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5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5节《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7-01-30 07:1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5光的反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理解光的反射定律,认识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2.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
2.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提高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用激光笔进行“射击比赛”小游戏。
二、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回顾刚刚的小游戏,引入光的反射定义:光射到物体表面有一部分光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1.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关系
光反射时光路是怎样的?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定义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点。
用织毛衣的针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把你认为不合理的反射光线去掉,你为什么认为不合理?
学生再次分组实验,垂直入射,入射光线偏左,入射光线偏右,观察反射光线,帮助学生建立法线的概念。
思考:法线是否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学生利用硬纸板分组探究。
归纳得出结论: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学生猜想反射光线的大致位置,画在黑板上。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引导学生猜想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是否相等,将相关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序号
入射角α
反射角β
交流讨论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相等。
3.探究其他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有什么特殊位置?
如果沿着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反射光线会怎样?学生分组探究。
归纳光的反射定律。
三、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演示:手电筒照射镜子和白墙,你观察到哪个物体更亮?原因是什么?
演示实验:两支激光笔发出的平行光照到镜子上,观察反射光线是否平行。
思考:漫反射是否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思考:为什么我们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黑板反光的原因是什么?
四、拓展与应用
首尾呼应,思考:如果要快速地通过平面镜射中目标,应该怎么做?
你能画出“小游戏”环节的光路图吗?
拓展:画出光源S经镜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制作简易潜望镜和万花筒。
3.5光的反射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有两大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本节课的思路有些调整,刚开始想让学生先探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再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后来认为这不符合规律探究的认知过程,连光线的位置都不能确定,如何探究角度的关系?所以我在课上,先引导学生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再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这让我认识到每节课的任何一个细节都值得精雕细琢。
学生主要做了三个分组实验:利用激光笔、滴了牛奶的水、平面镜、激光笔,观察光反射时的路径;利用可折叠的硬纸板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利用光的反射实验器材探究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学生分组实验更加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学生交流展示实验过程,更加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能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学生对自己探究出来的实验结果印象是深刻的,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发现一些问题,很多学生都体会到了只有纸板与镜面垂直,光路才能在纸板上清晰地呈现。在演示实验环节,我刚开始想用滴了牛奶的水显示光路,发现现象不明显,于是改用烟雾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并让学生提前把教室的玻璃贴上报纸,营造一个较暗的环境,放大实验现象,可视性也会大大增强,同时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演示实验的现象明显与否直接关系到上课的效果。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精心设计了很多问题,问题逐步深入,把复杂的学习任务逐步深入地加以分解,这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更加容易接受。
在“首尾呼应”环节,让学生思考:如何又快又准地射击中目标?如何画出小游戏中光的传播路径,这是一个难点,怎样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讲授,这是我比较困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