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常春藤叶》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分析贝尔曼的人物形象;
2、 探讨欧亨利式结局的价值;
3、 理解底层艺术家守望相助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重点:分析贝尔曼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难点:探讨欧亨利式结局的价值
四、教学时间:第二课时
五、教学方法:讨论式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1分钟):
这段时间同学们读了一些欧亨利的作品,也预习了《最后的常春藤叶》,我相信对欧亨利式的结局特点应该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是什么?齐声:“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嗯,不错。但是这样问题太简单了,更加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后头。
但是有同学却对欧亨利式经典的结局设置提出质疑:总是这样设计结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我得承认,这个质疑是很有意思的,可能表达了不少人的心声。
今天这节课,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究这种出人意料之外的结局究竟有什么价值。
(二)过程(38分钟):
第一阶段:本文中“出人意料”的结尾是怎样的?(3分钟)
(设计意图:明确本文出人意料之处,为后面进一步分析做铺垫。)
过渡语: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对这篇小说中出乎意料的结局有清晰的认识。
1、提问:我想问大家,本文的结尾,“出人意料”
在哪里?
2、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问,学生个别回答,同学相互补充。
3、结论:(1)叶子居然是假的;(2)叶子居然是贝尔曼画上去的;(3)贝尔曼居然得肺炎去世了。
(预案:部分不熟悉文本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琼珊起死回生,叶子没有掉。教师对策:进行引导:这是故事的最后结局吗?不是,这是出人意料的逆转,但不是故事的结局。)
第二阶段:探寻出人意料结局背后的“情理”,全面认识贝尔曼的形象。(20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对于小说意料之外的“情理”的梳理,全面认识贝尔曼形象,为理解小说的主题做铺垫。)
过渡语:这些地方是不少同学第一遍读这篇文章感到出人意料的,但是我们知道欧亨利小说的出人意料的结局之外,必有其合乎情理的地方。(所谓合乎情理,就是合乎人之常情,合乎事物本身的道理。作家写故事自然是要讲究合情合理的。)
1、寻找“叶子是假的”在文中的“情理”:(5分钟)
(1)提问:叶子居然是假的,这个结局在前文中的“情理”是什么?
(2)活动:独立思考,细读文本,独立整理,交流发言。(1分钟)
(3)交流:
叶子所处的环境:风雨交加,一片叶子是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中支撑很久的。而这片叶子却一整个昼夜都没有掉落。(这是非常有力的证据,可以结合前文中描述叶子掉落的速度:上百片三天掉落了,一天内会连续掉落,琼珊预计当晚就会掉光。)
叶子的特征:姿态:贴在墙上。(风雨交加,叶子不可能贴住不动,暗示叶子是画在墙上的)(这是作者用词上的讲究。)高度:20来英尺(6米多,相当于两三层楼高):必须让躺在床上的琼珊透过窗户就能够看到。(最后一片叶子的位置比较巧)
但是,其他依据:色彩:叶柄深绿:表现叶子的生机(最后一片叶子显出深绿的生机勃勃的色彩);傲然:表现叶子在风雨中经受打击。
这些地方是否表明这片叶子的确是假的?是的。可能性很高。
这些地方有必要追问同学,琼珊为什么就没有看出来这片叶子是假的呢?
深绿的色彩与傲然的姿态究竟是暗示其假呢,还是更显得逼真呢?
作为一个病重的人,她也许并不会有精神去细究真假,但是她却需要一片乱真的叶子来给她精神的鼓舞。
所以这片叶子作为一片画上去的图画,有其合乎情理的地方,但是作画者又把它画得很逼真。其实是以假乱真。可见,作画者在这片叶子上良苦用心,为了什么?只为了鼓舞琼珊,拯救琼珊,这是一位心思细腻的人。
2、寻找“贝尔曼画叶子”在文中的“情理”:(13分钟)
过渡语:可是,这片叶子居然是贝尔曼画的,我们一开始读贝尔曼产生的第一印象是这个人很糟糕的,因而怎么也想不到竟然会是他去画了这片叶子。
(1)提问:贝尔曼可能去画这最后一片叶子的“情理”何在?
