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一、古埃及文明(北非):1、发源地: 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尼罗河颂》
万岁,尼罗河!
你在这大地上出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你将黑夜引导到白天,
……
你给家家户户
带来了光明!从地理位置上看,埃及位于什么位置?Egypt is “the gift of the Nile.”希罗多德为什么说埃及是
尼罗河的馈赠? 埃及处在亚非大干旱带的中部,尼罗河从南到北贯穿全境。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一层肥沃的淤泥,十分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她孕育了古埃及人民,也孕育出辉煌的古埃及文明。
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称颂道: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建立奴隶制国家:
统一:
发展:
灭亡: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被西亚的波斯所灭古代埃及一、古埃及文明(北非):1、发源地: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文明兴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
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实现统一;
约公元前6世纪灭亡。
3、文明标志:法老的陵墓——金字塔埃及规模最大的金字塔——高146.5米边长230多米230万块巨石每块2.5吨“早”:距今4000多年
“高”:塔身高146.5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
落10米,现高136.5米.
“大”:塔底每面长230米,占地约5.29万
平方米,它的规模是埃及迄今发现
的108座金字塔中最大的.
“重”:约230万块大石块,每块约重2.5吨,
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精确之谜 据研究,胡夫金字塔,四边底线误差不出20厘米,与230米的总长度比较,误差在l/1000之内;基底四个直角误差最大不过3分2秒,四边方位同准确的东西南北方位误差也只在1分15秒和5分30秒之间。 数字之谜金字塔高度扩大10亿倍,恰好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
塔高除塔的底边的两倍,约为3.14;
其底面正方形的纵平分线一直延长,就是地球的子午线,它正好把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一分为二;
金字塔高度的平方和每面的三角形面积正好相等……金字塔墓道金字塔是谁建的?1.火星人。理由是现代科学发现火星上可能有
和人类一样高智慧生物。
2.“大西洲人”。西方有学者认为远古时候,
在大西洋中有一个大西洲,那里的人曾经
创造了很高的文明,可惜后来大西洲沉陷
了。
3.古埃及人。根据希罗多德的记载,它是埃及
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见证,更是埃及人民智
慧和力量创造的一大世界奇迹。谁扰乱了这位法老的安宁
展翅的死神将降临他头上法老的诅咒 1922年11月,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打开了一座封闭了3000多年的法老墓,它就是年轻的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
但是,就在这座陵墓发掘不久,以巨资支持霍华德卡特发掘工作的卡纳冯勋爵在进入这座墓室后突然死去。在这以后两年的时间内,在发掘和参观过这座古墓的人员中,先后有22人谜一样地死去了。其中有曾经帮着推倒墓里一道主要墙壁的莫瑟、美国大富豪约瑟夫伍尔夫、首次对木乃伊进行X光透视的X射线学家道格拉斯里德等。古埃及文明之木乃伊埃及法老图坦哈蒙的金棺木乃伊制作流程木乃伊的制作
早在第四王朝,就有一批专门从事防腐处理的人,工作是保存尸体。安努毕斯
黑色豺头神掌管着木乃伊的制作,并指给死者去来世生活的道路。取出器官
死尸被割开以便取出器官。只有死者的心脏留在原处。大脑被勉强用勾子从鼻孔里弄出来。泡碱
掏干器官后的尸体,被浸泡在脱干物质泡碱(硝石)中,然后被抹上树脂、油和香料,以便使身体各组织有弹性。 从左至右依次为:狒狒头哈皮(肺)、猎鹰头克布塞努夫(肠)、人头伊姆塞特(肝)和豺狼头杜阿穆特夫(胃)。内脏放置容器哈佛拉(胡夫之子)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参照哈佛拉,身体为狮子,高22米,长57米,雕像的一个耳朵就有2米高。整个雕像除狮爪外,全部由一块天然岩石雕成。至今已有4500多年历史。 希腊人称狮身人面像为“斯芬克斯”。在古埃及神话里,狮子乃是各种神秘地方的守护者。狮身人面像面部是仿照哈佛拉的面像雕塑的。斯芬克斯谜语:
什么动物,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而晚上三条腿走路? 古埃及人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权力的象征法老的陵墓埃及象形文字一、古埃及文明(北非):1、发源地: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流域
2、文明兴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
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实现统一;
约公元前6世纪灭亡。
3、文明标志: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西亚)底格里斯河
Tigris River幼发拉底河
Euphartes River△两河流域文明:前3500年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全盛时期的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城想象图汉谟拉比(Hammurapi)公元前19世纪 古巴比伦王国兴起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
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二、古巴比伦文明(西亚):1、发源地:两河流域
