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学案+课件(14张)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9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学案+课件(14张)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31 11:41:20

文档简介

导学案
科目:历史
课题: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学习目标:
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理解德意志政体特色的历史原因。
知识梳理:
项目
法国
德国
背景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原因)—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国→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1871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德意志的统一
原因:
领导者:
方式:
政体
政体确立的标志
宪法内容
议会:
总统:
皇帝:
宰相:
议会:
特点
意义
积极:
消极:
合作探究:
1、法国的共和之路为何如此艰难?
2、马克思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的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造成这些特色的原因是什么?
3、比较法德两国代议制政体的异同。
巩固运用:
1、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对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
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都有权解散议会
C. 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2.伊藤博文于1882年3月去欧洲考察宪法,据记载:“留欧三个月便掌握了制胜自由民权派的理论和手段,他满怀信心的说:充分确立了巩固皇室基础,使大权不致旁落的大道理。”伊藤博文较快接受德国影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德意志统一前,日本明治维新前,两国君主都握有实权
B.德意志统一前,日本明治维新前,两国都没有制定宪法
C.德、日两国都保存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
D.德、日两国都要废除一些不平等条约
教师/学生反思:
课件14张PPT。 第 9 课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工业革命开始)1799年拿破仑发动
政变,1804年称帝,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1815年封建专制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巴黎人民推翻波旁王朝,建立君主立宪政权1848年“二月革命” 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路易.波拿巴宣布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二帝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1871巴黎人民起义推翻第二帝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世纪时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
(资本主义发展但封建小农经济占优势)一、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17891852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的示意图17921804183018481870共和制 君主 立宪制君主制17911815请思考:2、共和之路虽然艰难,但是最终胜利实现,说明了什么?民主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性1、艰难的原因:①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②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③资产阶级内部意见分歧
④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众议院参议院选 民(普选产生)选举组成国民议会
负责(立 法 权)(行 政 权)参众联席会议选出(间选产生)得 到同 意解 散总 统内阁部长组成政府可 以任命1、宪法颁布后,共和派经艰苦斗争,终于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2、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分享政权的机会,为法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影 响: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这样一个国家!”
----席勒(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 ) 长期以来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到18世纪后期,德意志全境分布着296个邦国,1000多块领地,各邦有自己的货币制度、自己的关税和各种工商条例,各邦之间关卡林立。
一个商人从柏林去瑞士必须经过十个国家,兑换十次货币,办理十次过境手续,缴纳的关税超过他所运货物的价值。资本主义发展很艰难18641870三次王朝战争
俾斯麦“铁血政策”
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19世纪
中期德意志的统一1、背景:2、过程:3、影响:要求实现统一①积极:使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增强了综合国力
②局限:保留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传统1、前提:
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怎样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三次王朝战争的胜利2、标志:1871年《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 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
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立法:联邦议会
帝国议会
行政:内阁
皇帝:国家元首
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帅军队、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议会,统帅军队,权力巨大宰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议会: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审批法律;帝国议会权力较小,由普选产生马克思对德意志帝国的评价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主义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宪法表明:皇帝和宰相权力极大;议会无实权
可见: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国家统一,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推动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19世纪末)。4、评价:⑴进步性:⑵局限性:①德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②具有浓厚的专制 (君主权力过大)和军国主义色彩;
③造成德国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相同 ①都是资产阶级专政;②都实行政党政治
③都是代议制的实现形式,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④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元首及其产生方式 总统;选举产生;掌握行政权议会的权力和地位 有立法权
(权力中心)立法机构,作用较小;帝国议会所有法案都须经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皇帝(权力中心);皇位世袭 ;皇权至高无上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立法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与议会相互制约皇帝集行政和立法大权于一身,议会大受限制 不 同德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之比较?行政机构皇帝任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行政权归总统;总统权力受议会限制国家政体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共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