(2)活动:再读文本。要求:通过文中对于与人物相关的描写进行探究;所有结论均需有文本依据。时间:2分钟。
(3)交流:(10分钟)
自认为是看家凶狗(保护者,这是最重要的暗示之一,追问:为何是“狗”,不可以是看门人,或者看家猛男?忠实。为何一定要“凶”?无畏。);
“可怜的小琼珊小姐”(“小”:长者的怜爱);
“像琼珊小姐那样好的人实在不应该在这种地方害病。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离开这里啦!”(渴望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年轻人);
“他们在那儿担忧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叶”(对琼珊病体的忧虑);
教师:这些信息都是文本重要的提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理”。作者通过对贝尔曼的语言神态的描写告诉我们他关心琼珊,暗示他有可能去画。
诸位是不是觉得这的确是位很有爱的大叔?
追问可能的学生兴奋点:你们没有问题,我还是有问题,贝尔曼不是说琼珊的想法是“白痴”“怪事”,这些话不是表明他完全否定了琼珊的这种想法吗?为什么最后又去画了呢,难道不矛盾吗?
(1)内心的焦急,一个长者对晚辈胡思乱想的焦虑。这正说明他关心琼珊。
(2)这样暗示了贝尔曼内心活动的过程,从得知琼珊的想法而焦虑愤恨,到最终决定冒雨画上叶子。
这个人物内心的世界被真实地展现了出来:对同样属于底层艺术家的晚辈青年的怜爱。
这的确是位很有爱的大叔,大爷。
3、寻找“贝尔曼会死去”在文中的“情理”依据。(2分钟)
过渡语:这样一个人,作者却残忍地安排他死去。
(1)提问:作者安排贝尔曼死去的“情理”何在?
(2)活动:独立思考,细读文本,独立整理,交流发言。(1分钟)
(3)交流:(1)肺炎流行,而且严重威胁人的生命;(2)风雨交加;(3)贝尔曼年老体衰。
教师小结: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面:一个六十开外的老头,在十一月份的寒夜,冒着凄风苦雨,爬上6米多高的梯子,在破墙作画。最后为什么把画笔调色工具都扔了,身体严重不适,患上肺炎。我们看到,老贝尔曼为画这片叶子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价。这位老人心甘情愿为了年轻人奉献出自己。
4、人物形象小结:(2分钟)
(1)看上去感情粗糙的贝尔曼却精心地绘出如此讲究的一片叶子,可见其是个细腻的人;
(2)看上去性格粗鲁暴躁,口口声声瞧不起别人的温情,但是却对于身边的年轻人充满温情,可见其内心善良,富有爱心。
(3)看上去他极度失败,但是却在关键时刻愿意为他人付出,冒着风雨作画,画出这么一片叶柄深绿,姿态傲然的叶子,只为拯救琼珊的性命,甚至最后罹患肺炎而死。
(4)看上去极端丑陋,但却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一种伟大的人性光辉。
追问:
现在大家还觉得贝尔曼是个糟老头、怪叔叔吗?(学生可能点头,或者说是的)
难道他变形整容啦?
他没有变,他依然是那个糟老头、怪叔叔。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拥有着无比美丽的心灵。
第三阶段:得出本文的主题。(2分钟)
过渡语:通过对出乎意料结局的“情理”的探索,我们了解了一个完整的贝尔曼形象。
(1)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贝尔曼这样一个人物呢?
(2)活动:学生独立思考;
(3)交流:师生、生生互动补充。
(4)结论:
A、赞美小人物人性的光辉;
B、当身边的人处于困境时,我们应当像老贝尔曼这样的底层艺术家那样,甚至像苏艾那样,甚至还可以像医生那样,主动地伸出援手,人与人之间应当充满温情和为他人奉献的伟大情怀。孟子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我想,孟子所说的,和欧亨利在这篇小说中所告诉我们的,也许是一致的。
C、希望我们对生命永远不要轻易放弃,珍惜它,爱护它。要坚忍不拔地面对生活。
第四阶段:出乎意料结局的价值何在?(5分钟)
(设计意图:深刻认识出人意料结局在读者阅读与作家用意上的价值。)
过渡语:现在我们可以回到开头的问题,欧亨利一直喜欢设计这样的结局,或许单一了些,但是也正是这样方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欧亨利式的结局。
1、提问:现在我们可以探讨一下欧亨利这样出人意料的结局究竟对读者阅读小说有怎样的价值,对于实现作者意图又有怎样的价值呢?
