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课件(24张)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 鸦片战争教案+课件(24张)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1-31 14:40:47

文档简介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和认识: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2.林则徐为维护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3.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地整合历史资料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
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卑劣、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
学习林则徐忧国忧民、严厉禁烟,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爱戴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资料展示):走私船“快蟹”图片,提问:这艘船英国用来干什么?英国为什么要这么做?由此引出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形势,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讲授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
(提?问)思考:19世纪上半叶,主要的航海工具是帆船,当时,从英国航行到中国必须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四个月,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这场战争是由什么引发的?
(资料展示)展示有关鸦片战争爆发前中英两国概况的介绍。
(设计意图)关于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教材没有详尽的介绍,留给学生一定的疑问和不解,为了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通过投影展示资料,创设情境,烘托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问)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鸦片战争的中英双方的概况如何?
(板书)英国入超
(提问)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国人是怎么做的?
(学生回答)向中国走私鸦片。
(资料展示)教材中“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陈澧《炮子谣》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使学生能够对鸦片的走私及危害有个直观的感受,得出鸦片走私“为害甚巨”伤及清王朝的根本之结论。
(小组活动)巧填数字游戏:阅读教材,将下列选项:
①虎门销烟;
②倾销鸦片,烟毒肆虐;
③吏治腐败,军备废弛;
④“驰禁论”与“严禁论”。
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顺序,细心组织整个过程。
(设计意图)用有效地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将原本枯燥的历史通过游戏的形式,经过推理、分析、判断,最后得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就是打开中国市场。
(提?问)在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过程中,中国有位著名的人物,领导了一件功载史册的事,他是谁?领导了什么事?我们怎样评价他?
(板书)二、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禁烟运动
(资料展示)出示林则徐图片,让学生看书后共同完成其简单的个人档案,突出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的作用及禁烟运动的简单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展示,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培养学习的兴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提?问)在禁烟运动中,作为中国人,你最感到扬眉吐气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虎门销烟在当时大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反映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提?问)英国对于虎门销烟这个正义之举,采取了什么举措?
(学生回?答)发动侵略战争。
(提问)有人说,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也许不会爆发;如果林则徐不被革职,中国或许会取胜这场战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设计意图)“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对于这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将它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混淆,通过影像资料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争议问题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板?书)三、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
(资料展示)《鸦片战争示意图》、有条件可以放映鸦片战争的电影片段
(设计意图)教材并未详细介绍鸦片战争的经过,,既节省了时间,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亦可培养学生阅读历史示意图的能力。
(教师总结)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板?书)《南京条约》
(资料展示)《南京条约》签订时图片
(提问)这是怎样的一个条约?
(设计意图)学生从图片中寻找所需信息,得出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这一结论,从而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提问)为什么这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学生回答)《南京条约》的内容“割地、赔款、开放口岸、协定关税”
(教师分析)确实是这样,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些条款。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关于香港问题,我们应清楚,它包括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个部分。香港岛是《南京条约》割出去的。九龙半岛是在《北京条约》割出去的。新界是1898年被英国强行租借的,租期99年,一直到1997年我国政府才把这三个部分连同附近的岛屿全收了回来。
(提问)该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中国主权遭到破坏,经济到掠夺。
(提问)这些条款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
(设计意图)让学生比较各条款对中国的危害,深层次思考挖掘历史信息,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得出“协定关税”危害最大的结论。
(教师补充总结)《南京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贸易主权、司法权等遭到破坏,对中国是一次大规模的经济掠夺,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强国通过通商口岸向中国大规模地倾销廉价工业品和掠夺中国廉价的原料,尤其是“协定关税”对中国民族工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提问)鸦片战争使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回答)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引导)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本上最后一句话: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不是指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也不是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半殖民地的含义是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列强控制和压迫。是丧失了部分的主权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它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的含义是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一定资本主义成分,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即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我们再结合《南京条约》的内容,就会明白:《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虽然是形式上独立的国家,但其独立自主的政治已开始受到外来的干预;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社会也受到外来资本主义的冲击,已不是完整的封建社会,因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总结)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我们就这样走进了屈辱的近代。中国这个古老而又伟大的的民族将会何去何从?
课件24张PPT。 夷船入江来,先截瓜州渡;
  真州城外生烟雾,一炬盐艘不知数。
  天堑飞过蛟龙惊,扬帆直抵金陵城。
  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
  伊相国来操胜算,欲以慈悲弥宿怨。
  夷情贪狠惟爱钱,红旗白旗持两端。
  忽然舁炮钟山顶,俯瞰石城如瞰井。
  阖城恸哭潜出城,一半流亡入鱼艇。
  秋风戒寒和议成,庙谟柔远思休兵。
  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
  吁嗟呼!
  城中歌舞庆太平,城外盗贼仍纵横。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赵函《哀金陵》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浪潮第10课
鸦片战争第一篇章 重现历史 山雨欲来风满楼1.无言的差距——战前的中国与世界中国军舰英国铁甲舰封建统治政治腐败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装备陈旧,军备废弛闭关锁国,虚骄自大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工业革命后,商品经济发达 坚船利炮殖民扩张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资本主义,迅速崛起(一)背景:1、18世纪鸦片战争前中英对比。2.卑劣的行径——英国的鸦片走私英国为什么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灾难?清政府做出了什么回应?罂粟花罂粟果鸦 片正常的中英贸易请思考:(1)上图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什么地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2)为改变这种现象英国采取什么措施?出超地位;走私鸦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思考:鸦片盛行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灾难?“(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 ——林则徐兵弱银荒,危及统治2.正义的回击——虎门销烟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禁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材料1: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2:“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林则徐禁烟运动只是导火线(英方的借口);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中国原材料。第二篇章 亲历历史 取我脂膏供仇虏 第一阶段 1840.6---1841.1第二阶段 1841.1---1842.8满族将领海龄(二)鸦片战争的进程第三阶段 1841.8---1842.8①割岛
②赔款
③开口
④协定关税 1、《南京条约》危害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加重中国人民负担。破坏贸易主权。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便利列强对华商品倾销。(三)鸦片战争的结果和危害内容附件内容: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在通商口岸租地和永久居住2.其它条约危害:第三篇章 感悟历史 沉思往事泪长流 (四)鸦片战争的影响1、政治: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被迫对外开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工人阶级产生。2、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城市出现。3、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开端。4、思想:华夷观念开始转变,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以寻求救国之道。近代史的开端 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殖民地而言的。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非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它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政府,但是实际上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即主权不能完全自主。是历史的沉沦
所谓半封建,也是相对于完全封建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状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即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释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课堂检测1.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推行的对外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自由通商?
C.平等往来 D.出卖利权
2.英国在18世纪中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其主要原因在于?
A.英国对华输入的商品较少?
B.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C.英国商品价格比较低廉?
D.中国对英国输出商品较多 AB3.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
A.扭转贸易逆差 B.毒害中国人民?
C.打开中国市场 D.寻找战争借口
4.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商的利益?
B.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市场? C.清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 D.清王朝坚持闭关锁国政策 AB5.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清政府的屈服求和?
B.军事指挥的失误?
C.战争准备不充分?
D.中国政治、经济、军事落后于西方
6.“大皇帝君临万国,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此话反映了十九世纪上半期清朝怎样的实质问题
A.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B.皇权至高无上
C.国力强盛 D.皇帝、大臣闭目塞听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