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33课 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新)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第33课 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28 20:09:27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33课 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第七单元 多民族政权并立与两宋社会变化《清明上河图》学习目标1.了解宋朝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
2.了解宋朝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情况;
3.了解宋朝的文学、艺术成就。一探究点:都市生活和市井文化你能给大家描述一下宋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吗?(1)宋代城市已打破居民区和商业区的界限,城市商业活动也突破了昼夜的限制,除白天营业外,还有夜市和早市。北宋东京城汴河虹桥边,店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邻河的茶肆中顾客不少,对街还有浴室和轿铺。宋烹茶图节日时戏台前人头攒动。北宋东京城(2)北宋都城东京人口最多时达百万以上,城中商业店铺林立,最繁华的商业区昼夜经营。宋代斗茶图(3)宋代饮食业非常发达,饮酒、饮茶成为普遍得到社会风气。城市服务行业也迅速发展,分工细致。《清明上河图》瓦子读史料: 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4)瓦子的出现《清明上河图》瓦子读材料,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城市中出现了大型的休闲娱乐场所是瓦子。这里面有一块比较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清明上河图》瓦子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一探究点:宋词的流行1.特点:句式有长有短,语言通俗浅近,题材贴近生活,更适合自由抒发个人情感。2.背景:随着北宋社会经济和城市 的发展,词日益流行起来。苏轼北宋拓展了词的题材范围,词的境界高远,豪迈雄浑,开创豪放词派《念奴娇·赤
壁怀古李清照两宋
之交前期多写生活情趣,真挚自然;北宋灭亡后,反映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梦令》
《武陵春》辛弃疾南宋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
抒情、写景、叙事、议论,
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
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
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破阵子 ·为陈甫
同赋壮词以寄之》
《永遇乐 ·京口北
固亭怀古》3.代表词人苏 轼 多才多艺(烹饪、宋词、书法)的苏轼开创词的豪放风格,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对后世影响很大。生活于两宋之交,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历城)人。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李清照
(公元1084~约1151)辛弃疾发扬宋词的豪放风格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 想想在你知道的诗词里,还有这种豪放风格的吗?李白《望庐山瀑布 》
毛泽东《沁园春·雪》评价:宋词的流行是北宋社会安定和都市繁华的产物,既适应了平民大众的世俗文化需求,也反映了宽松的社会氛围下文人士大夫对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座丰碑。都市繁华与市井文化的兴起都市生活和市井文化早市、夜市、瓦子打破市坊界限宋词的流行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1.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B2.两宋之交最著名的女词人是( )
A 陶渊明 B 王昭君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C3.一位法国学者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在经济和人民日常生活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下列名词能够反映宋代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现代化”水平的有( )
①会子 ②交子 ③瓦肆 ④岁币 ⑤喝茶品茶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D4.《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的作者是( )
A.苏轼 B.李清照
C.关汉卿 D.辛弃疾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