2、活动:讨论:分小组,研讨思考,小组长记录思考的结果。(3分钟)
3、交流:(2分钟)
(1)出乎意料的结局让故事更多了逆转,因而故事更加曲折,使得故事更加好看;
(2)出人意料的结局使得读者受到意外的震撼冲击,留下了空白,因而更多了回味的余地,从而重新回溯故事,真正理解小说人物和主题;
(3)作者借此可以塑造出既真实可信,又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4)作者借此也可以使得小说主旨更加深厚、多元、突出。
(三)总结(1分钟):
小说最后,苏艾说,那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是的。不过我认为它更是欧亨利的杰作。从这个出人意料的结局中,我们读出了这篇小说蕴藏着的“情理”的魅力,使得我们在追索情理的过程中真正领悟了小说的深厚主题。
(四)作业布置:
1、在全文中探寻琼珊因“最后的常春藤叶”而起死回生的“情理”;
2、请比较本文与欧亨利作品《带家具出租的房间》结局效果的异同;
3、欧·亨利小说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请结合《警察与赞美诗》来进一步认识这个特点。
--课堂实录--
师:这几天,我们读了一些欧亨利的小说,也一起预习了他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我觉得大家现在应当已经对欧亨利式的结局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了吧,他的结局是什么样子的?
生(齐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师: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个问题问得太弱了点,太简单了。过一会,更加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还在后面。有几位同学在预习中跟我讲:他们有点困惑,欧亨利怎么在几乎每一篇小说中都玩一种结局的技巧,到底有什么意义?我想这堂课,我愿意和诸位一起来深入地研究一下“欧亨利式”的结局究竟价值何在。
不过,要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得解决一个小问题,那就是:《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结局是否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所以,首先第一个问题我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这篇文章中,它的结尾出人意料在哪里?
生(杨霄):这篇文章的结局最出乎意料的就是贝尔曼先生以他的死带给了琼珊以生的力量。他的死是让我最感觉到意外的。
生(徐知睿):第一个感觉出乎意料的是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没有落下,然后琼珊有了生的希望活下来;第二个出乎意料的地方是,这片叶子事实上是老贝尔曼把它画在上面的,并为此付出了生命。
师:很好,我们综合两位同学的表述,我们可以得到三处比较出乎意料的地方:第一,这片叶子不是真实的叶子,它是假的;这片叶子居然是一个叫做老贝尔曼先生的人所画的;而作画者最后居然死了。这三个地方不少读者,包括我们同学,在第一遍读这篇小说的过程当中会感到有点儿出乎意料,不过既然是欧亨利式的出乎意料的结局,它必然会有一些情理所在,所以我觉得接下来咱们的工作是深入到文本中去来探寻一下,这三处出乎意料的结局究竟情理何在。
首先大家一起思考第一个问题:这片叶子居然是假的,请问情理何在?
我们施逸凡同学反应超级快的,来说说看。
生(施逸凡):首先是第18节,它写道“一株极老极老的常春藤根已经枯萎,叶子差不多已经落了,只剩下几根光秃秃的藤枝依附在那堵松动残缺的砖墙上”。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常春藤已经是快要枯萎了,快要死掉了,但是后面第40节却说“可是看那,经过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有一片常春藤叶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了,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那锯齿的边缘已经染上了枯败的黄色”。首先我看的是那句“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这与前面有一个非常鲜明的反差,前面18节已经说这棵常春藤已经快要枯萎了,但是这里却说,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这就给读者一个暗示,这片叶子有可能是假的;但是后面一句“那锯齿的边缘已经染上了枯败的黄色”,这句话又感觉是给那时候的琼珊看起来是真实的。所以这是老贝尔曼特意用心去画的。
师:也就是说施逸凡同学从色彩角度来分析,这个叶柄的颜色是深绿色的,和前边的老藤叶子掉光感觉有点儿差异,这片叶子是假的在于目前叶柄的颜色不合乎老藤现在应该有的颜色。很好,这是非常细微的一个感受。他发现了叶柄色彩的问题。
生(毛嘉雯):第31节里苏艾请贝尔曼当模特的时候,她把琼珊的看法告诉了他,我觉得老贝尔曼是听到了这个想法产生了画一片最后的叶子来拯救琼珊的生命。
师:很好。不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待会再探讨,不过我现在问的是你的回答和叶子是假的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毛嘉雯):因为老贝尔曼也看到这天风雨交加,他也想到这片叶子最终是一定要掉下来的,所以他才有了画一片假叶子的想法。
师:好的,有补充吗?
