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课件(31张)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 抗日战争教案+课件(31张)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31 12:35:44

文档简介

第16课 抗日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2)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
(3)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4)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2)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2)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3)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难点: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抗日战争
屏幕投影图片,钓鱼岛主权问题,联系今天的中日关系导入新课
【讲授】抗日战争
师:屏幕投影本课课题
第16课
抗日战争
师:课件展示课标,先将本节课的内容从总体上给学生一个宏观的印象。
根据本课的特点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分四幕让学生逐幕逐层学习。
第一幕:勿忘国耻——野蛮的侵略
方法:放映图片,提供材料,创设场景,逐层设计问题,层层推进,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独自地解决问题。
师:课件展示三个问题:
日本侵略中国是偶然的吗?为什么?
曰本怎样由局部侵华发展到全面侵华?全面侵华的标志?
侵华期间,日军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
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图片和创设的情景逐个自己探究解决。
探究一
师:由甲午中日战争归纳历史原因。
生:历史原因:既定的国策(大陆政策)
师:课件进一步展示材料1、材料2和材料3,让学生探究有利时机、根本原因和现实原因。
材料1:1929—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反革命围剿。
材料2:“所谓满蒙者,乃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外蒙古是也,”这里“不惟地广人稀令人羡慕,农矿森林等物之丰富,世之无其匹敌。”
——田中奏折
材料3:(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日本,)到1931年,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缓和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
生:讨论得出结论。根本原因:为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困境;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冲击;有利时机:国共内战。
师:进一步总结。
探究二
师:让学生自己阅读书上的第一段大字部分以及历史纵横并思考初中学过的知识,对照着课件展示的中国地图讲讲曰本怎样由局部侵华发展到全面侵华?
生: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成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标志)
师:通过这一系列的侵华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危机加深!!!就象国歌中唱的那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师:日本在侵略的过程中制造了一幕幕人间罕见的惨剧,下面反映的只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若干侧面......
探究三
师:让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归纳为三个暴行。首先看暴行一“南京大屠杀”。
生:观看影视图片,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凝视300000》。让心灵受到震撼。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书本讲到的暴行二“潘家峪惨案”,课件展示一系列图片。
生:看并讨论这些图片。
师:日本在做实验时也杀了许多中国人,特别是里面的“七三一部队”用活人做实验。课件展示图片。
生:观看并讨论图片。
师:课件展示总结:“南京大屠杀”——和平居民,杀;“潘家峪惨案”惨案——拒不合作,杀;七三一部队——用于实验,杀。总而言之,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小结:暴行虽已过去多年,但历史从未走远。
记住每一个曾保卫祖国、为国浴血的人。
记住每个曾与这个国家共同经历苦难的人。
国耻记忆,不仅一个日子、一种愤怒,也应是一种反思。
雪耻,不该是一句口号、一种发泄,而应从自我做起。
师:面对日本的侵略罪行,究竟我们家在哪里,路在何方?
第二幕:勿忘先烈——不屈的反抗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
方法: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联系初中所学知识,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完成预习学案上的填空。
师:课件打出探究的两个问题以及学案上的填空:
探究1: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实现的?
探究2、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
生:填写,回答。也可以拿学生的作品投影并讨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
师:引用胡锦涛的话总结两个战场的关系。
师:经过全民族的努力,经过八年的抗战,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第三幕:勿忘胜利——百年的呼唤
师:简单讲述抗战胜利的情况。
课件展示图片材料以及探究的问题:
1、抗日战争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如何?抗曰战争胜利的意义如何?
2、自鸦片战争以来,为什么中国多次反侵略战争都失败,而抗日战争却赢得了胜利?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创设情景,从1840年到1900年,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发动了多次战争,中国都以失败而终。但是中华民族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作为一名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新闻记者,在抗战胜利的记者招待会上,请你慷慨陈词!
生: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生: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生: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民族空前觉醒,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
3.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4.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活动】探究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创设情景,说谜语话抗日。
谜语趣闻: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四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
问题一:你能理解四个谜底的含义吗?
问题二:你赞同哪一个谜底?请简要说明理由。
说说其他谜底的可以理解之处。
问题三:如果以上谜底你都不赞同,试一试自己拟定一个谜底,但要有合理的解释。
生:说谜语讨论回答。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强调美国对日本的打击;苏武——强调苏联最后出兵东北的作用;蒋干——强调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作用;毛遂——强调共产党和毛泽东的作用。
生:最后得出抗战胜利的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是中国胜利的保证。(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也是日本失败,中国胜利的重要因素。
师:哪个是最根本的原因呢?
生:(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是中国胜利的保证
【练习】基础过
1、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2、“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3、下列对抗日战场中两个战场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国共双方分别指挥抗日军队,形成两个战场
B、敌后战场一直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C、敌后战场作战方式与正面战场截然不同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4、“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A.《甲午悲歌》
B.《日寇投降》
C.《珍珠港祭》
D.《台湾沦陷》
5、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因素是
A、实行全民族抗战
B、战争的正义性
C、国际反法西斯力量配合
D、正确的战略战术
6、下列关于抗战胜利的意义评述不恰当的是
A、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抵御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7、非选择题
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图1
1895年4月
日本马关
图2
1945年9月
中国南京
请回答: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图2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3)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4)由上述图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共32张PPT)
1、明代,政府对钓鱼岛实施了有效管辖。
2、清朝官员也曾巡视此地并建港泊船
3、《大陆架公约》《波茨坦公告》均佐证了中国主权
4、日本学者也曾承认钓鱼岛属于中国
可怕的日本历史试题
“日本跟中国每100年就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即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又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课程标准: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3.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4.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对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探究历史

