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
第Ⅰ卷(选择题共44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5
分,共75
分。每小题只有1
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将每小题的正确选项填入下表中)
图1
是某地区某时的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3
题
1、此时,甲地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图中锋面的性质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冷锋向西移动
B、冷锋向东移动
C、暖锋向西移动
D、暖锋向东移动
3、图示时刻,乙地
A、雾霾笼罩
B、气压骤降
C、大风降温
D、酷热难耐
图2
示意某地的气候状况。读图,完成4-6
题
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欧洲西部地区
B、我国西北地区
C、北美五大湖地区
D、南美巴西高原
5、该地典型的植被类型是
A、温带荒漠草原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6、该地发展农业的突出自然优势是
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B、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C、有充沛的灌溉水源
D、水热充足且配合好
图3
是世界某城区某月7℃等温线近百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而变化的示意图。读图,完成7-9
题
7、研究表明,影响全球近百年7℃等温线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成分
8、图中海域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A、沿岸有寒流经过
B、海洋比热容大,降温慢
C、海底地形为海岭
D、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9、该月,图中河流
A、有明显的凌汛现象
B、处于枯水期
C、补给两岸地下水
D、含沙量较小
荷兰是受风暴潮影响严重的国家,风暴潮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导致海水异常升降的现象。图4
示意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由堤防闸坝组成的防潮抗洪系统,其闸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打开或关闭。读图,完成10~12
题。
10、荷兰沿海风暴潮多发的原因是
A、靠近台风发源地区
B、常年受西风影响且地势低平
C、海岸线长,摩擦力小
D、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11、以下情形中,堤坝闸门需要打开的是
A、海水低潮位时
B、风暴潮发生时
C、河流枯水期时
D、河流结冰期时
12、适当时刻打开闸门,可以防止
A、海水的入侵
B、土地盐碱化
C、河水的泛滥
D、风暴潮时
当地时间2016
年10
月7
日,飓风“马修”横扫加勒比地区,造成拉丁美洲最贫穷国家海地近900
人遇难,8日飓风沿着美国东南沿海缓慢向北移动,虽威力不断减弱,但仍给美国多地带来恶劣天气。图5
是“马修”移动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
题。
13、海地因飓风重创而死亡人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受灾地区广,持续时间长
B、位于飓风中心,风力强大
C、建筑质量差,应急预案不完善
D、地势起伏大,次生灾害严重
14、飓风北移期间势力不断减弱,是因为
A、受暖流影响,气温升高
B、植被覆盖好,风速降低
C、海岸线曲折,拦截飓风
D、向高纬运动,气温逐降
15、“马修”破坏力最强时,近地面气流
A、上升辐散
B、下沉辐散
C、辐合上升
D、辐合下沉
河谷地带一般水分充足,植被繁茂,可是在西藏东部的昌都(97.8°E,31.13°N)地区,金沙江、澜沧江与怒江流过的大多峡谷确实干旱少雨的“干热河谷”,其河谷中可看到生长茁壮的仙人掌,森林则分布在山顶,形成倒置的垂直植被带。据此,完成16—18
题。
16、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水热条件
D、海拔高低
17、昌都地区干热河谷的形成原因是
A、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B、受干热的东北信风影响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下沉气流的增温减湿明显
18、图6
是“山谷风”示意图,其中与干热河谷森林分布在山顶有关的气流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图7
是世界部分区域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
题。
19、图中四地附近有世界重要海上交通贸易通道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该通道便捷地沟通连接了
A、太平洋与大西洋
B、红海和地中海
C、南亚与北非
D、东亚与南亚
21、该通道的海上风浪一般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A、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B、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C、气流以下沉运动为主
D、位于避风的狭窄海湾
图8
中甲湖泊总流入水量的80%-90%来自乙河,1975-2014
年期间,该湖泊面积在波动减少,平均每年减少约15.4km2。读图,完成22~24
题。
22、乙河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B、以雨水补给为主
C、流量年际变化大
D、汛期主要在夏季
23、甲湖
A、是典型的咸水湖
B、冬季不结冰
C、西部适合淡水鱼生长
D、常年风平浪静
24、甲湖面积萎缩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当地气温日较差减小
B、湖泊流域面积缩小
C、当地地下水位下降
D、水土流失面积扩大
行走在西欧的高速公路上,可见一排排的风力发电站矗立在道路两侧,如茵的草地上整齐的摆放着由机械化打草机卷起的草垛。影响风力发电场选址的自然因素一般有风能资源、风向稳定性、风力年变化、气象灾害、地形特征等。据此,完成25-27
题。
25、西欧冬季的气候特征是
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低温少雨
D、高温多雨
26、西欧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不利于耕作业发展的自然原因是
A、旱涝灾害多发
B、气温年较差小,病虫害多
C、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D、温和湿润,光照不足
27、与我国相比,西欧发展风电的最大自然优势是
A、风能资源丰富
B、风向相对稳定
C、海岸线漫长
D、地形平坦开阔
2016
年10
月16
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在印度果阿(74°E,15°N)举行,这是金砖五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领导人自9
月4-5
日,G20
杭州峰会非正式会晤后的再次聚首。据此,完成28-30题。
28、G20
峰会期间,杭州比果阿
A、正午日影短
B、白昼长
C、公转速度快
D、气温高
29、10
月16
日,当果阿太阳高度最高时,全国均处于西半球的金砖国家是
A、中国
B、巴西
C、南非
D、俄罗斯
30、金砖五国中
A、以热带气候为主的国家有三个
B、俄罗斯和巴西地势特征相似
C、有季风气候分布的国家有三个
D、中国气候类型最复杂多样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
分)
注意事项:
1.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的中性笔答在答题卡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二、非选择题
31.(14
分)
图9
所示地区经常遭受早灾影响,下表是W
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W
城市的气候特征,并说明该气候类型的成因。(8
分)
(2)指出图示地区早灾多发的时间,并分析原因。(6
分)
32.(14
分)
图10
是贺兰山自然带垂直带谱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说明贺兰山甲、乙两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6
分)
(2)判断甲坡的坡向(东坡/西坡),并说明理由。(8
分)
33.(16
分)
图11
是黄河三角洲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描述黄河三角洲海岸线的变化特点,并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其变化的原因。(10
分)
(2)指出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变化对黄河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所产生的影响。(6
分)
34.(16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地处黄河中上游,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海拔大多在1000
米以上,大部分地区气候+燥,属于大陆性很强的温带季风气候。甘肃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图12
是甘肃省简图。
(1)说明甘肃省的地理位置特征。(4
分)
(2)解释甘肃省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原因。(6
分)
(3)说明甘肃省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6
分)
35.(15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3
是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是世界水能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但其水能的开发风险大、难度大、投资大。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
分)
(2)分析该区域水能丰富的原因。(5
分)
(3)分析该地区开发水能资源可能遇到的自然障碍。(6
分)
注:主观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