生(谈妍霏):我关注的是18段“光秃秃的藤叶依附在松动残缺的砖墙上”,我觉得有了依附两个字才会让后面画上去的叶子显得有些逼真。
师:依附抓得很好,但是解释没有建立和叶子是假的之间的关系。
生(高成煜):我看到第20小节说“三天前差不多有一百多片叶子”,但她看的时候已经只有五片,这说明三天里已经掉了差不多有九十多片,但是右面却说经过了两整夜的风吹雨打,那片叶子依然挂在那里,这说明有可能不是很真实。
师:这片叶子也有点儿熬得太久了,其他叶子都掉光了,就它一个挺得住。从掉的时间角度分析,这个发现非常棒。
生(农雨笛):第40小节说“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说明这几天天气是非常糟糕的,这片叶子不掉也的确会让人有点疑惑。
生(杨霄):我来补充一点,18节一直描写叶子在藤上,但是第40节用了一个很关键的词:贴,而且右面一直写这片叶子在墙上,而不是在藤上。
师:“贴”字,是从姿态角度来发现这片叶子是假的。非常棒。还有同学有补充吗?我读到一个地方,大家一起来想一想,是不是也可能是叶子是假的一个情理所在。这最后一片叶子在什么高度?20多英尺。那是多高?
生:6米多。
师:很好。为什么一定要在那么高的位置?
生(毛嘉雯):为了让琼珊能够看得见。
师:这片叶子也长得太乖巧了,一定要长在琼珊能够看见的地方。为什么琼珊一定能够看见?
生(梅嘉伦):第3段说他们住在矮墩墩的楼的第三层。如果一层是2米得,那么三层差不多就是6米。
师:一定要长在生病的琼珊望出窗外能够看见的地方。这个叶子的高度让我们觉得叶子有可能是假的。它长得太巧了。
现在我们综合这几个因素,我们发现这片叶子是假的好像确实有依据的。是不是很假啊?不过我有一个问题,有的同学在预习中也提到了,既然如此,那么琼珊为什么发现不了这片叶子居然是假的?
生(李梅堂):我觉得有两点。首先她生病了,精神已经不是很好了,所以有点看不清。不过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其实是她自己是想活的。
师:李梅堂同学从琼珊角度去理解。那么我们从叶子角度想想看,如果真的画的完全假,琼珊真的不会发现吗?这片叶子真的那么假吗?有没有真一点的地方呢?其实刚才施逸凡已经说过了,叶柄的深绿色是叶子是假的的依据,但是他也画了边缘枯败的颜色,也就是说显得还是有些真实的,这片叶子到底是假的还是真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可以说是以假乱真。
能够画出以假乱真叶子的画家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技艺高超。
师:还应当是什么样的人而能够画出这么讲究的一片叶子?
生:善良。
生:细腻。
师:可是这么一个画技高超,心思细腻的,用心良苦,想要拯救琼珊的画家却是谁?
生(齐声):贝尔曼。
师:情理何在?
生(李梅堂):本文32节贝尔曼说“你怎么能让琼珊脑子里有这种傻念头呢”,说明他是很关心琼珊的;还有36节提到他们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这里看出他在想着怎么帮助琼珊。
生(刘宇霖):第35节说“像琼珊小姐那样好的人实在不应该在这样的地方害病。”说明他非常关心她,希望她好起来。
生(高成煜):第30节说:“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后面却又说“他自认为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女艺术家的看家凶狗。”这说明贝尔曼时非常关心两个女艺术家的。
师:关心。他把自己比作看家狗,为什么可以看出来是关心琼珊的呢?
生(高成煜):这说明他认为两个女青年是需要保护的。
师:很好。我认为你用的“保护”两个字可能要比“关心”更加精准。咱们能否不把他比作看家狗,我把这句话改成:我是这两个女孩子的看门人,看家猛男。而原文却是“看家狗”,而且还很“凶”。为什么?
生(孙嘉豪):狗是非常认人的,为了保护主人,不管什么情况都会上去的。
师:忠实。那么为什么一定要“凶”?
生(章润廷):这和他的外貌长相有关。
师:也许和长相有关吧。请大家一定要关注为什么一定是“凶”字?