2、文明兴亡: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3、文明标志:《汉谟拉比法典》石碑“君权神授”《汉谟拉比法典》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进步性)汉谟拉比法典材料一:奉行“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如果 一个人(自由民)挖出了另一个人(自由民)的眼睛,他的眼睛也该被挖出来。
如果他(自由民)挖出了奴隶的眼睛,或者打 碎奴隶的骨头,他将付它(奴隶)价值的二分之一。
材料二:奴隶可以买卖,也可以抵债,如果奴隶对他的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们的主人将可以挖去他的耳朵。
材料三:奴隶可以被任意处死,杀死奴隶不偿命,只须赔偿奴隶主的经济损失。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想一想根据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汉莫拉比法典》是维护什么人的法典?二、古巴比伦文明(西亚):1、发源地:两河流域
2、文明兴亡: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3、文明标志:汉谟拉比法典4、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及利益5、法典评价: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4、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及利益5、法典评价: 巴比伦空中花园二、古巴比伦文明(西亚):1、发源地:两河流域
2、文明兴亡: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3、文明标志:汉谟拉比法典、空中花园4、法典目的: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及利益5、法典评价: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约公元前2500年古代印度早期的奴隶制城邦2.雅利安人入侵公元前6世纪起
逐渐统一摩揭陀国
阿育王约公元前2500年1.古代印度早期的奴隶制城邦三、古印度文明(南亚):1、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2、文明兴亡:公元前25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世纪,雅利安人统一印度。材料: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
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
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一头公牛。从材料中,你能看出古印度有哪些等级?你能不能排列一个顺序?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三、古印度文明(南亚):1、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2、文明兴亡:公元前25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世纪,雅利安人统一印度。3、文明标志:种姓制度梵 天婆罗门(第一等级)吠 舍(第三等级)刹帝利(第二等级)首陀罗(第四等级)祭司贵族 国王、武士、官吏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掌握神权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为了固定等级制度,不允许各种姓之间通婚,界限分明。随着社会发展,又在四种姓之外产生了一个“贱民”阶层,成了最低贱的阶层。
高级种姓通过宗教、法律,社会习俗等种种手段为婆罗门、刹帝利两个统治阶层披上神圣、高贵的光环,让吠舍、首陀罗甘心供养、伺奉他们。它成为当时印度人民沉重的锁链。
激化印度的社会矛盾。三、古印度文明(南亚):1、发源地:印度河流域
2、文明兴亡:公元前25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3世纪,雅利安人统一印度。3、文明标志:种姓制度实质: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及利益影响:内容:
想一想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北部发生里氏6.9级的地震。但是灾民们并没有乱成一团,而是按照不同种姓和伊斯兰教徒的区别,分住在泾渭分明的六个帐篷区。每当要发放毛毯等救济物资时,政府领导人就得提出六份灾民清单。目的就是要确保地位高的种姓群体先获得救助,尽管这样可能使位居最下层的贱民拿不到救济物资。救援人员不由感慨:“地震震垮了房舍,却无法撼动无形的种姓制度。”从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影响:
在当时,激化了印度的社会矛盾。至今,仍对印度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比较简表东方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征政治方面:经济方面:大河流域的农业文明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制 亚非四大文明古国都诞生于大河流
域的河谷地带。
这里水源充足,气候湿润,土地肥
沃便于灌溉,有利农耕,为以农业为基
础的古代文明创造了有利的生态环境。
河谷地带物产丰富,林果满布,鱼类资
源丰富,便于渔猎业的发展。▲问题探究 1.读图思考: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有什么共同特点?
它对古代文明产生有哪些影响? 1.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中国 D.古代巴比伦
2. 右图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
至今仍屹立于( )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3.一位游客在卢浮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历史文物应出自( )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黄河流域
4.在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中,武士,国王属于哪一等级(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巩固练习AB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