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古代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材的愤慨之情。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文导入:
学生抢说有关马的成语、俗语或故事
二、
介绍作者:
韩愈
(768-824)字退之,河南南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韩氏先人原是昌黎
(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摘自《辞海》“韩愈”条)
三、简介文体:
《马说》是托物言志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从字面上可以解为“说说千里马”或“谈谈千里马的问题。”
三、
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正音,把握好古文朗读的节奏。
2、师生互动,根据预案,讨论,传授,明确古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学生流畅翻译原文,把握每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四、课文分析
1、课文是如何阐述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的?
2、为何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可补充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
3、课文如何描述千里马的悲惨遭遇?
4、千里马和伯乐到底是什么关系?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
5、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6、食马者不知的后果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7、课文用了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食马者的表现?用了什么修辞?抓住了哪些方面的描写?从中看出食马者是个怎样的人?
8、作者是就千里马谈千里马的问题吗?如果不是,那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介绍写作背景: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奔走相告,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这篇文章的另一用意是曲陈心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9、指认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10、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什么?
11、学生讨论,明确“千里马”、“伯乐”、“食马者”的另一层意义。
五、总结课文:
1、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2、中心:
借古代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以千里马比作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作圣明的君王,借千里马的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六、讨论交流:
1、你是如何看待“千里马”—人才的问题的 (可借助三级训练P10
7-8完成)
2.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 写了些什么作品
3.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4.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七、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及注释,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马说
韩愈
(识别人才的人) 伯乐不常有
—— 不以千里称也(痛惜)
(埋没人才的人) 食马者不知
—— 求其能千里也(愤怒)
(没有才能的人) 其真无马也邪
—— 其真不知马也(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