体。
师:《爱莲说》是怎样一种文体呢?
生:“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来论说道理。《爱莲说》就是通过咏物来论说道理的,及论说一下喜欢莲花的道理。它是古代一种以议论为主的文体。(生回答后展示)
2、放朗读带,要求学生正音,注意朗读节奏。(展示课文,放朗读录音)
(1)、正音
fán

zhuó
màn
xiè
xiǎn






(2)节奏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学生齐读课文。
3、疏解文意。
(1)分小组讨论学习疏通文意,并提出课文中的难懂的字词句。(展示原文,放轻音乐)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学生互助解决,如遇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帮助解决)
(3)指明学生口译本文的大意,教师作点拨。(展示本文的译文)
(4)学生小声齐读译文。
4、赏析课文
(1)师:周敦颐独爱什么花?生:莲花(展示板书中的莲花图)
师:既然“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作者为什么独爱莲花呢?
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生回答后,齐读此句,师板书回答的内容并展示)
(2)(展示莲花图,并写出上句原文)师:这七个短语分别描述了莲花的哪一方面的特点?请同学们结合这幅莲花图来谈谈。(指明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点拨)
师:“淤泥”和“清涟”是莲花的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写莲花的体态;“香远益清”是指莲花的香味;“亭亭净植”指莲花的整个形体姿态;“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观赏者的角度来说的写它的清高风度。前六个短语是从莲花本身而言的,最后一句是从观赏者的感受来说的。(在对应句子的下面板书生长环境、体态、香味、形体姿态、观赏者。
学生齐读此句)
(3)师:作者爱莲,不仅因为喜爱莲的外形,更是因为它是一种人的化身,请联系第二段,莲花是哪种人的化身?生:从“莲,花之君子者也”一句中可看出是君子的化身。(板书;君子)
师:莲与君子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最后明确)
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可见其高洁、质朴;“中通外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可见其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香远益清”——美名远扬;“亭亭净植”——志洁行廉,仪态端正;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见其清高。(完善板书并展示)
师:由此可见,君子是怎样一个形象?
生:正直、高洁、质朴……
师:本文主要写莲花,为什么要谈到菊花和牡丹呢?(板书:菊、牡丹)请从文中找出写菊和牡丹的句子。(展示原文)
生:“晋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生回答后用波浪线勾出)
师: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对写莲花有何作用?(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师;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些都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同时,作者对菊是肯定的,菊花是作者树立的正面形象,从正面衬托莲花的形象。(板书:正衬)
师:文中以菊花来正面衬托莲的形象,为什么还要写到牡丹?对写莲又有什么作用?(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师: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们贪慕富贵,追逐名利,这种人生态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花的君子形象的。(板书:反衬)
三、课堂小结(展示板书)
1、师:在本文中,作者为了突出莲花这一形象,采用了衬托的手法。借菊花、牡丹分别从正面和反面来衬托莲花的品质。作者写莲花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赞美莲花,主要是为了借赞莲花来表达自己做君子之人的心志,作者借莲花表志这种表现手法叫托物言志。(板书
: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