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5张PPT。 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建立并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英国、美国、法国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 这三国完成历史转折的过程中,都发生了战争,都采用了暴力手段。当资产阶级的政权建立并巩固之后,由于它们在政治上比封建制度先进;在科技上发明成果累累;在经济上迅速富裕起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体现出全方位的优越性,形成了资本主义时代潮流,世界各国必然要被卷入进来。 教学目标一、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幕府统治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
二、思考和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第六单元 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1、原因:2、时间:3、改革者: 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农奴暴动,沙皇统治危机。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工厂主(资本家)的烦恼最近有些烦,工厂里人手总是不够;产品销售也不如意,农奴太穷了,他们买不起……唉,都是那讨厌的农奴制.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农奴时常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对外——与英法在争夺巴儿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
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 当时的诗人图特切夫形容: “现在脚底下已经没有先前那样牢固而不可动摇的土壤了……有朝一日,醒来一看,自己已处在远离海岸的冰块上。”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亚历山大二世1818-1881 “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请诸位相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从上述材料可看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4、内容:(1)农奴在法律上有人身自由;(3)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以高出当时实际地价许多的价格出钱来赎买。(2)地主不能买卖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制废除后的农民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但是为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下几面墙可以依靠了!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农奴制废除后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为了得到养活全家人的面包,我还得倒伏尔加河上去当纤夫,这样的苦日子啥时候才是个头啊!革命的同志,快些来拯救我们吧!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一、俄国农奴制改革6、影响:5、性质:7、局限性: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答:①他们的说法都有一定道理,是站在不同角度观察的结果,但都不够全面。②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看它对历史产生的客观影响,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老人的说法是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小孩的说法是农奴制改革的消极作用。相比之下,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动脑筋老人: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小孩:那些获得“自由”的农奴,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对他们而言,这次改革没有多少好处。你认为应当怎样认识这个问题?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二、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①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里,天皇大权旁落,幕府将军掌握实权。②西方列强入侵,激化国内矛盾。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日本是什么时候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是什么?温故知新646年大化改新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庭设在京都实权在将军手中,政府设在江户(东京)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幕府统治危机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封建统治阶级哪些人是封建统治阶级? 哪些人反对幕府治?商人、高利贷者、新兴地主、一些大名、武士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民族危机严重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佩里 1853年7月8日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领4艘战舰,驶入江户湾浦贺港。由于其船体为黑色,又不断喷出漆黑的浓烟,发出轰鸣,所以日本人称作“黑船”。
黑船事件:美国舰队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日美神奈川条约》。外国势力渗透,激化了日本国内矛盾。 二、日本明治维新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3、改革者:2、倒幕运动过程:明治天皇鸟羽、伏见战役1868年4 、明治维新时间: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 武士经济地位下降,对现实不满,产生了改变现状的要求。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明治天皇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亲王(即明治天皇)即位,倒幕势力积极结盟举兵。武
装
倒
幕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868年,倒幕武装在伏见、鸟羽击败幕府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二、日本明治维新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5、内容:“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鼓励发展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允许土地买卖。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
努力发展教育。——殖产兴业政治上:经济上:社会生活上:明治政府召开劝业博览会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是日本明治天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第19课 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二、日本明治维新6、影响:5、性质:1、对日本改革的认识? 2、日本明治维新给我们的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动脑筋农奴制的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幕府的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亚历山大二世,
资产阶级性质。明治天皇,
资产阶级性质。(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要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大力发展教育。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留下大量封建残余。是俄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本课小结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封建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留有封建残余。本课小结共性活动与探究 ---------------------------------
----------------------------------活动与探究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1、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的反抗
B、西方的入侵
C、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影响(C)课堂练习2、1853年,首先入侵日本的西方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D)课堂练习3、在倒幕运动中,倒幕派的主力是
A、新兴地主
B、资本家
C、大名
D、中下级武士(D)课堂练习4、日本明治维新中实行“废藩置县”,其中的“藩”指
A、幕府的领地
B、大名的领地
C、武士的领地
D、天皇的领地(B)课堂练习5、明治维新中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改造采取的中心措施是
A、土地国家化统一征收地税
B、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拍卖土地
C、国家租土地给私人建立农场
D、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拍卖(D)课堂练习6、与戊戌变法比较,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显著背景是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C、封建专制统治比较薄弱
D、农民阶级支持全面改革(C)课堂练习“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泽东”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