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鉴赏世界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能力;指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见闻,领略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认识去欣赏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以及探究科学真理的精神,进一步树立为发展祖国的科技事业、繁荣祖国的文学艺术做出积极贡献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荷马史诗》和《天方夜谭》、阿基米德及主要贡献、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本课教学难点:世界古代东西方建筑的主要特点。
教学设计思路
世界古代有很多杰出的科技与思想文化成就,本课精选出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领域的几个突出的成就和代表人物,力图反映整个世界古代东西方科技与思想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本课主要综合运用导学、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和学习要求,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教师还要对教材中的一些名词和概念进行必要的解释;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动脑筋”“活动与探究”中的问题,并作归纳和评价。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应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因为本课适合于学生自学,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会运用自学的方法去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比较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本课适合学生比较学习的内容多,如西方《荷马史诗》与东方《天方夜谭》的比较、东方麦加大清真寺与西方巴黎圣母院的比较、以及“活动与探究”中中国古典建筑、罗马式建筑、哥特式建筑的比较等,因此教师应进一步训练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学习的方法,来提高学习历史的效果。
教学媒体课件,幻灯片
教学结构和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古代科技、文化的一个方面,从中了解了记录着古代人类生活的两种文字和三大宗教,本课的主题还是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在大家很小的时候,一定都听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你知道这些故事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吗?在大家的物理课上大家都学过“浮力定律”,那你知道这个有名的定律是谁发现的吗?他又是怎样发现的呢?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就要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另外还有一些古代建筑的知识。(导入后,安排足够的时间指导学生整体自学教材内容,学生自学不能流于形式。)
【讲授新课】
一、文学与戏剧
1.(讲述)我们以前学过有关特洛伊战争的史实,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现在对很久以前的历史事件如此了解,是因为我们的猜测呢,还是因为有一些人对历史事件的记录呢?
(回答)是因为一些人对当时历史事件的记录。
(讲述)大家说得很对,那么我们对于特洛伊战争的史实的了解就是源于一位盲诗人荷马的记录,由他加工整理而成了一部《荷马史诗》。(打出投影“荷马”头像和《荷马史诗》)
(提问)那么大家谁能说说你认为什么叫做“史诗”?
(同学根据自己理解,回答问题,然后教师总结)“史诗”是指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就是著名的英雄史诗。
2.(教师大概讲述一些有关荷马和《荷马史诗》的情况)教材55页引用了《荷马史诗》两部之一的《伊利亚特》中的一段诗歌,教师可要求学生怀着对古代英雄的崇敬自由或集体朗读这段诗歌。
(组织讨论)要求同学说出自己对这些诗句是如何理解的,可以不用拘泥于当时的社会背景。
3.(结合书上小字内容,提问)你是如何看待《荷马史诗》的地位的?
(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后,教师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从文学和史学两个方面)《荷马史诗》是一部不朽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教师要重点强调)
4.(讲述)古代希腊戏剧,是欧洲戏剧的故乡,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悲剧和喜剧作家,《俄底浦斯王》就是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可以补充一些古希腊其它的文学家)
5.(讲述)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我提到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大家知道它们是出自哪本书吗?
(回答)《天方夜谭》。
(讲述)大家说得很对,《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不少学生可能读过其中的篇目。
(提问)我请两位同学给大家讲一下这两个故事的大概情节,看看谁讲的更生动。(同时可以展示相关图片)
(提问)《天方夜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动人的故事,那么同学们,你们还能从这些优美的故事中看到什么呢?
(回答)可以看出,阿拉伯人平时是怎样生活的,他们的生活场景。
(总结)《天方夜谭》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显示了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是阿拉伯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至今还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教师应当向学生推荐我国已出版的有关古希腊文学方面通俗读物,鼓励学生在课外去自主阅读学习。)
二、杰出的科学家
1.(提问)在同学们的物理课上,都学过浮力定律,谁能和大家说说定律的具体内容?
(同学具体阐述后,讲解)大家知道这个定律是谁现发现的吗?
(回答)阿基米德。
(讲述)很对。古代希腊人最爱好思考和探索,科技上有着巨大的成就,阿基米德就是众多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后世的科学家们誉为“科学之神”。特别是他一生献身科学,忠于祖国,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扬。
(提问)大家知道阿基米德是如何发现了这个定律的吗?
(同学根据“导入框”的内容回答此问题,教师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认识)科学需要探索,探索离不开思考,善于思考是阿基米德成为一位杰出科学家的优秀品质,这种优秀品质是当代中学生应当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2.(提问)阿基米德不仅发现了浮力定律,他还有那些重大发现呢?
(回答)还有杠杆定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或多或少会对反映这两个定律的物理现象有所了解和感知,教师可以做必要的讲解。阿基米德发明的螺旋式水车,教师只要提到就可以了,不必详细介绍。
(结合56页的“动脑筋”和小字内容,提问,组织学生讨论)大家是如何看待阿基米德的?
(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见解,从不同方面回答,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有道理就应给与肯定。这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的极好时机。)
3.简单介绍亚里士多德的情况(教师可根据可是自行安排)
(练习,打出投影)连线题:
三、著名建筑
1.(讲述)在前面一节课中,我们在讲述三大宗教的时候,提到过有关清真寺和教堂,但是我们只是把他们作为宗教建筑来介绍的,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建筑,它们本身有什么特点?
2.(展示幻灯片)我们来看看东方著名建筑麦加大清真寺和西方著名建筑巴黎圣母院,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
(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进行比较归纳,相互间可以展开探讨和交流。,进行总结回答)
(教师对刚才同学的回答给与肯定,同时进一步明确)巴黎圣母院最突出的特点教材已明确归纳为“高而尖”,麦加大清真寺最突出的特点是“大而高”。
3.(提问)这两个著名建筑重要的相同点是什么呢?(从作用这方面考虑)
(回答)它们重要的相同点则都是宗教圣地。
4.(讲述)大家不要以为,建筑和艺术是两个距离很远的词汇,其实,建筑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而且,建筑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及其观念的变迁。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这方面的书籍。
【课堂小结】
本课和上一节课,共用两课的内容简单介绍了古代的科技与思想文化的一些基本情况。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领略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同学们课下应多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或者上网查阅一些相关资料,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活动与探究】
1.据说,阿基米德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答案提示:此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自由表达。如“这句话说明了科学就是力量”、“它说明科学能够改变世界的面貌”、“阿基米德看到了杠杆原理产生的力量是巨大无穷的”等等。
2.仔细观察下面三幅插图,请说出图中的建筑各有什么特点?你还能找到其他与图中建筑风格一样的建筑图片吗?
提示:组织学生先观察后讨论。中国古典建筑的特点主要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罗马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参见“自由阅读卡”。其他与图中建筑风格一样的建筑图片可以让学生课后从网上、书刊和画册中去查找。
板书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一、文学与戏剧
1.荷马和《荷马史诗》
2.索福克勒斯和《俄底浦斯王》
3.《天方夜谭》
二、杰出的科学家
阿基米德和浮力定律、杠杆定律
三、著名建筑
1.麦加大清真寺
2.巴黎圣母院