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7.1.3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7-01-31 18:2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的说课题目是《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节课。
一说教材
这节内容选自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2013年审定通过的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三节。
本节的前节与后节虽都是介绍生殖和发育,但
( http: / / www.21cnjy.com )每一节都是独立的类群,与本节没有太多关联。两栖动物是从水生开始向陆生过渡的一个类群,具有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结构特征,是生物进化链条上承上启下不可缺少的一环,其生殖和发育有其独特性,这就使其成为教材
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一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以“青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讲述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具体描述、分析了青蛙的鸣叫、雌雄抱对,产卵,体外受精和青蛙的发育过程等现象,并且讲述了环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影响。归纳出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受精和幼体发育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教材对该部分内容的处理是以青蛙为例,教材中的资料也极富有探究意义,意在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
重点:①:青蛙的生殖过程和发育特点。②:青蛙的鸣叫以及鸣叫的意义。
③:青蛙的生殖方式和体外受精的过程、意义。
④:青蛙的发育过程,以及发育过程中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变化
难点:①:早期蝌蚪与成蛙的比较②: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基本过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③:学习过程中环保意识的渗透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描述两栖动物的概念②: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学习,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③:了解环境与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观察、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比,培养学生分析资料、自主学习、比较、归纳总结等的能力。
③: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观看教学图片和讨论使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
②: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影响以及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教法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节课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情境创设、
互动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较法等。
1.本节课较多地运用了幻灯片展示,用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图片适时的展示,创设了各种不同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激发了兴趣、突破了难点,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
2.分析讨论、合作探究贯穿课堂的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终,与课件相结合,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的每个活动之中,认真观看图片,跟随老师的引导,分析讨论所涉及到的问题,能够主动地在小组内探究新知识,体现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
3.师生互动,降低了讲台的高度,与学生融为一体,有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4.比较法的灵活运用,加强了前后所学知识的连贯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三说学法
以“自主,探究,合作”为学习的基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形式,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指导,采用“分析图片及课本上的材料——深入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融合自主分析、讨论法、比较法、归纳交流法等多种方法,实现生生互动,学习新知识。
1.注重知识的迁移,由几种常见的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学生已有的有关两栖动物方面的知识总结出两栖动物的概念
2.合作探究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特点、生殖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比较分析早期蝌蚪与成蛙在外形的主要区别、青蛙与家蚕生殖发育过程中的的异同点,锻炼了学生的探究、分析讨论、比较、交流、归纳总结等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保护两栖动物的生活环境的意识,关注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的关系,增加保护我国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3.自主学习课本上的“资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通过自主分析、合作讨论,了解在环境条件发生异常变化的情况下,两栖动物发生的变化情况,从而理解环境的变迁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有影响,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1.准备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相关的教学资源,如一些两栖动物的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2.课后实践与调查:任选其中一个。
(1)调查身边的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2)收集资料,分析两栖动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原因。
(3)观察青蛙从卵到成蛙的发育过程
学生:收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预习本节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1.设计思路
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有的经验,积极引导和拓展,组织好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适时做出客观评价,使教学过程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程理念。
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教学过程
通过展示几种常见的两栖动物的图片,引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分析他们的主要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进一步总结出两栖动物的概念。从宋朝诗人赵师秀的诗《约客》以及辛弃疾的诗《西江月》导入课题,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咏诗时的心情,分析在什么环境条件下能听到蛙的鸣叫,是否所有的蛙都能鸣叫?蛙的鸣叫有什么意义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同时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本节课以青蛙为例,着重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反映两栖动物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和特点。通过图片展示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引导学生明确蛙卵受精的方式、特点和发育的过程、特点,早期蝌蚪与成蛙的主要区别,蝌蚪的形态结构特点对适合于水中生活的意义,蛙的生殖发育为什么离不开水 为什么两栖动物不是真正的陆生动物?等知识点。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两栖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正确理解两栖动物的概念。通过对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与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的比较,明确了这两种动物生殖发育上的异同点,加强了前后所学知识的连贯性。引导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合作讨论、分析、理解有关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而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关注动物生活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自主分析、斟酌,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展示课堂练习题,这些练习题由易到难,主要是考察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及易混淆的知识,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并回答,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适时地做出客观性、鼓励性的评价。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点拨并组织学生搞好各项活动,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新课标理念。
板书:
第三节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一、两栖动物
1.常见种类:青蛙、蟾蜍、大鲵、蝾螈
2.概念
二、青蛙的生殖和发育
1.鸣叫:鸣囊——雄蛙;作用——招引雌蛙
2.抱对:提高受精率
3.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外(水中)受精,卵生
4.发育特点:变态发育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受精卵→幼体→成体
三、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四、保护青蛙,爱护环境
五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对教学过程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监控作用。新课标的评价观要求:评价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给学生找位置,评价的目的已经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要求全面化,评价的方式倡导多样化,重视发展性评价。
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价贯彻始终,肯定学生,尊重学生,推动学生积极地发挥;同时进行学生互评、自评,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对回答不完整的同学给予引导、鼓励,发挥激励性评价;对于各方面都表现好的学生重视其发展性评价。最后通过课堂小结、反馈检测对本节课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反馈教学目标的达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