生(邱雨):其实用“凶”这个字似乎不大好。
师:你们觉得好不好。什么样的狗是凶的狗,一旦主人有危险,凶的狗是会为了主人而拼命的。这是一个保护者。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贝尔曼对于琼珊还有没有更加深的感情?有没有同学能够更加细腻一点去把握它。
生(谈妍霏):第35节说“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这样我们就都可以离开这里啦。”这说明他觉得琼珊小姐是和他一样都有着艺术抱负的人。他觉得和她这样一个人非常有共鸣,因此在关心她的同时,也想支持她的理想。
师:很好,这是同样身份同样处境的人之间的一种惺惺相惜。因而愿意为她去付出,为她去画。
还有没有什么细节可以看出来他确确实实非常有可能去画的呢?
生(施逸凡):第33节说“难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掉落而想去死,我活了一辈子也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怪事。”这说明他听到琼珊想等到常春藤叶掉光而去死是非常愤怒的。所以他想要尽可能地制止琼珊会有这种想法。
师:大家理解施逸凡的解释吗?我怎么觉得听起来正好相反呢?“太傻了”“太白痴了”,这不是否定他自己去画的可能了吗?他应该跑去抓住琼珊,你为什么这么傻?这不是正好矛盾吗?
生(施逸凡):其实不是啊!他后面又说“我没有心思当你的无聊的隐士。你怎么能让她脑袋里有这种傻念头呢。哎!可怜的小琼珊小姐。”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他对琼珊还是非常关心的。
师:你怎么读出来这种关心的味道?
生(施逸凡):他埋怨苏艾为什么让琼珊有这种傻念头。
师:这里的关心在哪里?
生(施逸凡):这些话说明贝尔曼对琼珊害病感到非常地焦急。
师:焦急。很好。当长辈为晚辈的病体感到焦急的时候,会什么反应呢?尤其是贝尔曼时什么性格的人?
生(施逸凡):脾气暴躁。
师:这么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一听到这种想法,他就很捉急啊!所以当他听到这种想法以后就会连讽带刺地说这是一种傻念头。但是同学仍旧忽略了一个小细节。请问他称琼珊什么?
生(齐声):小琼珊小姐。
师:上午我们读英文版的时候读这句:poor
leetle
Miss
Yohnsy。这里的“小”字有什么意味?
生(农雨笛):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好像是把当她女儿甚至是孙女来看待。
师:长辈的关爱,这其实是一种怜爱啊。
我们早上读的时候,贝尔曼给人一种糟糕的感觉,现在却感觉到贝尔曼原来是一个对自己身边的女孩有怜惜,有关心,有保护的责任心的一个很有爱的大叔啊!这么一位很有爱的大叔接下来却要面对很可怕的结局,那就是“死”!情理有吗?
生(罗中瑭):文章一开始就说肺炎在这样一个巷子的区域里传开来了。第二点是因为他是在凄风苦雨里面画的常春藤叶,这样的话感冒甚至是得肺炎的概率是很高的。
师:是的,那一定会死吗?
生(罗中瑭):贝尔曼这个人比较老,抵抗力相对比较弱,所以容易死掉。
师:其实不是比较老,六十开外,在凄风苦雨里画画。请问是哪个月的凄风苦雨?
生(齐声):十一月。
师:寒夜中,在肺炎流行的情况下,去画画。但为什么一定会死呢?你们染过肺炎吗?哦,有同学有,有的没有。
生(汪庭康):我觉得是30小节,说“他喝杜松子酒老是过量”,他总是酗酒的话身体一定不好。
师:大家可以比较一下,琼珊一个年轻人,染上肺炎就要死要活了,尤其是在当时20世纪初的时候,染上肺炎就是要命的严重疾病,有可能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十一月的凄风苦雨的寒夜里,一个六十开外的老头爬上6米多高的梯子,在破墙作画。画完以后他什么反应?他连画的工具都没来得及收拾,就已经很痛苦了,说明他在画的过程中已经非常不舒服了。这么一个老者,他居然为了拯救琼珊非常痛苦地画这片叶子。这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孙嘉豪):为了自己想要保护的人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师:现在咱们综合刚才我们所发现的情理,我们可以理出这个老贝尔曼是一个怎样的人。
看上去感情粗糙的贝尔曼却精心地绘出如此讲究的一片叶子,可见其是个细腻的人;看上去性格粗鲁暴躁,口口声声瞧不起别人的温情,但是却对于身边的年轻人充满温情,可见其内心善良,富有爱心。看上去他极度失败,但是却在关键时刻愿意为他人付出,冒着风雨作画,画出这么一片叶柄深绿,姿态傲然的叶子,只为拯救琼珊的性命,甚至最后罹患肺炎而死。看上去极端丑陋,但却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一种伟大的人性光辉。
这样的话是否改变了我对老贝尔曼的看法?原本是一个糟老头、怪叔叔,现在是一个好老头,好到如此的伟大。是不是已经不再是那样一个糟老头、怪叔叔了呢?有同学点头了。其实我想,他没有变,他依然是那个糟老头、怪叔叔。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看上去很硬,却拥有着如此柔软的内心。
欧亨利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个人物呢?
