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
普通高中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必修1)
一,课题:鸦片战争
二,教学目标: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经过;中国军民奋勇抵抗;鸦片战争的结束。
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分析鸦片战争发生根本原因和性质,利于学生开发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分析联系,利于学生形成发散型的思维,理解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态度,价值观上。虎门硝烟,对毒品的正确认识。学生通过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有一个全面的 认识。林则徐等禁烟英雄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爱国主义情怀。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2课时
五,教学重点:1,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它发生的大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学生应该了解鸦片战争前国内外的形式比较,利于掌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
2,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以及签订各条款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后对中国的历史进程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影响。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综合能力。
六,教学难点:1,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它发生的大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学生应该了解鸦片战争前国内外的形式比较,利于掌握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
2,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内容以及签订各条款的影响。鸦片战争之后对中国的历史进程的影响,特别是经济影响。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综合能力。
七,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的导入法 引导讨论法观察学习法比较分析综合法
八,教学过程:1,用三张图片引起学生们对鸦片战争的兴趣来导入新课。图片依次是罂粟花,1840年前后吸鸦片的中国人,鸦片战争场景图。从美而妖艳的罂粟与吸鸦片精神萎靡不振人与人们厌恶的战争场面形成鲜明对比,发人深思。(同学们知道图片的花儿吗? 会不会有同学在想,那么美的罂粟,吸鸦片和战争有什么关系呢?)
2,重点讲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从战前国内外形式比较,来看战争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板书:中国和英国从政治,经济,军事,综合国力来比较。得出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根本原因)。但是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差中,英国处于入超中国处于出超,英国在中国就没得到资金,市场,劳动力。走私鸦片,谋取了很多暴利。面对“天朝上国”的国内外局面,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展禁烟活动。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激化了英国在华因鸦片谋取暴利的英国人。英国借口在1840年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 1,虎门硝烟,贸易逆差(直接)2,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打开中国大门
3,重点讲解鸦片战争的失败后《南京条约》签订的内容及危害和战后对中国的影响。 板书《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军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被破坏。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政府财政和人民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广厦福宁上—中国城市化进程)五处为通商口岸——贸易主权破坏,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等。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社会性质:由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革命任务:反封建到反帝反封建。革命形式: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到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次之。思想上:开始看眼看世界。
板书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便利了列强扩大侵略权益。 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为列强后来建立租借提供了借口。
4,重点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与英法签订的《天津条约》和1860年英法签订的《北京条约》。圆明园的破坏。外国人怎么样在中国生活下去。割地,赔款。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半殖民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与列强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九,作业布置:1,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原因,时间,经过,侵入国,影响) 图表式
2,对鸦片战争的看法(小论文)
十,板书设计:鸦片战争产生的时间,原因,经过,结果,影响。
十一,教具:图片
十二,教学反思:在本课学习中,教学方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学生基本上能理解。不足之处,对于难点重点掌握欠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重难点讲析,注重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