思考现实
世纪之痛
我们闻到了死亡的气息…
第一幕:
勿忘国耻——野蛮的侵略
1、日本怎样由局部侵华发展到全面侵华?全
面侵华的标志?
2、为什么20世纪30年代日本又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日本侵略中国是偶然的吗?
3、侵华期间,日军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
第一幕:
勿忘国耻——野蛮的侵略
日占
上海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沈阳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2年,成立伪满洲国
1935年,华北事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
1:日军局部侵华——全面侵华
民族危机加深!!!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卢沟桥
合作探究一:
为什么20世纪30年代,日本把侵略矛头再次指向中国?日本侵略中国是偶然的吗?
探究历史
第一幕:
勿忘国耻——野蛮的侵略
思考1: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面临的内外局势是什么?
材料一: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惟第三期占领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
明治维新大陆政策的延续,蓄谋已久
材料二、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的经济危机,1931年日本经济危机达到了顶点。……日本统治集团为了摆脱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从各方面加紧侵华战争的准备。……完全听命于军部的广田弘毅组阁,实行全面的法西斯化。——《历史教学参考》
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材料三、“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中国国共对峙
材料四:
一九三一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际联盟尽管派李顿调查团进行了调查,但并没有对日本采取严厉制裁措施。
国际绥靖政策
2、日本侵华原因
历史原因:
现实原因:
1、日本:
3、国际:
2、中国:
探究历史
根本原因
有利条件
直接原因
探究历史
作为和平年代的中国青年,
你记得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吗?!
3、日本侵华暴行
(丧心病狂
罪恶滔天)
第一幕:
勿忘国耻——野蛮的侵略
从本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在神圣的中华大地上,野蛮的侵略者制造了一幕幕人间罕见的惨剧:
 
下面反映的只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若干侧面......
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南京大屠杀
暴行之一
暴行之二
1941年1月25日
日军制造潘家峪惨案,死难者1200余人
焚烧杀害的潘家峪村民
人头示众
日军轰炸后尸体遍野的街头
为掩盖滥杀罪行,封存此照半个世纪之久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在长达12年的时间里,疯狂研制鼠疫、伤寒、赤痢、霍乱、炭疽、结核等各种病菌、并在至少5000名中、苏、朝战俘和平民的健康人体上,进行过包括活体解剖和各种生物菌培养在内的大量惨无人道的实验,但这十多年间被试验的具体人数和种类却一直是个谜团。
暴行之三:用中国活人作细菌实验
日军的侵略
南京大屠杀
潘家峪惨案
七三一部队
和平居民—杀!
拒不合作—杀!
用于实验—杀!

行:
罪行
烧杀淫掠,无恶不作
暴行虽已过去多年,但历史从未走远。
记住每一个曾保卫祖国、为国浴血的人。
记住每个曾与这个国家共同经历苦难的人。
国耻记忆,不仅一个日子、一种愤怒,也应是一种反思。
雪耻,不该是一句口号、一种发泄,而应从自我做起。
抵抗暴力
抗争诉说着一个民族的不屈…
第二幕:勿忘先烈——不屈的反抗
探究:1、全民族抗战是如何实现的?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
·主导作用:
·转折点:
·实现标志:
·决定因素:
·推动因素:
上升为主要矛盾。
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
倡议、主导和促成。
的和平解决。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
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中日民族矛盾
中国共产党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第二幕:勿忘先烈——不屈的反抗
二、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
开展
,建立

百团大战
两个战场协同作战
国民党
共产党
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八路军、新四军
1940年下半年发动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平型关
台儿庄
远征缅甸
国际战场的开辟
正面战场
(片面抗战路线)
敌后战场
(全面抗战路线)
游击战争
敌后抗日根据地
自主学习
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

回民支队
相互依存
相互配合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感知历史
长夜破晓
这是一段屈辱历史的终结…
第三幕:勿忘胜利——百年的呼唤
合作探究
二、
谁打败了日本?
谜语趣闻:1945年抗战胜利后,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大报副刊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四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
讨论讨论
说谜语,话抗日
问题一:你能理解四个谜底的含义吗?
问题二:你赞同哪一个谜底?请简要说明理由。
问题三:如果以上谜底你都不赞同,请你讲讲自己的观点。
“蒋干”——指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党在抗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毛遂
”——毛泽东及其领导的共产党是抗战主要力量;
“屈原”——日本屈服于美国原子弹;
“苏武”——苏联的出兵起了举足轻重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是中国胜利的保证。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也是日本失败,中国胜利的重要因素。
(根本原因)
合作探究三(一):
看下图,你认为抗战胜利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辛丑条约》签订
《南京条约》签订
《马关条约》签订
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探究历史
合作探究三(二):
根据材料,你认为中国的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如何?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了重大贡献------
探究历史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罗斯福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丘吉尔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斯大林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民族空前觉醒,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
3.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4.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抗战胜利的意义
那不是地震,那是南京城三十万的野鬼在颤抖!
那不是海啸,那是东三省孤魂的咆哮。
那更不是核辐射,那是731后代找着了根!
你们祈什么福?他们有靖国神社罩着呢!
你们捐什么款?甲午战争的赔款都还没花完!
——天涯论区
反思历史
反思历史,以史为鉴:
你是否认同这种言论?你会如何跟帖?
第四幕:勿忘使命——历史的反思
请大家抵制日货!
每直接或间接地购买100人民币日本货,你就:
1.为日本厂家增加40元的毛利收入
2.为日本企业增加了20元的扩张资本
3.为日本政府增加了5元的税收收入
4.给日本增加了10颗子弹
5.多印6~8页的篡改历史的教科书和文件
——天涯论区
“抵制日货并不是砸自己手中的日货,而是要造出比他们更好的东西;街道比他们干净;官员比他们清廉;还有我们的年轻人,比他们更有未来,更有希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
胡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