生(章润廷):给读者一个反差,引起读者的思考。
师:你是读者吗?
生(章润廷):也算是吧。
师:你肯定是读者,你思考到了什么?
生(章润廷):从一开始看到的是一个糟老头的形象,到后来发现他是一个有美好心灵的人,告诉我们不能从外貌判断一个人的好坏。
师:不错,挺好的。我们不要以貌取人。
生(付昊皓):他把一个人的外表和内心写得反差那么大,首先是为了真实,当时就有这样的一种人,还有就是这样一个糟糕的小人物也有内心善良的地方。
生(毛嘉雯):想必那个时候,贝尔曼的生活是很拮据的,但是就是在这种很不堪的生活中,却仍然保持着一种希望,而且他等着那个杰作25年都没落笔,却仍相信自己能画出杰作,最后以死画出最后一片叶子来作为他的杰作。所以他们都没有对生命放弃自己的希望。
师:大家说得很好。但是千万别忘记他们这一群人的身份,穷困的,特别底层的艺术家。
我感觉付昊皓好像有什么需要补充。
生(付昊皓):我想反驳毛嘉雯刚才的观点,我觉得老贝尔曼没有不放弃,其实他早就放弃了。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付昊皓):因为文中说他每天都在酗酒,讲话也讲不清楚,我觉得他已经不再艺术作为自己的一种追求,而每天只是给那些同样穷困的艺术家做模特来谋生了。他只是因为作为老一辈的过来人,对这些年轻的艺术家有一种善意的关怀,而他对自己的一生已经没有多大的期望了。
师:付昊皓认为贝尔曼已经放弃自己了,而毛嘉雯认为没有放弃。你们怎么看?
生(陆歆宇):我觉得他还是没有放弃的。因为在35段里说“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虽然贝尔曼这一生非常的失败,但是身上还有一个梦想,想要画一幅杰作,完成自己的一个梦想,离开这个底层的地方,实现自己。
生(杨霄):可以结合一下欧亨利自己的背景,他自己也遭遇了一些种种的不测,他身处其中,他很了解这一批人的现状,他希望发现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他在写作中采取先抑后扬的办法,让读者到最后重新审视这些社会底层的人,他们虽然经历了种种的坎坷,但是依旧不放弃心中的梦想和信仰,所以它还是激励人的。
师:也就是说两位同学也都认为贝尔曼没有放弃。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的补充的?
生(罗中瑭):我觉得根本谈不上放不放弃。因为他就没有出发过。
师:这个很精彩,很好玩。为什么没有出发过?
