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近代民主革命
1840年
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9年
资产阶级领导
无产阶级领导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反封建反侵略
1、概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史实
2、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课标要求:
本课基础知识学习交流
姓名
生日
籍贯
标志
意义
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23日
上海、嘉兴南湖
中共一大召开
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中共的出生证明
国民革命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
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
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儿歌《两只老虎》的乐曲)
1927年初,北伐军打到了我们武汉,国民政府也由广州迁到了这里,可我们武汉一些老百姓还不太了解北伐战争是怎么回事,还以为这又是一场军阀混战。请你以北伐军政治宣传员的身份,向我们武汉老百姓介绍介绍北伐(目的、对象及进展)。
(1926—1927年)
国民革命运动(国民大革命
/大革命)
1924-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以打倒军阀、除列强为目的的人民大革命。北伐是国民革命运动高潮。
本课知识线索梳理
1921年
1926—1927年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1919年
探究一、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合作探究:
材料一:“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毛泽东《五四运动》
材料二: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上海学联告同胞书》
材料三:“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在这样一种大潮下,马克思主义也作为西方学说的一种,比较广泛地在中国传播------
——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探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从对当时
和对现在两大方面思考)
?
对当时:
1、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
为中共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2、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为中共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3、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对今天:
五四精神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爱国、民主、奉献、敢为人先等精神
1919年5月4日,北京各校学生在游行示威中,火烧赵家楼(曹汝霖宅),痛打来不及逃走、化装成日本人的章宗祥。
“我愿学生事件付法庭办理,愿意检厅去提起公诉,审厅去审理评判,学生去遵判服罪……因为,如不如此,我们所失的更大。在道理上讲,打伤人是现行犯,是无可讳的。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
——梁漱溟《论学生事件》
著名国学大师。五四运动时,在北京大学任教
示威游行
砸日本车
材料:
当孙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当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弱小。于是我们可以把急需伙伴的他们叫到一起。
——共产国际代表
依据上述材料思考:国共合作的原因有哪些?
(从必要性、可能性两方面思考)
探究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
?
是当时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是各国共产党的上级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
国共合作
的原因:
必要性:
1、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一次次被镇压
2、国民党(孙中山)进行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一次次失败
可能性:
1、国共两党有着共同的历史使命:打倒军阀、除列强,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共产国际的牵线搭桥
1923年,军阀吴佩孚镇压京汉铁路大罢工,
制造了“二七惨案”,工人领袖林祥谦、施洋等和200多名工人倒在了血泊中。
特别是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深感要寻找新的革命出路。
探究三、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功与失败
1924-1927年,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以打倒军阀、除列强为目的的人民大革命。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的高潮。
有人说:国民革命成功了
有人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
你认为呢?(陈述你的观点及理由)
历史功绩:
1、前所未有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革命。
2、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
4、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宣传了中共的纲领,
扩大了中共的影响。
共产党掌握了部分武装。
群众受到革命洗礼。
失败是指:国民革命运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中国共产党
一个政党
五四运动
一次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一次高潮
本课小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7)
一个开端
北伐战争
一个开端
一个政党
一个开端
一个政党
一个开端
一次合作
一个政党
一个开端
一次合作
一个政党
一个开端
一次高潮
一次合作
一个政党
一个开端
一个政党
无产阶级
登上舞台
成立政党
参与革命
------
领导革命
1、依据下列图片内容特征,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一次运动
揭露北洋政府卖国的小册子
运动时的纪念章 运动中散发的传单
A、五四运动
B、国民大革命
C、一二·九学生运动
D、护国运动
√
2、“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
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国民党的诞生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
4、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领导阶级不同
B、指导思想不同
C、所处时代不同
D、革命前途不同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程标准】
概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发生和诞生过程,认识到它们对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了解国共合作实现的基本史实。了解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的开展,理解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2、过程与方法:
探究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意义,让学生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探究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是最主要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同时注意对他们的激励:不忘五四精神,努力学习。(2)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应该珍惜现有的幸福。
【预习作业】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9年,
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过程:
1919年5月4日爆发,中心在
,主力是
。6月,中心转移到
,主力是
。
工人罢工,
罢市、学生罢课的浪潮波及全国。
3、口号:
“
,
。”
;“废除
”
;“
在和约上签字”
4、结果:取得初步胜利:
释放
。罢免
、
、
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
上签字。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1、背景: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
日益结合;陈独秀和
酝酿成立共产党;
的帮助。
2、成立标志: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中共一大主要内容:通过了党纲,确定了党的名称和奋斗目标;决定党的中心工作是
;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
为书记。)
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民革命运动)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背景:中共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中,深感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
。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
的决定。
(2)
合作形式: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到国民党当中去)
(3)实现的标志:1924年,孙中山在
召开的有共产党员参加的
。
(4)意义:标志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2、北伐战争:
对象:
、
、
三派军阀势力。
条件: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战争的概况:1926年,国民革命军从广州出师北伐。北伐军势如破竹,很快消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
。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革命政变,在南京建立
。1927年7月15日,
与共产党决裂。不久,宁汉合流。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合作探究】
探究一、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从对当时和对今天两方面考验)
探究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
探究三、国民革命运动的成功与失败(各抒己见)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依据下列图片内容特征,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一次运动
揭露北洋政府卖国的小册子
运动时的纪念章
运动中散发的传单
A、五四运动
B、国民大革命
C、一二·九学生运动
D、护国运动
2、“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国民党一大
3、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国民党的诞生
C、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有誓词称:“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总理遗命,炳若晨星。”誓词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5、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A、领导阶级不同
B、指导思想不同
C、所处时代不同
D、革命前途不同
6、1926年开始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取得了重大胜利,其重大历史意义在于
A.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C.从帝国主义国家手中收回了全部侵略权益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7、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A、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B、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8、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俄国帮助的进步性
C.领导阶级的先进性
D.革命成果的丰富性
9、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是
①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②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③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④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⑤共产国际的帮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10(选做题)、“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以上是北伐军歌的歌词,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北伐战争的时代新特点有①各革命阶级阶层实现大联合
②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③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④革命志士前赴后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1(选做题)、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应是
①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②中共“三大”的召开
③国民政府出师北伐
④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
12(选做题)、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运动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下列符合这种主张的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选项是:①“扶清灭洋”②“师夷长技以制夷”③“打倒列强除军阀”④“内除国贼,外争主权”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和会现场
五四运动浮雕
材料二
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主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的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振兴中华民族。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之间有什么关系?
(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五四精神主要有哪些内涵?
(4)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结合实际写一篇小论文。(此问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