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0课《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01-31 10:13: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给我的孩子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给我的孩子们》是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词是“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分析,甚至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给我的孩子们》是篇书序,本文寄托了对儿童的爱,对儿童率真的天性给予高度肯定,表现出了对成人世界“不由自主”的悲哀。文章真情直白,亲切自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能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理解作者热爱孩子的真情,体会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伤之情。
2、能选取文中描写的孩子们的趣事,分析体会孩童世界真率、自然与热情的特点。
3、能认真解剖自我,在追寻“真“之足迹的同时继续将“真”保持下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童年,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多少动人有趣的故事;童年,是一首婉转悠扬的短笛,奏出了多少纯洁美好的幻想;童年,是一束清新的茉莉,散发出的醉人的芳香。漫画作家丰子恺喜欢儿童,热爱儿童,甚至是儿童的崇拜者。儿童是他漫画里最重要的角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表示对儿童生活憧憬的文章《给我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体会“真”
找出最能概括表达作者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的词。
三、浏览课文,感受“真”
找找文中写了哪些孩子的哪些天真可爱的趣事。
四、说说大人
,对比“真”
通过对比,作者希望孩子们过上怎样的生活?
五、各抒己见,论失“真”
大人是由孩子长大的,他们也曾经“真”过,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失去了“真”?
六、品味佳句,欣赏“真”
针对下列句子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和大家一起讨论,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1、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与热情!大人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
2、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谢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
3、我眼看见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七、明白旨意:挽留“真”
——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
八、作者介绍
丰子恺: 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早年曾从李叔同(弘一法师)学习绘画、音乐,深受其佛学思想影响。“五四”后,开始进行漫画创作。朱自清是丰子恺漫画的发掘者、评论者,也曾为丰子恺的第一本画册《子恺漫画》作序,为第二本画册《子恺画集》作跋。他说:“一幅幅的漫画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
九、眼中世界,总结“真”
“丰子恺眼中的孩子们”
“孩子们眼中的大人们”
“丰子恺眼中的大人们”
十、提提建议,保护“真”
联系文中大人们对童真的态度,结合推荐短文,就如何保护儿童的“真”天性给家长和老师提一点建议。
十一、课后练习,拓展“真”
请以“给我的爸爸妈妈”为题写一篇随笔。
要求:抒发真情,流露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