生(罗中瑭):文中说老贝尔曼只是偶尔画一些广告画或者商业画之外,几十年来是没有画过东西的,他平时就是充当一些青年艺术家的模特来挣两个钱,他心里有画杰作的梦想,他是没有放弃过这个梦想,但他根本就没有努力去实现过它,他没有为此拼搏过奋斗过,所以谈不上放弃不放弃。
师:无论他放弃没放弃,他确确实实给我们的印象是很失败,失败到人生的可能的成功逆转的机会也几乎是没有的。也许有同学说我从他身上读到有一点坚持的,也许有同学说我发现他根本就没有坚持,他已经放弃自己了。这里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我觉得付昊皓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他之所以最后还想去画杰作,他的出发点是什么?是为了带这两个女孩子走出去。也也就是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他可以放弃自己,但却不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个女孩子人生之路才刚刚开始就结束。所以不管读到放弃没放弃,我们可以读到的是作为老贝尔曼这样一个底层的艺术家的人性的光辉。
到这里,我们透过追寻出乎意料之外的情节的情理了解到了老贝尔曼这个人物以及这部作品的一些主题。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我最初要和大家一起交流的问题:欧亨利式的结局究竟价值何在。
大家觉得这个问题难不难?有同学笑了,有同学木然。我觉得有必要相互之间交流讨论一下,通过讨论给我一些想法和启示。
(学生之间讨论此问题,教师参与各组同学的讨论。)
师:我觉得大家都很有想法。现在大家来交流一下。
生(施逸凡):欧亨利设计这些故事是以他个人经历作为背景的,比如《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他设置这些结局主要是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或是揭示社会的一些残酷面,或者是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的关怀。他写这些结尾是为了给读者非常清晰的概念。
生(孙嘉豪):从读者的角度来讲一下,这些出乎意料的结尾会使得读者去联系前文的细节。读者在第一遍读的时候,不可能关注到每一处的细节,这些出乎意料的结局会让读者有一种冲动再读一遍文章,然后去仔细地读字里行间每一处细节,在一次又一次深挖细节的过程中逐步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生(农雨笛):从作者的角度来讲,他把情节写得反差非常大,从而引起读者非常多的思考,可以从中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小人物的闪光之处,或者是由小人物来反映当时整个社会的情况,来表达他想讽刺的或者是赞美的。
师:非常好,还有同学愿意补充吗?
生(高成煜):从出版商的角度来讲。
师:从出版商的角度,这个太新鲜了。
生(高成煜):这种结尾设计会给读者感觉非常爽,这样可以卖出更多的小说,赚更多的钱。
师:想的很深远!其实,出版商的角度就是谁的角度?
生(七嘴八舌):作者/读者……
师:是作者的角度吗?出版商他要赚钱,赚谁的钱?
生(一致):读者。
师:对,就是诸位的钱。
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理一理。从读者角度来讲,我首先读到的是情节的意料之外,这种情节的逆转会给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造成一种冲击,使得故事讲得更加好看了,因而,首先我们读到了情节的曲折。
不过在曲折情节之外,或许我们还会去思考,这种思考是留给读者去想的,这种空白让读者感觉有些味道。当我们追索这种味道的时候,我们会深入到作品中的人物和主题,这样的话,读者就已经进入到作者的彀中,他希望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读到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通过这种追索,我们会发现,人物原本是单调的,现在变得更加丰满真实了;最后从主题角度来讲,我们读到了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守望相助,还有对别人、对自己的生命应该怎么看,这么多的方向。根据这样的结局构思我们可以读到更加多元的主题,也可以使得主题更加深厚、突出等等。每部作品可以不太一样。
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当然可以读到情节的曲折、人物的丰满和主题的多元深厚。
这就是欧亨利式结局的一些我们在这堂课上所发现的价值。
小说最后,苏艾说,那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贝尔曼的杰作。是艺术的杰作吗?(生(七嘴八舌):不是,是生命的杰作)是生命的杰作。他死了,画了这片叶子,而琼珊可能活下去了。当然是杰作,是用生命来铸就的一个杰作。不过我认为它更是欧亨利的杰作。从对这些出人意料的结局的情理的追索过程中,我们读到了更加曲折的情节、更加丰满的人物和多元深厚的主题。这就是欧亨利的结局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教学反思--
从9月份范飚老师告诉我上一节展示课到完成展示课中间经过了3个月,从10月份开始全身心投入准备到最后将近两个月,用了厚厚的一打稿纸,电脑里存的重写、调整、修改的教案达9份。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良多。
一、教育教学理念:
通过上这堂课,首先让我对语文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在备课过程中我逐渐明确这堂课应当基于下面几个理念:
