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3课《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23课《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30 19:1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能流畅并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词。
二、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三、在想象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重难点:
一、能流畅并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词。
二、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自然景物里,月亮是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她容易激发人的艺术联想。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古人云:“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仰望夜空中的明月,你或许也曾有过美好的遐想。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来感受他的内心世界。
二、读词:
1、吟读
全班朗读全词,朗读诗词速度要慢一些,一边读一边品味,使作品中的形象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注意:字音、节奏、语气、语调。)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词的小序,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设疑:读完小序,你知道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身在何处?心在何处?
明确:密州,子由身边
(这是一首写在密州,思念亲人的作品,朗读的语速应该慢一些,深沉些,读出思念的味道。)请同学们看屏幕:本首词的创作背景,初步和大家一起品味了这首词的语言魅力。
2、译读
再全班带着对词人的了解,再有感情的读词,要想更深地了解苏轼,词作,我们得走进他营造的意境中,先看看他为我们营造了几幅画面。
明确:把酒问天 起舞弄影 辗转难眠 翘首祝愿
设问:在这样的画面中,苏轼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会是怎样?你能想到吗?(各小组读词,想象画面写下来并分组展示。)
选择一个画面,发挥想象,描述画面,可添加苏轼的神态、动作、心理及相关环境的一些细节,试着用这样的句式表达:我透过 这幅画面,仿佛看到苏轼 。
3、 悟读
通过几次的朗读,同学们对作品的感情已经领有所悟,人常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假如你穿越了时空隧道,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明确:读了你的词,我读懂了你,从“ ”这句话中,我了解(明白、佩服……)到你的    ,是因为 。
4、背读
同学们,让我们品味苏轼的《水调歌头》。学完全词再次思考: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身在何处?心在何处?明确:身在失意的仕途,心系天下人。
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背读诗歌并小组内互评。对本词理解后找出重点难点,就本节课所学内容出简单的默写题或者填空题,并提问同学。
三、结束语: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画面和情感就是诗词美丽的双翼,希望同学们能带上这对隐形的翅膀遨游在诗词的海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愿同学们在美好的人生路上,永远都有一片皎洁的月光。
四、反思
这是参加今年国培计划中同堂异构的一个设计,真正体会到郑桂华教授所说的“死在公开课上,活在平常课中。”上这节课刚好是听了郑教授《文言之美》讲座后,这次设计很用心,但是授课过程中对学生预设太主观,备学生不足,老师讲得太多太急,没有传递文言之美,很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