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
文本分析:
《安恩和奶牛》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丹麦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的作品,这篇文章选自《希默兰的故事》是以日德兰半岛北部故乡为背景,把幼时听到过的各种故事和逸闻进行文学加工而写成的短篇故事集。教参和许多课件对这篇文章的解读都定位于安恩的博爱,超越于常人的对母牛的关爱和理解,而最终将主题指向为我们应对动物抱有爱心与同情心,以众生平等之心关爱和保护动物。但在我多次认真阅读文本之后,“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始终萦绕于脑中,倘若有安恩如此之主人,奶牛又何谈孤单,倘若安恩带奶牛与同类聚聚,散散心的目的达到,为什么要描写奶牛“神情厌烦”,“腿脚僵硬”。而小说这一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文学样式,倘若未沉入文本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究人的生活之路,是否是对这一经典文本的一种轻视。米兰昆德拉曾说过:“小说不是作者的忏悔,而是对于陷入尘世陷阱的人生的探索。”所以我从这篇文章中除了读到安恩的美好心灵,还读到了一种孤独,是一位拥有美好性灵的老人在浮躁的尘世间找不到认可、找不到心灵同伴的孤独,也是一位孤独的人对一头孤独的奶牛终极的生命关怀。透过对奶牛生命需求的认知传达的是一种作为平民的个体生命渴望得到心灵的理解却无法与任何人产生共鸣的绝望,实际上作者的关怀不仅对牛、对动物,更是对人类生活态度、生活需求的终极关怀。所以我认为对这一文本的解读应是多角度的,多方位的,除了感受到人物高于许多人的心灵美之外,如何引导学生读出作品的孤独感,理解作品的孤独的内涵,将成为本节课需要突破的重难点。
教材分析:
《安恩和奶牛》是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课文,单元主题为“亲近文学”,作为学生进入中学以来学习的第一篇小说,我认为需要从意识和方法上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定位,为学生亲近文学打开一扇门。意识上需要学生明确小说的创作是以塑造艺术形象为中心的,而不是情节,情节是为艺术形象的塑造而服务的,打破以往学生只关注作品情节而忽略人物品析的阅读模式。方法上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描写感知、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品鉴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时对小说这一概念了解的应该不太清晰,对小说的接触大多在课外读物上,且阅读时多关注精彩的情节,缺少深度的阅读,所以在此堂课,树立透过人物的描写鉴赏人物形象的意识;树立紧扣文本,深度探究文本的意识。学生在写作时对表现人物手段比较单一,本文的对人物的细致的描写,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读写研究:
我们白杨组经过多次的讨论和研究,达成的共识是读写结合的研究角度可以是研究读写结合的结合点,可以从语言的积淀、情感的生成、思想的升华,结构的整合,技法的传授的角度进行研究,找到读与写的契合点。所以我此次找的结合点是以文本为基础,透过对文本的鉴赏、品味,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从思想和情感上给予学生以更深层次的生成和积淀,以描写为写作技巧的生发点,为学生提过模仿的范本。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并透过人物描写感知人物性格、形象特点,树立应用描写塑造人物的意识。
1、 探究小说的创作核心,感悟文章主题。
二、 教学重点:
1、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并透过人物描写感知人物性格、形象特点,树立应用描写塑造人物的意识。
三、 教学难点:
1、探究小说的创作核心,感悟文章主题。
四、 计划课时:
两课时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心传形,感知描写:
你只闻到了我的香水,没有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将来。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的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主问题设置:陈欧的这段话表现了他怎样的特点?
1、 明确:人物形象的塑造可以透过描写来实现。
(二)代人言心,品味人物:
1、问: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明确:安恩牵着奶牛来到集市,许多人想买她的牛,她都客气的拒绝了,引起了大家的误会,安恩不得不道出实情。
2、品味描写为买主“代言”,谈谈他们的特点,说出他们的内在声音。
明确:第一个人精明、小气、挑剔、懂礼。非常满意奶牛,尤其是它的皮毛,想要将奶牛买回去屠宰了,打算等安恩说出价钱后,好好的砍砍价。(引导学生对“端详、摸摸、老婆婆、挑剔的眼光、锱铢必较地望着”等词进行体会)
第二个人是精明、粗鲁、无礼肥硕的屠夫。想要将奶牛买回后进行屠宰,将奶牛的牛角、皮毛等任何值钱的地方拿去卖钱。(引导学生对“精明利落、脸刮得光溜溜的、敲了敲、匆匆摸了摸皮毛、喂、血迹斑驳、扬长而去”等词进行体会)
第三个人死乞白赖。特别喜欢这头奶牛想要把他买走。
第四个人执拗、被拒绝后内心充满疑问又有些气愤。(引导学生对“又折回来、干吗老站在这里、刨根究底地追问”等词进行体会)
3、品味描写为安恩“代言”,感知她的心理变化。
明确:旁若无人、安闲 谦恭 不屑 窘迫不安 气愤、慌乱
无奈、无助 心灰意冷。(可从“睁大了眼睛、恳求的眼神、只好回去”等词进行体会)产生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无人理解,找不到知音。
小结:1、人物的形象特点、内心世界我们需要透过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尤其是容易忽视的细节来体会。
2、人物的描写方法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三)代己言心,探究主题:
1、品味描写为作者“代言”,作者的思想情感主要是寄托在安恩还是奶牛上,他想表达什么?请紧扣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明确:紧扣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可以从文章的阅读中发现的角度:
(1)安恩:表现的是安恩美好的心灵。安恩虽然生活不富裕甚至有些土气,但她勤劳、朴实、淳朴、谦恭、善良而善解人意,热爱生活。她尊重他人,尊重生命,哪怕是一头牛都能平等对待,告诉我们真正的高贵,与物质无关,只在于灵魂、心灵的高度。(可重点从第一段感悟)
(2)安恩:她对牛的理解和关爱,实质上是一种博爱,表达了众生平等的理念,呼吁我们要关爱动物,与动物和平相处。
(3)奶牛:人类对生命的漠视,生命需求的漠视,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只关注生命的利用价值而忽视生命个体本身的内在声音。对奶牛的塑造,实际上是作者对个体生命的一种悲悯,是对有意义的生命价值的寻找,人性的呼唤。(可重点品味文段“这是一头健壮结实的奶牛,曾经有过所有奶牛都有过的生活经历,它产下了小犊,然而连看它们一眼舔它们一下都没有来得及便被人带走了。这以后便吃着粗粝的草料,心甘情愿地把牛奶奉献出来。”)
(4)安恩和奶牛:两个形象同等重要,一个和字,表明了他们是并列的也是平等的,一体的。安恩多次用我们来称呼她和奶牛,所以奶牛的心声,其实也是安恩的心声,孤独的奶牛,实质也是孤独的安恩,“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实质是安恩假借牛发出自己心底的呐喊,这个老者企图走进喧嚣的集市感受热闹的氛围,缓解内心的孤独。殊不知寻不到同类的她,与一群眼中只要金钱的人一起,显得是那样的格格不入,这份孤独是找不到知音的绝望与无助。通过对安恩和奶牛的塑造,表达的是对普通民众、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也是对个体生命渴望获得理解和关怀,却因为社会氛围的变异,使个体生命的生命需求被掩埋,美好性灵被掩盖,被迫的落入更深的孤独与绝望的呐喊。(引导学生重点品味“这头奶牛太孤单了!”
“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
(四)、以己传心,塑造形象:
作业:请模仿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应用人物的描写方法对班上一位同学进行描写,注意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人物性格,看看我们能否通过你的描写猜出他。(要求:字数300字以上,至少运用到三种以上人物的描写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