(一)基于课标:一堂课自然要实现《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价值。我注意到“课标”中说:“语文课程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转变为接受性,体验性,研究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作者对话,与同学,老师交流,逐步地形成问题意识,并在对问题的思考,认识,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因此,要真正有效地实现“课标”的课堂“三维目标”,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重要的解决之道,所以,“问题”与“对话”,这是本堂课设计的重点。
(二)基于学情:学生读了不少的欧亨利小说,发现绝大多数欧亨利的小说都有这样的结局构思,学生产生了困惑,认为总是这样是否老套,不明白价值何在。我觉得从学生学情出发,真正在课堂上解决一些问题,这是一堂课应当有的真正立脚点,所以,课堂的核心问题应当来自于学生。学生在预习中提了不少问题,从细节到文章整体的构思和主题。我觉得采用目前的这个核心问题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又可以将不少学生的问题囊括进去。
(三)基于文本:指导一种文体阅读鉴赏的方法。本文具有欧亨利作品的典型特征,同时也是小说的经典。因此,我感觉研讨目前这个核心问题,符合这个作家的特点,也符合这种文体的特点。而且,这个问题的难度略高于高一学生,需要他们从人物、主题和情节的感知中有所抽象,建立一些理性认识,也许透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有助于给学生提供一种学习策略,指导学生借助本文的阅读进而学会阅读鉴赏这一类的文章。
(四)基于个性:我个人比较喜欢讲小说,因而选择本文为教学文本;我也喜欢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提问和解答,所以以问题形式贯穿全课。不过同时我也认为教师绝对不是主持人,而是课堂的主导者。有时候,教师的语言艺术以及对于问题的认识必须在课堂上有所展现。学生会从教师的示范性的动作中得到很多的启悟。
二、课堂设计理念:
这堂课的总体设计理念是:由核心问题带出:这篇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局是什么,第二步引出这些出人意料结局的情理;第三步引出人物和主题;最后回到核心问题。层层深入,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具体来讲,我认为一堂课在设计过程中应当由下面几个理念支撑:
(一)课堂应当具备整体感。一个课堂是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的。因而,环环相扣合乎逻辑的问题链相当重要。问题的设计考验教师对文本的熟悉程度,理解程度,以及对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师的逻辑能力。同时,课堂的整体感还可以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对相同文本不同课时的课堂内容之间建立知识和思考的链条,对课堂内外知识产生联系和整合的自觉意识,激发学生由已知的知识探求未知知识的欲求。
(二)课堂要有一定的开放度。问题链不是用来框死学生。也不是用来框死课堂的。它们只是一堂课的线索,在针对问题的思考中,学生如果能够展现出思维积极发言活跃的良好状态,说明问题比较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如果学生在问题研讨过程中能够有一种顿悟甚至醍醐灌顶的感觉,那么这堂课自然是非常成功。
(三)课堂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学生需要鉴赏能力的提升和思维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在针对问题的研讨过程中,学生深入文本细读,学习鉴赏的正确方法,学生积极发言锻炼语言和逻辑思辨能力。由浅入深的问题设置会让学生有一种逐步跨越障碍,从感性跨越到理性认识的成就感。(一个学生课后跟我讲,一上来看到研究欧亨利结局的价值,感觉非常抽象。但是整堂课下来,她通过层层深入的解剖这个问题,理解懂得了结局的价值。)
上述所言不仅仅是我这堂课的设计理念,其实也是我所追求的课堂教学的理想!美国教育家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认为,有效的学习必须具备连续性(课程要素在课堂上不断得到重申)、顺序性(后一个更高层次的经验建立在前一个经验之上)和整合性(建立各种经验的横向关系,让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三个要素。我对这样的理念深为赞同,希望自己能够实践它,实现它。
二、不足与反思:
这堂课尽管在展示之前已经充分准备,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依然有很多不足。
1.整个教学过程有些繁冗拖沓。整堂课最后完成总共花了50分钟,拖堂10分钟。我为了完整地完成我的教学内容,没有任何灵活地变通和随机的删改,导致时间过长。其实,一堂成功的课并不一定是面面俱到的课,它可能是留有大量的空白有待于学生课后思索的课。因此,我的不少教学环节是可以精简甚至有的还可以删除。比如对于结局情理的追索需要精简时间,有的细读环节没有必要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实现。
2.有的教学环节没有充分展开,没有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由于在认识本文上下文情理关系上时间放得过多,导致主题的研讨很不充分。然而这个环节相当重要,这是这堂课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思考和争辩,但是时间不允许,所以处理得相对比较草率。
3.教学语言欠规范。这是我日常课堂问题的集中表现。上课过程中,我的结论性的语言过多,有的结论甚至没有等到学生思考到位就强行给出。提问语言经常重复,学生回答的内容经常要大量复述,学生回答不到位时的引导语有时显得不够准确,有些生硬。其实,对于这些教学语言问题,我在日常课堂上有所认识,但未能在本堂课上有效解决。
语文教学之路是艰难的,富有挑战的,也是非常有趣的。我希望自己能够在这样的课的历练中不断成长,逐渐成为一个语文教学的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